一是统一监管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仍按生态要素分别设置 生态保护管理机构,难以对生态系统实施整体性保护。由于权责 致的统一管理体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建立,未能实现所有者和监 管者分离以及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直接影响生态保护效果。 二是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地方领导干部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较为薄弱,还未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理念。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监管的机制有待健 全,企业生态保护和监管责任还不明确,部分地方环保部门履行 生态监管职能时只能单打独斗、被动应对。 三是监督管理的基础能力薄弱。尚未建立统一的生态监测监控 网络,难以准确监测我国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状况,不能及时主动发 现重大生态破坏行为。大部分县级环保部门没有设置独立的生态保 护科室,难以开展常态化监管。市县环保部门生态保护人员队伍和 装备严重不足,导致执法力量薄弱。生态保护科技支撑不够,生态 大数据集成应用尚待发挥作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尚需 完善。 (三)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保护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党的十八 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生态文明和加强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 署,把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作为重要任务,明确 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生态保护工作指明方向。三是生态 —8
— 8 — 一是统一监管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仍按生态要素分别设置 生态保护管理机构,难以对生态系统实施整体性保护。由于权责一 致的统一管理体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建立,未能实现所有者和监 管者分离以及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直接影响生态保护效果。 二是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地方领导干部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较为薄弱,还未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理念。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监管的机制有待健 全,企业生态保护和监管责任还不明确,部分地方环保部门履行 生态监管职能时只能单打独斗、被动应对。 三是监督管理的基础能力薄弱。尚未建立统一的生态监测监控 网络,难以准确监测我国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状况,不能及时主动发 现重大生态破坏行为。大部分县级环保部门没有设置独立的生态保 护科室,难以开展常态化监管。市县环保部门生态保护人员队伍和 装备严重不足,导致执法力量薄弱。生态保护科技支撑不够,生态 大数据集成应用尚待发挥作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尚需 完善。 (三)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保护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党的十八 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生态文明和加强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 署,把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作为重要任务,明确 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生态保护工作指明方向。三是生态
文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和措施陆续出台并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监 管体制将进一步理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将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监 测网络将加快建立,生态统一监管能力将明显提高,为我国生态保 护工作夯实基础。四是各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共识,全社会保护生态 环境的合力正在形成。 同时,我国生态保护也面临挑战: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 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 生态环境风险逐步凸显。二是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需求不断增 加与现有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三是生物多样性丧失 速度短期内难以根本遏制,国际履约压力不断加大。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和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要 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以保障生 态空间、提升生态质量、改善生态功能为主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强化生态监管,完善制度体系,推动补齐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短板,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基于环保部门生态保护的职责定位,“十三五”时期,自然生态 保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9 — 文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和措施陆续出台并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监 管体制将进一步理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将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监 测网络将加快建立,生态统一监管能力将明显提高,为我国生态保 护工作夯实基础。四是各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共识,全社会保护生态 环境的合力正在形成。 同时,我国生态保护也面临挑战: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 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 生态环境风险逐步凸显。二是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需求不断增 加与现有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三是生物多样性丧失 速度短期内难以根本遏制,国际履约压力不断加大。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和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要 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以保障生 态空间、提升生态质量、改善生态功能为主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强化生态监管,完善制度体系,推动补齐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短板,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基于环保部门生态保护的职责定位,“十三五”时期,自然生态 保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