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选修课教案 指导阅读《魏公子列传》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六题“善叙事理,其文疏荡”的单 元,旨在了解《史记》的叙事艺术。课文不算难懂,选文较长,属教学篇目。选 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作问题探讨。 专题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史记》叙事的体例、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 2、一步让学生积累学习文言的知识,继续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方法。 3、了解所选篇章的内容及相关文化内容。 4、学习司马迁的叙事艺术,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着重学会组合调控各种材料, 学会如何通过事件的展开来刻画人物,凸现主旨:学会在叙事中融进个人的好恶 褒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本文目标:了解《魏公子列传》所叙内容及相关文化知识。 教时设置:3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交代相关背景,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 过程 导入 马上我们要学的《魏公子列传》,是司马迁特别欣赏的人物,也是作者心中理想 化的人物。下面我们来读这篇作品,了解这位杰出的魏公子。 二、简介人物和相关背景 l、魏公子 魏公子,名无忌,魏国人,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他的封地在信陵,所 以又称为信陵君。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 他的儿子称“公子”,故,本文又称他为“魏公子” 魏公子,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名冠诸侯,声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过齐之 孟尝君、赵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窃符救赵后,在赵居住10年,后秦攻魏急, 魏大败之后,回国统帅五国联军击退秦军,并追击秦军到函谷关以西。但很快魏 王中秦国反间计,夺其兵权,后四年在郁郁寡欢中酗酒病亡。公子的为人仁爱宽 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 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归附于他,招徕食 客三千人。当时,诸侯各国因公子贤德,宾客众多,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魏 国 2、秦赵之战 公元前259年秋季开始,秦军围攻赵都邯郸,由于之前的长平一战,赵国损兵 40万,元气大伤,此时虽然殊死拼搏,但已经是亟亟可危,接下去,如果没有 外援的话,就可能国家灭亡。赵国派使臣赴齐国借粮,齐国君臣态度暧昧,赵使 无功而返。秦军围攻邯郸渐紧,赵国请求姻亲之国魏国依约发兵相救。魏安厘王 命大将晋鄙率精兵十万北上,秦王派使臣赴梁言于魏王:邯郸不久必下,诸侯但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选修课教案 指导阅读《魏公子列传》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六题“善叙事理,其文疏荡”的单 元,旨在了解《史记》的叙事艺术。课文不算难懂,选文较长,属教学篇目。选 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作问题探讨。 专题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史记》叙事的体例、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 2、一步让学生积累学习文言的知识,继续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方法。 3、了解所选篇章的内容及相关文化内容。 4、学习司马迁的叙事艺术,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着重学会组合调控各种材料, 学会如何通过事件的展开来刻画人物,凸现主旨;学会在叙事中融进个人的好恶 褒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本文目标:了解《魏公子列传》所叙内容及相关文化知识。 教时设置:3 教时 第 1 教时 要点:交代相关背景,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 过程: 一、导入 马上我们要学的《魏公子列传》,是司马迁特别欣赏的人物,也是作者心中理想 化的人物。下面我们来读这篇作品,了解这位杰出的魏公子。 二、简介人物和相关背景 1、魏公子 魏公子,名无忌,魏国人,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他的封地在信陵,所 以又称为信陵君。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 他的儿子称“公子”,故,本文又称他为“魏公子”。 魏公子,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名冠诸侯,声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过齐之 孟尝君、赵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窃符救赵后,在赵居住 10 年,后秦攻魏急, 魏大败之后,回国统帅五国联军击退秦军,并追击秦军到函谷关以西。但很快魏 王中秦国反间计,夺其兵权,后四年在郁郁寡欢中酗酒病亡。公子的为人仁爱宽 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 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归附于他,招徕食 客三千人。当时,诸侯各国因公子贤德,宾客众多,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魏 国。 2、秦赵之战 公元前 259 年秋季开始,秦军围攻赵都邯郸,由于之前的长平一战,赵国损兵 40 万,元气大伤,此时虽然殊死拼搏,但已经是亟亟可危,接下去,如果没有 外援的话,就可能国家灭亡。赵国派使臣赴齐国借粮,齐国君臣态度暧昧,赵使 无功而返。秦军围攻邯郸渐紧,赵国请求姻亲之国魏国依约发兵相救。魏安厘王 命大将晋鄙率精兵十万北上,秦王派使臣赴梁言于魏王:邯郸不久必下,诸侯但
有救赵者,秦必攻之。魏王震恐,命魏军屯与漳水之南,原地待命。魏军观望不 前,秦军猛攻邯郸,平原君心急如焚,写信给内弟魏公子无忌,请信陵君设法相 救。信陵接信后,知邯郸危急,数次入宫苦谏王兄发兵救赵,但魏王畏于强秦, 顾虑重重,未至可否。平原君在无奈之下,率门客赴楚求援,楚考烈王被秦国打 怕了,恐殃及本国,百般推托,后毛遂以楚国国耻激之,楚王深受震动,最终与 赵达成合纵,并命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而此时,信陵君在苦谏无效的情况下, 釆用侯生之谋,使魏王宠妾如姬窃取调兵虎符,赴邺杀晋鄙夺取兵权,精选武卒 八万直趋邯郸。至十二月初,魏楚两军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 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 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龀 率秦军主力向西仓狂败退了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 郑安平部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郑安平部远离主力,粮秣断绝,突围无望, 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 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声威大震。邯郸战后,秦国士卒死伤大半,丢失 了六年以来所侵占的赵国大部领土 三、朗读并翻译 1、第1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仁而下士一—(把自己放在……下面) 士无贤不肖一—(无论) (2)指名翻译 (魏公子叫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釐 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 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因 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归附于他,招徕食客三千人。当时,诸侯各国因公子 贤德,宾客众多,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魏国。) 2、第2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侯生摄敝衣冠一一(摄,整理;敝,破) 直上载公子上坐,不一(让,谦让) 愿枉车骑过之一一(过,拜访) 遍赞宾客一—(遍赞,引荐) 2)指名翻译 (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七十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城东门的看门人。公 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并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但是侯赢不肯接受,说: “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我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 财礼。”公子于是就大摆酒席,宴饮宾客。大家来齐坐定之后,公子就带着车马 以及随从人员,空出车子上的左位,亲自到东城门去迎接侯先生。侯先生整理了 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丝毫没有谦让的意 思,想借此观察一下公子的态度。可是公子手握马缰绳更加恭敬。侯先生又对公 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场,希望委屈一下车马载我去拜访他。”公子 立即驾车前往进入街市,侯先生下车去会见他的朋友朱亥,他斜眯缝着眼看公子, 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时暗暗地观察公子。公子的面色更加 和悦。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将军、宰相、宗室大臣以及高朋贵宾坐满堂上,正等
有救赵者,秦必攻之。魏王震恐,命魏军屯与漳水之南,原地待命。魏军观望不 前,秦军猛攻邯郸,平原君心急如焚,写信给内弟魏公子无忌,请信陵君设法相 救。信陵接信后,知邯郸危急,数次入宫苦谏王兄发兵救赵,但魏王畏于强秦, 顾虑重重,未至可否。平原君在无奈之下,率门客赴楚求援,楚考烈王被秦国打 怕了,恐殃及本国,百般推托,后毛遂以楚国国耻激之,楚王深受震动,最终与 赵达成合纵,并命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而此时,信陵君在苦谏无效的情况下, 采用侯生之谋,使魏王宠妾如姬窃取调兵虎符,赴邺杀晋鄙夺取兵权,精选武卒 八万直趋邯郸。至十二月初,魏楚两军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 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 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龁 率秦军主力向西仓狂败退了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 郑安平部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郑安平部远离主力,粮秣断绝,突围无望, 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 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声威大震。邯郸战后,秦国士卒死伤大半,丢失 了六年以来所侵占的赵国大部领土。 三、朗读并翻译 1、第 1 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仁而下士——(把自己放在……下面) 士无贤不肖——(无论) (2)指名翻译 (魏公子叫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釐 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 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因 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归附于他,招徕食客三千人。当时,诸侯各国因公子 贤德,宾客众多,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魏国。) 2、第 2 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侯生摄敝衣冠——(摄,整理;敝,破) 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让,谦让) 愿枉车骑过之——(过,拜访) 遍赞宾客——(遍赞,引荐) (2)指名翻译 (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七十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城东门的看门人。公 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并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说: “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我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 财礼。”公子于是就大摆酒席,宴饮宾客。大家来齐坐定之后,公子就带着车马 以及随从人员,空出车子上的左位,亲自到东城门去迎接侯先生。侯先生整理了 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丝毫没有谦让的意 思,想借此观察一下公子的态度。可是公子手握马缰绳更加恭敬。侯先生又对公 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场,希望委屈一下车马载我去拜访他。”公子 立即驾车前往进入街市,侯先生下车去会见他的朋友朱亥,他斜眯缝着眼看公子, 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时暗暗地观察公子。公子的面色更加 和悦。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将军、宰相、宗室大臣以及高朋贵宾坐满堂上,正等
着公子举杯开宴。街市上的人都看到公子手握缰绳替侯先生驾车。公子的随从人 员都暗自责骂侯先生。侯先生看到公子面色始终不变,才告别了朋友上了车。到 家后,公子领着侯先生坐到上位上,并向全体宾客赞扬地介绍了侯先生,满堂宾 客无不惊异。大家酒兴正浓时,公子站起来,走到侯先生面前举杯为他祝寿。侯 先生趁机对公子说:“今天我侯嬴为难公子也够劲了。我只是个城东门抱门插关 的人,可是公子委屈车马,亲自在大庭广众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该再去拜访朋友, 今天公子竟屈尊陪我拜访他。可我也想成就公子的名声,故意让公子车马久久地 停在街市中,借拜访朋友来观察公子,结果公子更加谦恭。街市上的人都以为我 是小人,而认为公子是个高尚的人能礼贤下士啊。”在这次宴会散了后,侯先生 便成了公子的贵客。) 3、第3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朱亥放不复谢一—(故意) 公子怪之一一(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2)指名翻译 (侯先生对公子说:“我所拜访的屠夫朱亥,是个贤能的人,只是人们都不了解 他,所以隐没在屠夫中罢了。”公子曾多次前往拜见朱亥,朱亥故意不回拜答谢, 公子觉得这个人很奇怪。) 4、第4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留军壁邺一—(军,驻军;壁,扎营驻守) 魏公子日一一(让,责备)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一一(安在,在哪里) (2)指名翻译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接着进兵围 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 向魏国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之众的部队去救赵国。秦昭王得知这 个消息后就派使臣告诫魏王说:“我就要攻下赵国了,这只是早晚的事,诸侯中 有谁敢救赵国的,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它。”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 晋鄙不要再进军了,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是采取 两面倒的策略来观望形势的发展。平原君使臣的车子连续不断地到魏国来,频频 告急,责备魏公子说:“我赵胜之所以自愿依托魏国跟魏国联姻结亲,就是因为 公子的道义高尚,能热心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如今邯郸危在旦夕,早晚就要投降 秦国,可是魏国救兵至今不来,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再说公 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你的姐姐 吗?”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赶快出兵,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 计地劝说魏王。魏王由于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的意见。公子估计终究不 能征得魏王同意出兵了,就决计不能自己活着而让赵国灭亡,于是请来宾客,凑 集了战车一百多辆,打算带着宾客赶到战场上去同秦军拼一死命,与赵国人一起 死难。) 第5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具告所以欲死奏季状一—(用来的做法)(和秦军拼死)(具,全部;状,情况)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一一(用来的做法)
着公子举杯开宴。街市上的人都看到公子手握缰绳替侯先生驾车。公子的随从人 员都暗自责骂侯先生。侯先生看到公子面色始终不变,才告别了朋友上了车。到 家后,公子领着侯先生坐到上位上,并向全体宾客赞扬地介绍了侯先生,满堂宾 客无不惊异。大家酒兴正浓时,公子站起来,走到侯先生面前举杯为他祝寿。侯 先生趁机对公子说:“今天我侯嬴为难公子也够劲了。我只是个城东门抱门插关 的人,可是公子委屈车马,亲自在大庭广众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该再去拜访朋友, 今天公子竟屈尊陪我拜访他。可我也想成就公子的名声,故意让公子车马久久地 停在街市中,借拜访朋友来观察公子,结果公子更加谦恭。街市上的人都以为我 是小人,而认为公子是个高尚的人能礼贤下士啊。”在这次宴会散了后,侯先生 便成了公子的贵客。) 3、第 3 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朱亥故不复谢——(故意) 公子怪之——(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2)指名翻译 (侯先生对公子说:“我所拜访的屠夫朱亥,是个贤能的人,只是人们都不了解 他,所以隐没在屠夫中罢了。”公子曾多次前往拜见朱亥,朱亥故意不回拜答谢, 公子觉得这个人很奇怪。) 4、第 4 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留军壁邺——(军,驻军;壁,扎营驻守) 让魏公子曰——(让,责备)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在哪里) (2)指名翻译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 257),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 接着进兵围 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 向魏国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之众的部队去救赵国。秦昭王得知这 个消息后就派使臣告诫魏王说:“我就要攻下赵国了,这只是早晚的事,诸侯中 有谁敢救赵国的,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它。”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 晋鄙不要再进军了,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是采取 两面倒的策略来观望形势的发展。平原君使臣的车子连续不断地到魏国来,频频 告急,责备魏公子说:“我赵胜之所以自愿依托魏国跟魏国联姻结亲,就是因为 公子的道义高尚,能热心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如今邯郸危在旦夕,早晚就要投降 秦国,可是魏国救兵至今不来,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再说公 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你的姐姐 吗?”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赶快出兵,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 计地劝说魏王。魏王由于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的意见。公子估计终究不 能征得魏王同意出兵了,就决计不能自己活着而让赵国灭亡,于是请来宾客,凑 集了战车一百多辆,打算带着宾客赶到战场上去同秦军拼一死命,与赵国人一起 死难。) 5、第 5 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用来的做法)(和秦军拼死)(具,全部;状,情况)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用来的做法)
屏人_语一—(私下地秘密地) 如姬资之三年——(资,拿钱悬赏) (2)指名翻译 (公子带着车队走过东门时,去见侯先生,把打算同秦军拼一死命的情况全都告 诉了侯先生。然后向侯先生诀别准备上路,行前侯先生说:“公子努力干吧,老 臣我不能随行。”公子走了几里路,心里不痛快,自语道:“我对待侯先生算是 够周到的了,天下无人不晓,如今我将要死难可是侯先生竟没有一言半语来送我 我难道对待他有闪失吗?”于是又赶着车子返回来,想问问侯先生。侯先生一见 公子便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又接着说:“公子好客爱士, 闻名天下。如今有了危难,想不出别的办法却要赶到战场上同秦军拼死命,这就 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如果这样的话,还用我们这些宾客 干什么呢?公子待我情深意厚,公子前往可是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恼恨我会 返回来的。”公子连着两次向侯先生拜礼,进而问对策。侯先生就让旁人离开 同公子秘密交谈,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在妻妾中如 姬最受宠爱,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随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我还听说 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雪恨的心志积蓄了三年之久,从魏王以下的群臣 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为此,如姬曾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 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只是 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公子果真一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能 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权,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 功业啊。”公子听从了侯嬴的计策,请求如姬帮忙。如姬果然盗出晋鄙的兵符交 给了公子。) 第2教时 要点:继续疏通课文,练习文言知识 过程: 、继续疏通课文 1、第6段 1)朗读 (2)指名翻译 (公子拿到了兵符准备上路,侯先生说:“将帅在外作战时,有机断处置的权力, 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以有利于国家。公子到那里即使两符相合,验明无 误,可是晋鄙仍不交给公子兵权反而再请示魏王,那么事情就危险了。我的朋友 屠夫朱亥可以跟您一起前往,这个人是个大力士。如果晋鄙听从,那是再好不过 了;如果他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公子听了这些话后,便哭了。侯先生 见状便问道:“公子害怕死呀?为什么哭呢?”公子回答说:“晋鄙是魏国勇猛 强悍、富有经验的老将,我去他那里恐怕他不会听从命令,必定要杀死他,因此 我难过地哭了,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去请求朱亥一同前往。朱亥笑着说: “我只是个市场上击刀杀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门问候我,我之所以不回 拜答谢您,是因为我认为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就是我为 公子杀身效命的时候了。”就与公子一起上路了。公子去向侯先生辞行。侯先生 说:“我本应随您一起去,可是老了心有余力不足不能成行。请允许我计算您行
屏人间语——(私下地秘密地) 如姬资之三年——(资,拿钱悬赏) (2)指名翻译 (公子带着车队走过东门时,去见侯先生,把打算同秦军拼一死命的情况全都告 诉了侯先生。然后向侯先生诀别准备上路,行前侯先生说:“公子努力干吧,老 臣我不能随行。”公子走了几里路,心里不痛快,自语道:“我对待侯先生算是 够周到的了,天下无人不晓,如今我将要死难可是侯先生竟没有一言半语来送我, 我难道对待他有闪失吗?”于是又赶着车子返回来,想问问侯先生。侯先生一见 公子便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又接着说:“公子好客爱士, 闻名天下。如今有了危难,想不出别的办法却要赶到战场上同秦军拼死命,这就 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如果这样的话,还用我们这些宾客 干什么呢?公子待我情深意厚,公子前往可是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恼恨我会 返回来的。”公子连着两次向侯先生拜礼,进而问对策。侯先生就让旁人离开, 同公子秘密交谈,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在妻妾中如 姬最受宠爱,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随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我还听说 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雪恨的心志积蓄了三年之久,从魏王以下的群臣 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为此,如姬曾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 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只是 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公子果真一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能 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权,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 功业啊。”公子听从了侯嬴的计策,请求如姬帮忙。如姬果然盗出晋鄙的兵符交 给了公子。) 第 2 教时 要点:继续疏通课文,练习文言知识 过程: 一、继续疏通课文 1、第 6 段 (1)朗读 (2)指名翻译 (公子拿到了兵符准备上路,侯先生说:“将帅在外作战时,有机断处置的权力, 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以有利于国家。公子到那里即使两符相合,验明无 误,可是晋鄙仍不交给公子兵权反而再请示魏王,那么事情就危险了。我的朋友 屠夫朱亥可以跟您一起前往,这个人是个大力士。如果晋鄙听从,那是再好不过 了;如果他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公子听了这些话后,便哭了。侯先生 见状便问道:“公子害怕死呀?为什么哭呢?”公子回答说:“晋鄙是魏国勇猛 强悍、富有经验的老将,我去他那里恐怕他不会听从命令,必定要杀死他,因此 我难过地哭了,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去请求朱亥一同前往。朱亥笑着说: “我只是个市场上击刀杀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门问候我,我之所以不回 拜答谢您,是因为我认为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就是我为 公子杀身效命的时候了。”就与公子一起上路了。公子去向侯先生辞行。侯先生 说:“我本应随您一起去,可是老了心有余力不足不能成行。请允许我计算您行
程的日期,您到达晋鄙军部的那一天,我面向北刎颈而死,来表达我为公子送行 的一片忠心。”公子于是上路出发。) 2、第7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矫魏王令代晋鄙一—(矫:假传(命令))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 何如哉,怎么回事啊) 朱亥勊四十斤铁椎,捱杀晋鄙——(袖,袖藏;椎,用锤) 侯生果北乡自刭一一(北乡,面向北) (2)指名翻译 (到了邺城,公子拿出兵符假传魏王命令代替晋鄙担任将领。晋鄙合了兵符,验 证无误,但还是怀疑这件事,就举着手盯着公子说:“如今我统帅着十万之众的 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任,今天你只身一人来代替我 这是怎么回事呢?”正要拒绝接受命令。这时朱亥取出藏在衣袖里的四 椎,一椎击死了晋鄙,公子于是统帅了晋鄙的军队。然后整顿部队,向军中下令 说:“父子都在军队里的,父亲回家;兄弟同在军队里的,长兄回家:没有兄弟 的独生子,回家去奉养双亲。”经过整顿选拔,得到精兵八万人。开跋前线攻击 秦军。秦军解围撤离而去,于是邯郸得救,保住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到郊界来 迎接公子。平原君替公子背着盛满箭支的囊袋走在前面引路。赵王连着两次拜谢 说:“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一个赶上公子的。”在这个时候,平原君不敢再拿自 己跟别人相比了。公子与侯先生诀别之后,在到达邺城军营的那一天,侯先生果 然面向北刎颈而死。) 3、第8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在赵一—(德,感激;存,使动用法)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一一(外物) 公子竞留赵一一(终于) 魏亦复以信陵叁公子一—(奉还) (2)指名翻译 (魏王恼怒公子盗出了他的兵符,假传君令击杀晋鄙,这一点公子也是明知的 所以在打退秦军拯救赵国之后,就让部将带着部队返回魏国去,而公子自己和他 的门客就留在了赵国。赵孝成王感激公子假托君命夺取晋鄙军权从而保住了赵国 这一义举,就与平原君商量,把五座城邑封赏给公子。公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产 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露出了居功自满的神色。门客中有个人劝说公子道:“事 物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 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况且假托魏王命令,夺取晋鄙兵权去救赵 国,这对赵国来说算是有功劳了,但对魏国来说那就不算忠臣了。公子却因此自 以为有功,觉得了不起,我私下认为公子实在不应该。”公子听后,立刻责备自 己,好像无地自容一样。赵国召开盛大欢迎宴会,赵王打扫了殿堂台阶,亲自到 门口迎接贵客,并执行主人的礼节,领着公子走进殿堂的西边台阶。公子则侧着 身子走一再推辞谦让,并主动从东边的台阶升堂。宴会上,公子称说自己有罪, 对不起魏国,于赵国也无功劳可言。赵王陪着公子饮酒直到傍晚,始终不好意思 开口谈封献五座城邑的事,因为公子总是在谦让自责。公子终于留在了赵国。赵 王把鄗(hao,耗)邑封赏给公子,这时魏王也把信陵邑又奉还给公子。公子 仍留在赵国。)
程的日期,您到达晋鄙军部的那一天,我面向北刎颈而死,来表达我为公子送行 的一片忠心。”公子于是上路出发。) 2、第 7 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矫魏王令代晋鄙——(矫:假传(命令))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何如哉,怎么回事啊)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袖,袖藏;椎,用锤) 侯生果北乡自刭——(北乡,面向北) (2)指名翻译 (到了邺城,公子拿出兵符假传魏王命令代替晋鄙担任将领。晋鄙合了兵符,验 证无误,但还是怀疑这件事,就举着手盯着公子说:“如今我统帅着十万之众的 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任,今天你只身一人来代替我, 这是怎么回事呢?”正要拒绝接受命令。这时朱亥取出藏在衣袖里的四十斤铁 椎,一椎击死了晋鄙,公子于是统帅了晋鄙的军队。然后整顿部队,向军中下令 说:“父子都在军队里的,父亲回家;兄弟同在军队里的,长兄回家;没有兄弟 的独生子,回家去奉养双亲。”经过整顿选拔,得到精兵八万人。开跋前线攻击 秦军。秦军解围撤离而去,于是邯郸得救,保住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到郊界来 迎接公子。平原君替公子背着盛满箭支的囊袋走在前面引路。赵王连着两次拜谢 说:“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一个赶上公子的。”在这个时候,平原君不敢再拿自 己跟别人相比了。公子与侯先生诀别之后,在到达邺城军营的那一天,侯先生果 然面向北刎颈而死。) 3、第 8 段 (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德,感激;存,使动用法)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外物) 公子竟留赵——(终于) 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奉还) (2)指名翻译 (魏王恼怒公子盗出了他的兵符,假传君令击杀晋鄙,这一点公子也是明知的。 所以在打退秦军拯救赵国之后,就让部将带着部队返回魏国去,而公子自己和他 的门客就留在了赵国。赵孝成王感激公子假托君命夺取晋鄙军权从而保住了赵国 这一义举,就与平原君商量,把五座城邑封赏给公子。公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产 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露出了居功自满的神色。门客中有个人劝说公子道:“事 物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 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况且假托魏王命令,夺取晋鄙兵权去救赵 国,这对赵国来说算是有功劳了,但对魏国来说那就不算忠臣了。公子却因此自 以为有功,觉得了不起,我私下认为公子实在不应该。”公子听后,立刻责备自 己,好像无地自容一样。赵国召开盛大欢迎宴会,赵王打扫了殿堂台阶,亲自到 门口迎接贵客,并执行主人的礼节,领着公子走进殿堂的西边台阶。公子则侧着 身子走一再推辞谦让,并主动从东边的台阶升堂。宴会上,公子称说自己有罪, 对不起魏国,于赵国也无功劳可言。赵王陪着公子饮酒直到傍晚,始终不好意思 开口谈封献五座城邑的事,因为公子总是在谦让自责。公子终于留在了赵国。赵 王把鄗(hào,耗)邑封赏给公子,这时魏王也把信陵邑又奉还给公子。公子 仍留在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