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主张停止战争、复员军队、但不签订和约。“左派共产主义 者”和托洛茨基的错误立场都有葬送掉十月革命胜利成果的危险。 列宁认为:“革命战争”的口号不过是“单纯的示威”,是冒险主义的 空话,只有利于想把苏维埃国家继续拖在战争泥潭中而加以消灭 的帝国主义者;苏维埃政权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军队,而德国则是 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起来的已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 苏维埃政权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作战,那是自取灭亡。列 宁指出,把第一个工农政权—— 苏维埃共和国保存下来,无论对俄 国无产阶级还是对国际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一件大事。托洛茨基的 “不战不和”的声明出卖了苏维埃国家的利益,德国人利用他的声 明,在2月18日悍然发动进攻。社会主义共和国面临十分危急的 形势,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动员一切力量抵抗德国侵略者。 列宁为了争取时间来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尽快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的根本改革,坚决要求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立即缔结和约, 并为此以极大的忍耐进行说服工作。列宁的主张在布尔什维克党 内终于获得多数的支持,布列斯特和约得以签订。列宁后来指出,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执行革命的妥协策略,这的确是同帝国主义 者的妥协,但这种妥协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恰恰是必要的。布列斯特 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俄国赢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来积蓄力量,发 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红军以巩固国防。事实证明列宁所制定的马 克思主义策略是完全正确的。1918年11月德国发生革命后,苏维 埃政府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的文献增加55篇,其 中有《同美联社记者格·雅罗斯的谈话》,《对游行示威口号的补 列 宁 全 集 第 三 十 三 卷
托洛茨基主张停止战争、复员军队、但不签订和约。“左派共产主义 者”和托洛茨基的错误立场都有葬送掉十月革命胜利成果的危险。 列宁认为:“革命战争”的口号不过是“单纯的示威”,是冒险主义的 空话,只有利于想把苏维埃国家继续拖在战争泥潭中而加以消灭 的帝国主义者;苏维埃政权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军队,而德国则是 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起来的已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 苏维埃政权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作战,那是自取灭亡。列 宁指出,把第一个工农政权—— 苏维埃共和国保存下来,无论对俄 国无产阶级还是对国际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一件大事。托洛茨基的 “不战不和”的声明出卖了苏维埃国家的利益,德国人利用他的声 明,在2月18日悍然发动进攻。社会主义共和国面临十分危急的 形势,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动员一切力量抵抗德国侵略者。 列宁为了争取时间来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尽快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的根本改革,坚决要求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立即缔结和约, 并为此以极大的忍耐进行说服工作。列宁的主张在布尔什维克党 内终于获得多数的支持,布列斯特和约得以签订。列宁后来指出,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执行革命的妥协策略,这的确是同帝国主义 者的妥协,但这种妥协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恰恰是必要的。布列斯特 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俄国赢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来积蓄力量,发 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红军以巩固国防。事实证明列宁所制定的马 克思主义策略是完全正确的。1918年11月德国发生革命后,苏维 埃政府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的文献增加55篇,其 中有《同美联社记者格·雅罗斯的谈话》,《对游行示威口号的补 列 宁 全 集 第 三 十 三 卷
充》、《关于党的任务的提纲+目前形势》、《答赫尔曼·费尔瑙》、 《普列汉诺夫论恐怖》、《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开 除索·阿·洛佐夫斯基的党籍的决议草案》、《在人民委员会会议 上的发言》(1918年3月4日)以及《〈解散立宪会议的法令草案〉 的提纲》等等。很大一部分新文献是列宁所拟的人民委员会决议草 案和苏维埃政权法令草案。 前 言
充》、《关于党的任务的提纲+目前形势》、《答赫尔曼·费尔瑙》、 《普列汉诺夫论恐怖》、《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开 除索·阿·洛佐夫斯基的党籍的决议草案》、《在人民委员会会议 上的发言》(1918年3月4日)以及《〈解散立宪会议的法令草案〉 的提纲》等等。很大一部分新文献是列宁所拟的人民委员会决议草 案和苏维埃政权法令草案。 前 言
告 俄 国 公民书1 (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 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业已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 维埃的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军事革命委 员会2 手中。 立即提出民主的和约,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工人监督生 产,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为之奋斗的这一切事业都有了保证。 工人、士兵、农民的革命万岁!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 1917年10月25日上午10时 载于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 《工人和士兵报》第8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第35卷第1页 1
告 俄 国 公民书1 (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 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业已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 维埃的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军事革命委 员会2 手中。 立即提出民主的和约,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工人监督生 产,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为之奋斗的这一切事业都有了保证。 工人、士兵、农民的革命万岁!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 1917年10月25日上午10时 载于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 《工人和士兵报》第8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第35卷第1页 1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文献3 (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 1 关于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的报告 报 道 同志们!布尔什维克始终认为必要的工农革命,已经成功了。 这个工农革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 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一个绝无资产阶级参加的我们自己的政 权机关。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 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俄国历史的新时期从此开始了,这第三次俄国革命终将导致 社会主义的胜利。 我们当前的任务之一,就是必须立刻结束战争。可是大家都很 清楚,要结束同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密切联系着的这场战争,就必 须打倒资本本身。 在意大利、英国和德国已经逐渐展开的世界工人运动一定会 在这方面帮助我们。 我们向国际民主派提出的立即缔结公正和约的建议,一定会 2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文献3 (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 1 关于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的报告 报 道 同志们!布尔什维克始终认为必要的工农革命,已经成功了。 这个工农革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 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一个绝无资产阶级参加的我们自己的政 权机关。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 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俄国历史的新时期从此开始了,这第三次俄国革命终将导致 社会主义的胜利。 我们当前的任务之一,就是必须立刻结束战争。可是大家都很 清楚,要结束同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密切联系着的这场战争,就必 须打倒资本本身。 在意大利、英国和德国已经逐渐展开的世界工人运动一定会 在这方面帮助我们。 我们向国际民主派提出的立即缔结公正和约的建议,一定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