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强度与振动 (2)半开式叶轮轴向推力计算 F2=p,(D,-d apu 32 2D Pn1=P1+(P2-p) 72-F F=」P12zt=na(D2-D 8x(p2-P D2 D+ D2D, D2D 图 叶轮两侧间隙中 图3-34半开式叶轮 P1 (D2-D2)(6419242 流体流动的不同情况 轴向受力图 F=F2-F1-F6
(2) 半开式叶轮轴向推力计算 §8-1 强度与振动 2 4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 ( ) ( ) 4 32 2 m m m u D d F p D d D d D − = − − − − F F F F = − − 2 1 0 2 1 2 2 1 1 1 2 1 2 ( ) 4 r r r F p rdr p D D = = − 4 4 3 2 2 2 1 2 1 2 1 2 1 1 2 2 2 1 8 ( ) ( ) 64 196 24 32 p p D D D D D D p D D − = − − + − 2 1 1 1 2 1 2 1 ( ) r r r p p p p r r − = + − −
§8-1强度与振动 2轴向推力的平衡措施 (1)叶轮对排 (b) 图3-35叶轮排列型式对轴向力的影响 (a)叶轮顺排;(b)叶轮对排;(c)叶轮对排
2 轴向推力的平衡措施 §8-1 强度与振动 (1)叶轮对排
§8-1强度与振动 (2)叶轮背面加筋 流体旋转角速度增加,离心力增加 压力降低 径向筋 图336轮盘背面加筋减小轴向力
(2)叶轮背面加筋 流体旋转角速度增加,离心力增加, 压力降低 §8-1 强度与振动 / 2−
§8-1强度与振动 3平衡盘 平衡盘 F2=(p2-pn)(d2-ad2) 接进 气管 p 图3-37平衡盘 转子上必须保留3000-8000N的轴向力使其作用在止推轴承上,以防止转 子轴向窜动。通常应设置转子轴向位移限制器
3 平衡盘 §8-1 强度与振动 2 2 2 2 2 1 ( ) ( ) 4 F p p d d in = − − 转子上必须保留3000-8000 N 的轴向力使其作用在止推轴承上,以防止转 子轴向窜动。通常应设置转子轴向位移限制器
§8-1强度与振动 四、抑振轴承 1滑动轴承的基本工作原理 当转子由静止变为转动时,转子轴径被轴径和轴承之间收敛间隙中流动着的润滑 油(收敛油膜)动压力托起,从而防止了轴径和轴承表面的干摩擦和碰撞 偏心距(大)一反映一定的油楔形状(最小厚度小) 对应一定载荷(大) 和偏心角 O (b) 图3-38径向轴承的楔形间隙 (a)轴径静止时的位置;(b)收敛油膜
§8-1 强度与振动 四、抑振轴承 1 滑动轴承的基本工作原理 当转子由静止变为转动时,转子轴径被轴径和轴承之间收敛间隙中流动着的润滑 油(收敛油膜)动压力托起,从而防止了轴径和轴承表面的干摩擦和碰撞。 偏心距(大)-反映一定的油楔形状(最小厚度小)-一一对应一定载荷(大) 和偏心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