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DRIS法一诊断标准值的建立 Diagnosis and Recommendation Intergrated System 1. 首先应通过调查,采集、分析或文献查阅建立各地 关于叶片养分分析结果和产量以及其他有关情况的 数据库,通常至少要几千个数据,其中至少有10% 是高产植物的数据。 2. 将全部数据(通常是叶片分析)分为两级,即高产 植株组和低产植株组(高产和低产群体)。所谓高 产和低产植株,既包括根据产量的区分,也可以包 括根据产品品质和生长旺盛程度的区分
二、DRIS法—诊断标准值的建立 Diagnosis and Recommendation Intergrated System 1. 首先应通过调查,采集、分析或文献查阅建立各地 关于叶片养分分析结果和产量以及其他有关情况的 数据库,通常至少要几千个数据,其中至少有 10% 是高产植物的数据。 2. 将全部数据(通常是叶片分析)分为两级,即高产 植株组和低产植株组(高产和低产群体)。所谓高 产和低产植株,既包括根据产量的区分,也可以包 括根据产品品质和生长旺盛程度的区分
3.每点都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分析所有必需元素,并记录其他可能直接 或间接与产量有关的参数。此外,详细的土壤处理(肥料、除草剂等)、 气候条件(降雨等)、耕种措施和任何其他有关的信息都要记录并储存在 计算机中备用。 4.植物中每种元素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表示。可用于物质中氮的百分数或NP NK比值或NXP、N×K乘积等。计算每个亚群体每种表达方式的平均值、 CV、SD、S2
3. 每点都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分析所有必需元素,并记录其他可能直接 或间接与产量有关的参数。此外,详细的土壤处理(肥料、除草剂等)、 气候条件(降雨等)、耕种措施和任何其他有关的信息都要记录并储存在 计算机中备用。 4. 植物中每种元素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表示。可用干物质中氮的百分数或N/P、 N/K比值或N×P、N×K乘积等。计算每个亚群体每种表达方式的平均值、 CV、SD、S 2
5.以低产群体为大变量,高产群体为小变量,进行方差分析。 6.选出方差比差异显著或者及显著,且方差比最大的作为重要参数,并把 高产组的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CV、作为实际应用时的诊断标准值。 7.确定需肥次序
5. 以低产群体为大变量,高产群体为小变量,进行方差分析。 6. 选出方差比差异显著或者及显著,且方差比最大的作为重要参数,并把 高产组的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CV、作为实际应用时的诊断标准值。 7. 确定需肥次序
举例:以大豆上的N、P、K为例,Summeri收集了1245套 大豆叶片养分资料,产量以2600kgha':为界划分为 高产亚群混合地产亚群两个组:
举例:以大豆上的N、P、K为例,Summer收集了1245套 大豆叶片养分资料,产量以2600 kg ha-1:为界划分为 高产亚群混合地产亚群两个组:
大豆叶片分析结果及其统计参数 低产组(A) 高产组(B) F值 参数 SD SD cv Sp2 SA2/SB2 N% 4.4 0.886 20 0.785 4.6 0.833 18 0.694 1.13 P% 0.36 0.111 31 0.119 0.35 0.076 22 0.057 2.09 K% 1.94 0.526 27 0.276 1.97 0.35 18 0.122 2.26 N/P 13.43 4.46 33 19.89 13.77 2.72 20 7.40 2.69 N/K 2.6 1.37 53 1.880 2.43 0.5 21 0.25 7.52 K/P 5.81 2.61 45 6.810 5.97 1.47 25 2.16 3.15 P/N 0.074 0.023 31 0.001 0.072 0.015 21 0.0002 2.26 K/N 0.39 0.195 50 0.038 0.418 0.094 22 0.009 4.48 P/K 0.176 0.077 44 0.006 0.168 0.044 26 0.002 3.10 NP 1.42 0.73 52 0.533 1.6 0.75 47 0.563 0.95 NK 8.44 4.70 56 22.09 9.1 4.37 48 19.1 1.16 PK 0.16 0.36 59 0.13 0.69 0.35 51 0.123 1.06
参数 低产组(A) 高产组(B) F值 X SD CV SA 2 X SD CV SB 2 SA 2 /SB 2 N% 4.4 0.886 20 0.785 4.6 0.833 18 0.694 1.13 P% 0.36 0.111 31 0.119 0.35 0.076 22 0.057 2.09 K% 1.94 0.526 27 0.276 1.97 0.35 18 0.122 2.26 N/P 13.43 4.46 33 19.89 13.77 2.72 20 7.40 2.69 N/K 2.6 1.37 53 1.880 2.43 0.5 21 0.25 7.52 K / P 5.81 2.61 45 6.810 5.97 1.47 25 2.16 3.15 P/N 0.074 0.023 31 0.001 0.072 0.015 21 0.0002 2.26 K/N 0.39 0.195 50 0.038 0.418 0.094 22 0.009 4.48 P/K 0.176 0.077 44 0.006 0.168 0.044 26 0.002 3.10 N P 1.42 0.73 52 0.533 1.6 0.75 47 0.563 0.95 NK 8.44 4.70 56 22.09 9.1 4.37 48 19.1 1.16 PK 0.16 0.36 59 0.13 0.69 0.35 51 0.123 1.06 大豆叶片分析结果及其统计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