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保护学(草业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草地保护学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Grassland Protection 课程代码 020215 课程类型 专业课 开课学期 第6学期 总学时 72 讲课 54 实验(实习) 18 学分 4.5 预修课程 植物学、动物学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草地保护学一草原啮齿动物学、草地昆虫学及牧草病理学》是研究草原鼠害、牧草病害与草地害虫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的 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具体任务是摸清我国主要草原鼠害、牧草病害和害虫的种类、分布、危害情况和发生发展规律,研究 其综合防治的方法。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有关草地病、虫、鼠害的基本知识:草地病、虫、鼠的识别、诊断与鉴定技 术和方法:重点掌握草地主要病、虫、鼠害的特点、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教 学、生产等提供比较牢固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握牧草病理学、昆虫学和草原啮齿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及概念: 2.认识植物传染性病害病原物(重点真菌性病害)、草地昆虫、为害草地啮齿动物的主要种类: 3。学握草地昆虫、牧草病害的田间调查方法、标本采集与制作及鉴定技术: 4.认识和掌握牧草常见病害、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原理及方法: 5.掌握草地保护学工作和科研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主要有: (1)野外调查与标本采集的能力: (2)识别和诊断牧草真菌性及细菌性病害的能力: (3)了解灭菌及牧草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 (4)掌握有效积温法则在害虫进行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5)掌握啮齿动物的分类依据、标准和方法: (5)利用工具书对草地重要病原、害虫和害鼠的进行正确分类: (6)了解与防治有关的啮齿动物生态学特点,学会用生态学原理解释啮齿动物现象和问题: (7)了解常用的鼠害预测预报的预测模型: (8)掌握灭鼠决策和规划: (9)掌握草地保护学方面论文的写作方法。 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教 讲课习 实 小计 学时数 验 课 课 课程内容 绪论 牧草病害的基本概念 9 3 牧草传染性病害的病原 5 5 牧草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2 2 牧草病害的综合防治 7 主要牧草病害及其防治 2 2 昆虫形态学 ? 4 昆虫生物学 1 昆虫分类学 3 3 昆虫生态学 2 2 害虫调查及预测预报 1 1 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2 2 天然草地害虫 2 2 人工草地害虫 3 3 啮齿动物的形态与分类 4 4 啮齿动物的分布 2 2 啮齿动物生态学 2 2 啮齿动物的调查方法 3 3 鼠害的预测预报 1 鼠害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4 4 灭鼠决策与规划 2 2 草地毒草及防除(学生通过网络课件自学,教师主要通过网络辅导 答疑,对共性问题安排集中辅导) 牧草病害的症状观察 2 专性寄生性病原真菌形态观察 2 2 非专性寄生性病原真菌形态观察(综合性) 2 2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性观察 1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设计性) 1 昆虫的分类 2 2 常见草地昆虫识别 2 啮齿动物的头骨识别与测量 2 2 啮齿动物的外部形态、外形测量、解剖及生殖系统观察 2 2 啮齿动物分类 2 2 总 计 54 18 72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基本内容: 1.草地保护学的内容和任务:
2.草地保护的重要地位: 3.草地保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4.草地保护学课程的发展: 5,草地保护的研究现状。 本章重点:草地保护学的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一些为害实例的讲解,使学生认识病、虫、鼠害的为害性和学习草地保护学的目的意义。 习题与思考: 1,试列举中外牧草病、虫、鼠造成重要为害的实例2~3个。 2.试述草地保护学的任务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第一部分 牧草病理学 第一章牧草病害的基本概念 基本内容: 1.牧草病害的概念: 2.两类植物病害(非传染性和传染性病害): 3.植病系统的重要因素及之间的关系: 4,牧草病害对牧草植物的影响: 5.牧草病害的症状。 本章重点:牧草病害的概念、病害的类型、传染性病害、病原菌、寄主、牧草病害症状的概念、病害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本章难点:正确理解病害的概念、病害主要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传染性病害的类型。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记病害、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病原、寄主、症状、病状病症等概念,传染性病害的主要类 型,病状、病症的基本类型。 习题与思考: 1,牧草病害、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病原、寄主、症状、病状、病症等概念。 2.牧草传染性病害的病原包括哪些种类? 3,试述病三角和病四角。 4.分别简述病状、病症的基本类型。 第二章 牧草传染性病害的病原 基本内容:
1.病原真菌的一般形态、繁殖方式、主要类群、生理和生态: 2.其它生物病原(细菌、线虫、病毒、植原体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形态、生理及危害。 本章重点:1)真茵的一般形态及繁殖方式(营养体及其变态体、无性及有性繁殖的产孢结构)、真菌的分类:2)其它生物病 原的基本形征、繁殖、生理和生态。 本章难点:各种病原的形态及繁殖方式多种多样,理解比较困难。 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识记和掌握常见各类牧草病害病原真南的无性繁殖结构和有性繁殖结构,了解真菌的分类。同时,对细菌等其 它生物病原的形态、生理和生态作必要了解。教学采用多媒体、实验及配合教材插图讲解。 习题与思考: 1,解释菌丝、菌丝体、吸器、子座、子实体、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冬孢子、担子孢子、子 囊孢子、闭囊壳、子囊盘、子囊果等概念。 2.总结与牧草病害关系较为密切的腐莓属(Pythium)、霜霉属(Peronospora)、白粉菌(Erysiphe)、麦角菌 (Clariceps)、赤霉菌(Gibberella)、香柱菌(Epichloe)、假盘菌(Pseudopeziza)、镰孢霉属(Fusarium)、丝核菊属 (Rhizoctoni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柄锈属(Puccinia)和单胞锈属(romyces)等的特征。 第三章牧草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基本内容: 1.病害的侵染过程: 2.病害的侵染循环: 3.病害的流行: 4.病害的预测预报。 本章重点:病害的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 本章难点:病害的侵染循环 教学要求:识记病害流行、病程、病害的侵染循环、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的概念。理解所包含的内容及过程及在病害防治 中的应用:了解病害预测预报的种类、根据、预测方式。 习题与思考: 1.解释:病害流行、病程、侵染循环、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 2.病害流行预测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第四章 牧草病害的综合防治 基本内容: 1.牧草病害综合防治的概念:
2.植物检疫: 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4.化学防治: 5.生物防治: 6.物理防治 本章重点:综合防治的概念、植物检疫、有选和利用抗病品种、化学药剂防治的基本原理、生物防治的概念、抗菌素、重寄 生、交互保护等。 本章难点:综合防治的概念,抗菌素、重寄生、交互保护。 习题与思考: 1.牧草病害综合防治的概念。 2.防治牧草病害的措施有哪些? 3.植物检疫对象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4,水平抗性、垂直抗性。 5.农业措施防治牧草病害的基本原理。 6.化学防治中保护剂和内吸治疗剂在用药时间上有何不同? 7.解释抗菌素、重寄生、交互保护。 第五章 主要牧草病害及其防治 基本内容: 1.豆科草病害(I首蓿病害:Ⅱ其它豆科牧草病害) 2.禾本科牧草病害及其防治 本章重点:首蓿锈病、霜霉病、白粉病、褐斑病、镰刀菌根腐病、丝核根腐病和禾草黑粉病、禾草麦角病、禾草香柱病、禾草 霜霉病禾草腐霉枯萎病(猝倒病)等主要病害。 本章难点:各种病害的病原特征及发生规律 习题与思考: 1.从症状上如何区分锈病、白粉病、黑粉病和霜霉病。 2.以立枯丝核菌褐斑病为例,简述根部病害的防治策略。 3.试述环境因素对草坪根部和茎基部病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