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 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 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为基因突变; ∏.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3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 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勿质 基因 色前体物 →宿色物质 基因Ⅱ 色物质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一灰鼠,乙一白鼠,丙一黑鼠)进行杂交, 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实验 甲×乙 全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乙×丙全为黑鼠3黑鼠:1白鼠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 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l 实验三丁×纯合黑鼠1黄鼠:1灰鼠 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 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 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 及比例为 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 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 光点,其原因是 4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
6 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 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 F1 ;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 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 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 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3.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 A/a 控制灰色物质合成, B/b 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⑴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 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 灰鼠:3 黑鼠:4 白鼠 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 黑鼠:1 白鼠 ①两对基因(A/a 和 B/b)位于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一的 F2 代中。白鼠共有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 1 代表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 F2 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 ⑵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 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三 丁×纯合黑鼠 1黄鼠:1灰鼠 F1 黄鼠随机交配:3 黄鼠:1 黑鼠 F1 灰鼠随机交配:3 灰鼠:1 黑鼠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 _____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 F1 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 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 3 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 A、B 及突变产 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 3 种不同颜色的 4 个荧 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 4 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
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 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 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 上,在形成配子时非 等位基因要 ,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 ,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 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 和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 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 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 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分别是 和 5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 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ν)、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 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分布。 ●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 的 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 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 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和 不遵循自 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 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 ,导致基因重组
7 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 4 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 F1均为抗锈病 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 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 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在形成配子时非 等位基因要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____。 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 F2植株自交得到 F3种子,1 个 F2植株上所结 的全部 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 1 个 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 F3株系 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 4 种,那么在这 4 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 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 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 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分布。 ( 1 ) 果 蝇 M 眼 睛 的 表 现 型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 的_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 DNA 测序。 (3)果蝇 M 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 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 M 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遵循自 由组合规律。若果蝇 M 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 残 翅 后 代 , 则 表 明 果 蝇 M 在 产 生 配 子 过 程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