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赴 戍 登 程 口 占 示 家 人 林 则 徐
作者简介 林则徐(公元1785 1850年),福建省侯官(今 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 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 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 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 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 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 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烟, 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作者简介 林则徐(公元1785— 1850年),福建省侯官(今 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 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 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 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 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 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 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烟, 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作者简介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 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 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一 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 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 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 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 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 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 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 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 州作用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 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 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 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 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 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 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 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 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 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 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 作用。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林则徐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 期间,抗击英军,震撼中外,成 为一代民族英雄。然而,清政府 昏庸腐败,丧权辱国,反移罪于 林则徐。1842年8月,林则徐 忍辱负重,自西安启程赴新疆戍 边
写作背景 林则徐在1840 年中英鸦片战争 期间,抗击英军,震撼中外,成 为一代民族英雄。然而,清政府 昏庸腐败,丧权辱国,反移罪于 林则徐。1842 年8 月,林则徐 忍辱负重,自西安启程赴新疆戍 边
1842年,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 安与家人告别时,做了题为《赴戍登程 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苟利国家生死以 因祸福避趋之),这联佳句是第二首的 第二联。诗人气概昂扬,明确表示:纵 是被贬遣戍,只要对国家有利,不论生 死,也要去干;岂能因为个人祸福而避 后趋前。此时此境诗人深怀忧民之心, 忠君之意,难忘报国
1842年,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 安与家人告别时,做了题为《赴戍登程 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这联佳句是第二首的 第二联。诗人气概昂扬,明确表示:纵 是被贬遣戍,只要对国家有利,不论生 死,也要去干;岂能因为个人祸福而避 后趋前。此时此境诗人深怀忧民之心, 忠君之意,难忘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