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模拟语文试题(盘锦人教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迂回(yu) 黝黑(you) 襁褓( qiang) 惟妙惟肖(xio) B.祈祷(qi) 不逊(xin) 栈桥(zhan) 玲珑剔透(ti) C.提防(di)瑰丽(gui) 恣睢(sui) 叱咤风云(zha) D.对峙(zhi)畸形(q1) 孱弱(chan)风雪载途(za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诓骗深邃戛然而止林次栉比 B.讪笑狡黠毛骨悚然舐犊情深 C.脉搏 饶恕 通宵达旦 独出新裁 D.松驰 亵渎 兴高采烈 不可思议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想起一个牧师曾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巨大的爱要以巨大的努力去实现。” B.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C.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堂,笑容满面 D.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4.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2分) (1)14岁女生肖玉玲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2)汶川里氏8.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害 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前后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最美的微笑是父母的微笑,它让我们在成长中学会了宽容 最温暖的牵手是和父母的牵手,它让我们在逆境中 学会了坚强。拥有父母,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宝贵的财富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短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 让那安闲的雨丝, 让那多情的雨丝 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③洗去你心灵
2012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盘锦人教版)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满分 3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迂回(yū) 黝黑(yǒu) 襁褓(qiǎng) 惟妙惟肖(xiāo) B.祈祷(qǐ) 不逊(xùn) 栈桥(zhàn) 玲珑剔透(tī) C. 提.防(dī) 瑰.丽(guī) 恣睢.(suī) 叱咤.风云(zhà) D. 对峙.(zhì) 畸.形(qí) 孱.弱(chán) 风雪载.途(zài)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诓骗 深邃 戛然而止 林次栉比 B. 讪笑 狡黠 毛骨悚然 舐犊情深 C. 脉搏 饶恕 通宵达旦 独出新裁 D. 松驰 亵渎 兴高采烈 不可思议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他想起一个牧师曾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巨大的爱要以巨大的努力去实现。” B.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C. 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笑容满面。 D. 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 4. 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2 分) (1)14 岁女生肖玉玲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2)汶川里氏 8.0 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害。 5.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前后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 分) 最美的微笑是父母的微笑,它让我们在成长中学会了宽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温暖的牵手是和父母的牵手,它让我们在逆境中 学会了坚强。拥有父母,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宝贵的财富。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短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______________;让那安闲的雨丝, ______________ ; 让 那 多 情 的 雨 丝 , ______________ ; 让 那 无 声 的 雨 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
上的尘④拨动你心底的弦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②④ 7.名著阅读。(3分) (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 ”,宋江任寨主后 改为“ ”。(1分)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 家中的生活经历 8.古诗文默写填空。(15分) (1)足蒸暑土气, ,直挂云帆济沧海。 ,决眦入归鸟 (4)窈窕淑女, ,隔江犹唱后庭花, 千骑卷平冈。 (7)落红不是无情物 (8)浊酒一杯家万里 9)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10)苔痕上阶绿, (11)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1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化用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句子是:“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着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9~14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初,范文正公(1)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2),土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3)饯 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 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1)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2)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
上的尘 ④拨动你心底的弦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②④ 7. 名著阅读。(3 分) (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________”,宋江任寨主后 改为“ ________”。(1 分)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____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 ___ 家中的生活经历。 8. 古诗文默写填空。(15 分)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4)窈窕淑女,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6)__________,千骑卷平冈。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9)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10)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 (11)吾视其辙乱,________,故逐之。 (1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化用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着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满分 10 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 9~14 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初,范文正公(1)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2),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3)饯 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 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1)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2)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
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3)扶病:抱病、带病。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异二者之为 (2)士大夫莫敢往别 10.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闻者为、之缩颈 11.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13.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2分) 14.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5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5~20题。(18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挑了岀来,只拣饱满 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 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 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 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 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 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
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3)扶病:抱病、带病。 [来源: Z . xx. k.C om] 9.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 (2)士大夫莫.敢往别________ 10.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闻者为、之缩颈 11. 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13. 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2 分) 14.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2 分) 三、 现代文阅读(满分 50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5~20 题。(18 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 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 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 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 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 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 作,掏出一张百元 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
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 些被你拋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 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 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 就把那些瘪种孑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 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 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 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 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 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 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者把势,这个 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 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5.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3分) (1)瘪种子()(2)拽着()(3)土壤() 16.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2分) →议种瘪种 给儿新生 17.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 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 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18.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3分) 19.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 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3分
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 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 难道是它们不能发 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 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 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 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 的地段,因为它们 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 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 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 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 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 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 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 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5.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3 分) (1)瘪.种子 ( ) (2)拽.着 ( ) (3)土壤. (. ). 16.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2 分) ________→议种瘪种→________→给儿新生[来源:学.科.网Z .X. X.K ] 17.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 分) (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 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 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18.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3 分) 19.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 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3 分)
20.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1~26题。(18分) 奇特的海水成度 ①海洋,奔腾不息。海水,深邃莫测。但口渴者却不敢问津,因为它有着又咸 又涩的苦味。 ②现在科学家已经测出,海水有3%左右是食盐。可别小看这区区的3%,如 果把它全部提炼岀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将要增加120多米,这是多么巨 大的数量啊! ③除了食盐外,海洋中还含有100万亿吨镁,600万亿吨钾,88万亿吨铜,58 亿吨镍,40亿吨铀,这样看来,海洋又是矿物的大仓库 ④其实,海水并不是一开始就充满盐分,它最初和江河湖水一样,也是含盐量很 少的淡水。但地球的水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不停地循环。有人曾做过这样一项测试: 单单每年从海湾表面蒸发掉的水分,就达到1亿吨。这么多的水又会变成雨,降到 陆地的每个角落。它们潺潺而流,不断地冲刷岩石,冲刷土壤,把岩石和土壤中的 可溶性物质带进江河之中,而这些物质,绝大部分都是各种盐类。盐分随着水流进 入江河,而江河之水最后又都回归大海。蒸发掉的水分再次回到自己的海洋老家, 但它却带来了很多陆地上的盐分
20.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3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21~26 题。(18 分) 奇特的海水咸度 ①海洋,奔腾不息。海水,深邃莫测。但口渴者却不敢问津,因为它有着又咸 又涩的苦味。 ②现在科学家已经测出,海水有 3%左右是食盐。可别小看这区区的 3%,如 果把它全部提炼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将要增加 120 多米,这是多么巨 大的数量啊! ③除了食盐外,海洋中还含有 100 万亿吨镁,600 万亿吨钾,88 万亿吨铜,58 亿吨镍,40 亿吨铀,这样看来,海洋又是矿物的大仓库。 ④其实,海水并不是一开始就充满盐分,它最初和江河湖水一样,也是含盐量很 少的淡水。但地球的水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不停地循环。有人曾做过这样一项测试: 单单每年从海湾表面蒸发掉的水分,就达到 1 亿吨。这么多的水又会变成雨,降到 陆地的每个角落。它们潺潺而流,不断地冲刷岩石,冲刷土壤,把岩石和土壤中的 可溶性物质带进江河之中,而这些物质,绝大部分都是各种盐类。盐分随着水流进 入江河,而江河之水最后又都回归大海。蒸发掉的水分再次回到自己的海洋老家, 但它却带来了很多陆地上的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