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城市水文及水资源 松辽流城 海河流城 淮河流城 黄河流城 长江流城 珠江流城 太湖流城
§4-1城市化地区的水文效应 ※城市化的最主要特征: 人口集中和建筑密度增大 道路铺装,不透水面积增大 世界上得不到安全饮用水的人12亿 整治河道,兴建排水管网等 人类可利用的该水资源只占全球水总量0,325%5 一项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市的 改变了当地的雨洪径流形成 爱 调查结果显示 会主动及时关掉答水939 条件 水 公共场所用 用水间隔 x88 民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 b资 家中有派 取 源时 部水x84.7%的 节 需求量增大,废、污水增多, 0一水k多用,如洗衣 水用来拖地,再神 18 水 使用节约型水具 从而对水的流动,循环等产 如节水鸦桶3 为 生了影响 资料来源零点食 然六云度制竖物4月21星划
§4-1 城市化地区的水文效应 ※ 城市化的最主要特征: ◼ 人口集中和建筑密度增大, 道路铺装,不透水面积增大, 整治河道,兴建排水管网等 改变了当地的雨洪径流形成 条件 ◼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 需求量增大,废、污水增多, 从而对水的流动,循环等产 生了影响
城市化地区的水文效应 城市水系的一般情况 1、地面水系人工化:河道裁弯取直,修建水库 开辟人工河道,天然的河流被闸、坝、堤设防控制 地下建成排水系统
城市化地区的水文效应 一、城市水系的一般情况 1、地面水系人工化:河道裁弯取直,修建水库 开辟人工河道,天然的河流被闸、坝、堤设防控制 2、地下建成排水系统
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1、城市水循环过程变化 天然地域地表:有良好透水性 降水:50%下渗地下;40%填洼和蒸发;10%地表径流 城市化:不透水下垫面增加,贮存水量减少,地 表径流增大 降水:32%下渗;25%蒸发;13%屋顶径流;30%地表径流 降水100% 降水100% 蒸发40% 蒸散发25% 屋顶 地面径流10% 地面径流30% 噪雨下水道43% 地下水50% 地下水32%
二、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1、城市水循环过程变化 ● 天然地域地表:有良好透水性 降水:50%下渗地下;40%填洼和蒸发;10%地表径流 ● 城市化:不透水下垫面增加,贮存水量减少,地 表径流增大 降水: 32%下渗;25%蒸发;13%屋顶径流;30%地表径流
二、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2、河流水文性质的变化 地表径流增加:径流系数增 大,增大了对河道和排水沟 渠的压力 径流系数:某段时间内径 流深与降水量之比,表示降 水量用于形成径流的有效雨
二、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2、河流水文性质的变化 ◼ 地表径流增加:径流系数增 大,增大了对河道和排水沟 渠的压力 径流系数:某段时间内径 流深与降水量之比,表示降 水量用于形成径流的有效雨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