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2、河流水文性质的变化 城市化对天然流道整治, 城市化后 截弯取直等,增加了河 道汇流的水文效应。 城市化前 现状: 城市化地区洪峰流 量约为城市化前的3倍 洪峰历时缩短三分 图4-17城市化前后洪水过程线比较 (引自:杨凯,袁雯、1993) (Q1、Qbm2为洪峰流量;!1、t2为峰况历时(滞时);T1,T2为 洪水过程线底宽(洪水历时)P为有效降雨
二、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2、河流水文性质的变化 城市化对天然流道整治, 截弯取直等,增加了河 道汇流的水文效应。 现状: 城市化地区洪峰流 量约为城市化前的3倍; 洪峰历时缩短三分 之一
三、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3、径流污染物荷载量增加 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平衡失衡,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化 人口密度增大 建筑密度增大 污水增多 需水量增加 不透水区 改变了 面积扩大 排水系统 水源问题 城市气候 发生变化 暴雨水质恶化 地下水 径流量增加 补给量减小 [速加快 承受水体 水质下降 基流减小 蜂值流量增 L流时间和 时基缩短 献污染问题 控制洪水问题 图4.3城市化水文问题框图
二、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3、径流污染物荷载量增加 4、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平衡失衡,生态环境恶化
§4-2城市化地区的雨洪径流特征 城市化对地面径流的影响 1、城市地面的产流过程 截留、填洼,下渗是影响产流的主要因素 地面不透水面积增大,植被少,蒸发少,地表径流快 汇集雨水快,产流量大,洪峰高
§4-2 城市化地区的雨洪径流特征 一 、城市化对地面径流的影响 1、城市地面的产流过程 截留、填洼,下渗是影响产流的主要因素 ◼ 地面不透水面积增大,植被少,蒸发少,地表径流快 ◼ 汇集雨水快,产流量大,洪峰高
城市化对地面径流的影响 水量平衡:任一时段内,区域水量收入量与支 出项代数和为零, 天然流域水量平衡式:P-E-R±△w=0 P一流域降水量E蒸发量R径流量亼W流域贮水 量的变化 城市的年径流量可能是天然流域的2-2.5倍
一、城市化对地面径流的影响 ● 水量平衡:任一时段内,区域水量收入量与支 出项代数和为零, ◼ 天然流域水量平衡式:P-E-R±△W=0 P-流域降水量 E蒸发量 R 径流量 △W流域贮水 量的变化 ◼ 城市的年径流量可能是天然流域的2-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