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克隆和鉴定病原物的致病基因和寄主的抗病基因, 为研究病原物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抗病虫的基因工程:把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 植物,使植物获得交叉保护能力 培育抗病虫良种的植物细胞工程:在愈伤组织阶 段向培养基中加选择压选择抗细胞株,例如抗白 叶枯病水稻细胞株 植物病毒的诊断:单克隆抗体技术,并结合各种免 疫标记技术对病原进行诊断
生物技术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 克隆和鉴定病原物的致病基因和寄主的抗病基因, 为研究病原物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 抗病虫的基因工程:把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 植物,使植物获得交叉保护能力. ◼ 培育抗病虫良种的植物细胞工程: 在愈伤组织阶 段向培养基中加选择压选择抗细胞株,例如抗白 叶枯病水稻细胞株. ◼ 植物病毒的诊断:单克隆抗体技术, 并结合各种免 疫标记技术对病原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周仲铭主编,林木病理学,1990,中国林业出版社 李传道,森林病理学通论,1985,中国林业出版社 Phillips, D H, et al, Diseases of Forest and Ornamental tree. 1992 Macmillan Press 《中国森林病虫》,沈阳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主编 《林业科学》,中国林学会主编 《植物病理学报》,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主编 European Journal of Forest Pathology Phytopathology
参考文献 ◼ 周仲铭主编,林木病理学,1990,中国林业出版社 ◼ 李传道,森林病理学通论,1985,中国林业出版社 ◼ Phillips,D H, et al, Diseases of Forest and Ornamental tree. 1992, Macmillan Press ◼ 《中国森林病虫》,沈阳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主编 ◼ 《 林业科学 》 ,中国林学会主编 ◼ 《植物病理学报》,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主编 ◼ European Journal of Forest Pathology ◼ Phythopathology
第一章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林木病害 ■林木病害 病原( pathogeny)和诱因( predisposition) ■侵染性病害( infectious disease)和非侵染性 病害( noninfectious disease) 感病植物( susceptible plant)和寄主(host) 寄主、病原物和环境
第一章 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 一 . 林木病害 ◼ 林木病害 ◼ 病原(pathogeny)和诱因(predisposition) ◼ 侵染性病害(infectious disease)和非侵染性 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 ◼ 感病植物(susceptible plant) 和寄主(host) ◼ 寄主、病原物和环境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病征(sign)、病状和症状( symptom) ■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二 植物病害的症状 ◼ 病征(sign)、病状和症状(symptom) ◼ 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症状类型 1白粉病类( powdery mildew) ■2锈病类(rust) 3煤污病类( sooty mold) 4发霉(mold) 5斑点病类(spot) 6炭疽病类( anthracnose) 7溃疡病类( canker) 8腐烂病类(rot)
症状类型 ◼ 1 白粉病类 (powdery mildew) ◼ 2 锈病类 (rust) ◼ 3 煤污病类 (sooty mold) ◼ 4 发霉 (mold) ◼ 5 斑点病类 (spot) ◼ 6 炭疽病类 (anthracnose) ◼ 7 溃疡病类 (canker) ◼ 8 腐烂病类 (r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