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2007年“缅茄杯”学科竞赛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张考卷是你全面展示学识与才华的平台,相信你独特的 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好的。 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你 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要在试题作答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5分) ①销声()迹②以偏()全③()意妄为④草()人命 ⑤声名()起⑥-()千金⑦一()莫展⑧趋之若() ⑨不落()白⑩目不()接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5分) ①自怨自艾( ②稍纵即逝( ③潸然泪下( ④满脸沧桑( ⑤矢志不移( ⑥劫后余生( ⑦卓而不群( ⑧不言而喻 ))))) ⑨无动于衷( ⑩幅员辽阔( (二)古诗文款写 3.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6分,每句1分) 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如表 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 自然过渡,表达了 的心迹 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句诗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作者苏轼用“ 两 句,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个“猎人”的形象 ④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 句古诗来表达这种感慨:“ ⑤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 生追求相近的句子是:“ ⑥《秋水·庄子》一文中,写秋水泛滥时,用 极言黄河之雄 壮;写河面宽阔时,用“ ”极言黄河之开阔。 “缅茄杯”语文试卷共6页第1页
“缅茄杯”语文试卷 共 6 页 第1页 高州市 2007 年 “ 缅 茄 杯 ” 学 科 竞 赛 语 文 试 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张考卷是你全面展示学识与才华的平台,相信你独特的 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好的。 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你 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要在试题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5 分) ①销声( )迹 ②以偏( )全 ③( )意妄为 ④草( )人命 ⑤声名( )起 ⑥一( )千金 ⑦一( )莫展 ⑧趋之若( ) ⑨不落( )臼 ⑩目不( )接 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5 分) ①自怨自艾.( ) ②稍纵.即逝( ) ③潸然..泪下( ) ④满脸沧桑..( ) ⑤矢.志不移( ) ⑥劫.后余生( ) ⑦卓.而不群( ) ⑧不言而喻.( ) ⑨无动于衷.( ) ⑩幅员..辽阔( ) (二)古诗文默写 3.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6 分,每句 1 分) 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如表 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__________________”自然过渡,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迹…… 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诗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作者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个“猎人”的形象。 ④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 一句古诗来表达这种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 生追求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秋水·庄子》一文中,写秋水泛滥时,用“______________”极言黄河之雄 壮;写河面宽阔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黄河之开阔
三)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丁亥年公祭黄帝祭文 惟公元二零零七年四月五日,岁逢丁亥,大地回春;节届清明,万象更新。中华儿女, 炎黄子孙,高奏钟鼓雅乐,敬献醴酒凊醇,抒爱国之情,壮民族之魂。谨致祭于我人文初 祖轩辕黄帝之陵 神州绵绵,日升月恒;中华巍巍,万里鹏程。大江南北,开放之花竞艳;长城内外, 改革之果映红。国泰民安,伟业兴隆,欣逢盛世,告慰圣灵:炎黄儿女,开启新程,高举 旗帜,更创新功。科学发展,务实求真;惟人为本,本固邦宁;关注民生,情倾百姓;构 建和谐,社会鼎兴。励志守节,树立荣辱新风;协调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昌盛经济,共 绘小康美景。看紫荆怒放十载,白莲八度春风。愿宝岛统一,两岸携手,秉承光祖绪业, 共图民族复兴;和平发展,致力和谐世界,促进五洲大同 ①文中“紫荆怒放十载,白莲八度春风”的意思是 。(2分) ②干支(甲子)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干支是天干(十个)和地支(十 二个)的合称,拿天干和地支相配,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现 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认真阅读上文,回答:(4分) 今年是丁亥年,去年是年,明年是 请写出天干: 地支: 过春节贴对联是我国城乡的习俗,请仿照文中“大江南北,开放之花竞艳;长城内 外,改革之果映红”的写法为2008年写一副对联(字数可以与例句不相同)。(4分) 上联 下联: 5.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要传承祖国的传统文 化。请结合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图案是形的,中间是,周围是 ②不同的地域文化有其不同的本质特点,如江浙的梁祝文化,其本质特点是反对封建 的包办婚姻,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高州文化底蕴深厚,渊远流长。请写出高 州冼太夫人文化的本质特点 “缅茄杯”语文试卷共6页第2页
“缅茄杯”语文试卷 共 6 页 第2页 (三)语言运用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0 分) 丁亥年公祭黄帝祭文 惟公元二零零七年四月五日,岁逢丁亥,大地回春;节届清明,万象更新。中华儿女, 炎黄子孙,高奏钟鼓雅乐,敬献醴酒清醇,抒爱国之情,壮民族之魂。谨致祭于我人文初 祖轩辕黄帝之陵。…… 神州绵绵,日升月恒;中华巍巍,万里鹏程。大江南北,开放之花竞艳;长城内外, 改革之果映红。国泰民安,伟业兴隆,欣逢盛世,告慰圣灵:炎黄儿女,开启新程,高举 旗帜,更创新功。科学发展,务实求真;惟人为本,本固邦宁;关注民生,情倾百姓;构 建和谐,社会鼎兴。励志守节,树立荣辱新风;协调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昌盛经济,共 绘小康美景。看紫荆怒放十载,白莲八度春风。愿宝岛统一,两岸携手,秉承光祖绪业, 共图民族复兴;和平发展,致力和谐世界,促进五洲大同。 …… ① 文中“紫荆怒放十载,白莲八度春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2 分) ②干支(甲子)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干支是天干(十个)和地支(十 二个)的合称,拿天干和地支相配,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现 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认真阅读上文,回答:(4 分) 今年是丁亥年,去年是________年,明年是________年; 请写出天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春节贴对联是我国城乡的习俗,请仿照文中“大江南北,开放之花竞艳;长城内 外,改革之果映红”的写法为 2008 年写一副对联(字数可以与例句不相同)。(4 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要传承祖国的传统文 化。请结合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4 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图案是_______形的,中间是________,周围是__________。 ②不同的地域文化有其不同的本质特点,如江浙的梁祝文化,其本质特点是反对封建 的包办婚姻,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高州文化底蕴深厚,渊远流长。请写出高 州冼太夫人文化的本质特点
、阅读(60分) 阅读下文,回答6-10题。(14分) ①纵观历史,人们成功的选择虽然各有不同的情况,但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 都要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 奋斗目标。②三国时的曹操在实现自己雄才大略之后曾说,他早年的志趣只是想做一郡守 这样的地方官,后来被征为骑都尉,改任典军尉,志向也不过封侯而已;后来董卓作乱 义军兴起,他当了丞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即超过了原来的志向③这话 虽不无自负,但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正所谓时势造英雄。④近年来不少青少年崇尚“不 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殊不知凡军队皆将少兵多,哪有那么多“将军”好 当?⑤如果倡导每个士兵都以当将军为志向,不仅没有实现的可能,还会将人引入歧途, 背离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⑥记得我军有位领导同志在回顾自己的经历时说, 才参加革命的时候,最大的愿望是吃饱穿暖,不受人欺压,根本没想到当什么大官,“是 人民选择了我,把我推到领导岗位"。⑦这句话很朴实,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对我们弄清 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关系,把握自己,适应社会,很有启发意义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雄才大略 ②不无自负 7.上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8.上文②@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9.仿照第⑥句的句式,用“如果…不仅…还……”造一个句子。(3分) 10.你是否同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个观点,请述说理由。(4分) (二) 阅读下文,回答11-14题。(10分) ①地学也是靠物理。②地学家们讲,研究地学有三个时代。O第一时代是十八世纪末 到二十世纪初,研究地质年代时引入了生物观念(化石观念),用生物的化石来断定地质 年代,称为生物学地球观。④第二时代是二十世纪初,开始研究地球上地壳和海洋的化学 成分的变化,矿物元素的分布,借此来推论地球在地质年代中的演化,称为化学地球观 ⑤现在是第三时代。⑥地学上最大的发展是所谓板块理论,发现地球的外壳(包括大陆和 海洋)是一块块拼起来的,像七巧板似的。⑦块与块之间有相互作用。⑧这主要是根据海 底岩石的地磁走向推论出来的。⑨有了这种理论就可以解释火山带、地震带的形成了。⑩ 这一些理论,加上研究地球深处的情况,都要靠物理学,所以称为物理地球观 11.这段文字按照地学科学发展过程 的顺序写的。 (3分) “缅茄杯”语文试卷共6页第3页
“缅茄杯”语文试卷 共 6 页 第3页 二、阅读(60 分) (一) 阅读下文,回答 6—10 题。(14 分) ①纵观历史,人们成功的选择虽然各有不同的情况,但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 都要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 奋斗目标。②三国时的曹操在实现自己雄才大略 ....之后曾说,他早年的志趣只是想做一郡守 这样的地方官,后来被征为骑都尉,改任典军尉,志向也不过封侯而已;后来董卓作乱, 义军兴起,他当了丞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即超过了原来的志向)。③这话 虽不无自负 ....,但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正所谓时势造英雄。④近年来不少青少年崇尚“不 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殊不知凡军队皆将少兵多,哪有那么多“将军”好 当?⑤如果倡导每个士兵都以当将军为志向,不仅没有实现的可能,还会将人引入歧途, 背离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⑥记得我军有位领导同志在回顾自己的经历时说, 才参加革命的时候,最大的愿望是吃饱穿暖,不受人欺压,根本没想到当什么大官,“是 人民选择了我,把我推到领导岗位”。⑦这句话很朴实,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对我们弄清 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关系,把握自己,适应社会,很有启发意义。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①雄才大略 ②不无自负 7.上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8.上文②⑥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3 分) 9.仿照第⑤句的句式,用“如果……不仅……还……”造一个句子。(3 分) 10.你是否同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个观点,请述说理由。(4 分) (二) 阅读下文,回答 11—14 题。(10 分) ①地学也是靠物理。②地学家们讲,研究地学有三个时代。③第一时代是十八世纪末 到二十世纪初,研究地质年代时引入了生物观念(化石观念),用生物的化石来断定地质 年代,称为生物学地球观。④第二时代是二十世纪初,开始研究地球上地壳和海洋的化学 成分的变化,矿物元素的分布,借此来推论地球在地质年代中的演化,称为化学地球观。 ⑤现在是第三时代。⑥地学上最大的发展是所谓板块理论,发现地球的外壳(包括大陆和 海洋)是一块块拼起来的,像七巧板似的。⑦块与块之间有相互作用。⑧这主要是根据海 △ 底岩石的地磁走向推论出来的。⑨有了这种理论就可以解释火山带、地震带的形成了。⑩ 这一些理论,加上研究地球深处的情况,都要靠物理学,所以称为物理地球观。 11.这段文字按照地学科学发展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3 分)
12.说明事物要抓住其特征,上文中说明研究地学有三个时代。请分别写出三个时代的特 征。第一时代 ;第二时代;第三时代 。(3分) 13.文章第⑧句加“△”号的“这”指代的是什么?(写出句子序号即可)(2分) 14.上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 (三) 阅读下文,回答15-19题。(20分) 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因为一次电视节目的策划,他 和城市的一个富家少年互换了七天人生,节目打出的议题是:“七天之后,高占喜还愿意 回到农村吗? 七成观众都预测,高占喜难以抵挡城市诱惑,不会愿意回去。 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不 说话,认真地望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 这个之前在山沟里疯跑疯玩、开朗活泼的孩子,对城市也有着自己的梦想。他的哥哥 初中毕业就去西藏打工,他虽然成绩不错,但是父母也为是否供他继续读书而争吵过多次 他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 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器的马路上。 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液澜万千,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 瑰丽的梦,仿佛还要精彩。 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 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五次掉了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绐了他200元零花钱 从前,他一个月只有一元的零花钱 在气派的理发店理发时,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流了眼泪。 之后,他完全忘记了看书,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 白天,他靠在松软的巨大沙发里,茶几上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零食,譬如品客薯片 美国芭蕉,灯影牛肉(此前,他只吃过哥哥带回来的三个苹果和一块糖),面前是超大尺 寸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掉的高原红之外,就像在这里 长大的一样。很快,他接触到了网络游戏,在新表弟的指引下,他第一次控制鼠标来攻城 陷阵,杀敌救友,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他请表弟表妹吃夜宵,扔掉自己不爱吃的臭豆腐,只吃爱吃的凉菜,兴致勃勃。 次日,占喜在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去逛公园。从过山车上下来,他赞叹道:这个够 刺激啊;在吊床上晃荡,他再赞叹:这个够舒服啊;看见游览车,他问明3元钱游一圈, 立刻豪爽地掏出零花钱 “缅茄杯”语文试卷共6页第4页
“缅茄杯”语文试卷 共 6 页 第4页 12.说明事物要抓住其特征,上文中说明研究地学有三个时代。请分别写出三个时代的特 征。第一时代:___________;第二时代_________;第三时代_________。(3 分) 13.文章第⑧句加“△”号的“这”指代的是什么?(写出句子序号即可)(2 分) 14.上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 分) (三) 阅读下文,回答 15—19 题。(20 分) 14 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因为一次电视节目的策划,他 和城市的一个富家少年互换了七天人生,节目打出的议题是:“七天之后,高占喜还愿意 回到农村吗?” 七成观众都预测,高占喜难以抵挡城市诱惑,不会愿意回去。 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不 说话,认真地望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 这个之前在山沟里疯跑疯玩、开朗活泼的孩子,对城市也有着自己的梦想。他的哥哥 初中毕业就去西藏打工,他虽然成绩不错,但是父母也为是否供他继续读书而争吵过多次。 他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 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 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万千,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 瑰丽的梦,仿佛还要精彩。 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 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五次掉了筷子。 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 200 元零花钱 ——从前,他一个月只有一元的零花钱。 在气派的理发店理发时,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流了眼泪。 之后,他完全忘记了看书,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 白天,他靠在松软的巨大沙发里,茶几上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零食,譬如品客薯片, 美国芭蕉,灯影牛肉(此前,他只吃过哥哥带回来的三个苹果和一块糖),面前是超大尺 寸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掉的高原红之外,就像在这里 长大的一样。很快,他接触到了网络游戏,在新表弟的指引下,他第一次控制鼠标来攻城 陷阵,杀敌救友,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他请表弟表妹吃夜宵,扔掉自己不爱吃的臭豆腐,只吃爱吃的凉菜,兴致勃勃。 次日,占喜在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去逛公园。从过山车上下来,他赞叹道:这个够 刺激啊;在吊床上晃荡,他再赞叹:这个够舒服啊;看见游览车,他问明 3 元钱游一圈, 立刻豪爽地掏出零花钱……
当占喜尽情享受新生活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 乐吗? 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报童里有个8岁的男孩,圆脸蛋,稚气未脱,但是业务非 常熟练。他告诉占喜,他的妈妈生病了,他要为妈妈挣钱治病,再辛苦也不怕!那天分别 时,占喜用力揽了揽小男孩的肩膀。 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稻 田之间穿梭;也看見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襤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也 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 福要靠自己,乞讨的人,为什么不学学那个8岁的小弟弟? 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当晚的短信预测,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谜底提前揭跷一当得知自己 的阿大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为什么要急着走?阿大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 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阿大很早就眼盲了,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 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恋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 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的血脉之源。 临行前,占喜脱下了新爸新妈买的运动鞋,穿上了自己的旧布鞋,旧布鞋是阿妈亲手 缝制的。他说,还是这个舒服,在田里劳动方便 回到农村之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饭,学习之余割麦挑水 仍然是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 命运。 -摘自《人生与伴侣》2007年1月 15.文中两次写高占喜流泪,你知道他为什么流泪吗?请写出来。(4分) 16.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高占喜“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4分) 17.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①“那天分别时,占喜用力揽了揽小男孩的肩膀。”“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小孩?“揽 了揽”这个动作体现了占喜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当得知自己的阿大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占喜只说了 一句:‘我的麦子熟了。”“我的麦子熟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体现了占 喜是一个怎样的人? “缅茄杯”语文试卷共6页第5页
“缅茄杯”语文试卷 共 6 页 第5页 当占喜尽情享受新生活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 乐吗? 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报童里有个 8 岁的男孩,圆脸蛋,稚气未脱,但是业务非 常熟练。他告诉占喜,他的妈妈生病了,他要为妈妈挣钱治病,再辛苦也不怕!那天分别 时,占喜用力揽了揽小男孩的肩膀。 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稻 田之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也 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 福要靠自己,乞讨的人,为什么不学学那个 8 岁的小弟弟? 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当晚的短信预测,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谜底提前揭晓——当得知自己 的阿大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为什么要急着走?阿大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 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阿大很早就眼盲了,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 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 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恋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 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的血脉之源。 临行前,占喜脱下了新爸新妈买的运动鞋,穿上了自己的旧布鞋,旧布鞋是阿妈亲手 缝制的。他说,还是这个舒服,在田里劳动方便。 回到农村之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饭,学习之余割麦挑水; 仍然是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 命运。” …… —— 摘自《人生与伴侣》 2007 年 1 月 15.文中两次写高占喜流泪,你知道他为什么流泪吗?请写出来。(4 分) 16.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高占喜“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4 分) 17.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4 分) ①“那天分别时,占喜用力揽了揽小男孩的肩膀。”“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小孩?“揽 了揽”这个动作体现了占喜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②“当得知自己的阿大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占喜只说了 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我的麦子熟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体现了占 喜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