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2、两向非匀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值 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非匀质围护结构,见图1-5所示属 于两维传热过程,计算它的传热系数时,通常来用近似计 算方法或实验数据,其计算公式略。 两向非匀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为: K1 RRn+R+R。 (1.4)
2、两向非匀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值 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非匀质围护结构,见图1-5所示属 于两维传热过程,计算它的传热系数时,通常来用近似计 算方法或实验数据,其计算公式略。 两向非匀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为: R Rn Rpj Rw K + + = = 1 1 0 (1.4)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第二节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例1.2求空心砖的平均热阻,各部分尺寸如图1-6所示。 莒 2 0.04 0.06 0.04 0.06 0.04 1 42 A 图1-6非匀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例1.2 求空心砖的平均热阻,各部分尺寸如图1-6所示。 图1-6 非匀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0.04 a1 1 m λ1 A λ2 λ1 λ2 0.06 a2 0.04 a1 0.06 a2 0.04 a1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第二节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3、空气间层传热系数值 3.1空气间层传热原理 间层中的空气导热系数处比组成围护结构的其它材料的 导热系数小,增加了围护结构传热阻。 3.2空气间层热阻值的确定 空气间层对流换热强度与间层的厚度、与间层传热方 向有关、间层设置的形状以及密封性等因素有关。 空气间层热阻值难以用理论公式确定,在工程设计中 可按课本表1-4确定
空气间层热阻值难以用理论公式确定,在工程设计中 可按课本表1-4确定。 间层中的空气导热系数比组成围护结构的其它材料的 导热系数小,增加了围护结构传热阻。 空气间层对流换热强度与间层的厚度、与间层传热方 向有关、间层设置的形状以及密封性等因素有关。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3、空气间层传热系数值 3.1 空气间层传热原理 3.2 空气间层热阻值的确定
第二节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4、地面的传热系数 4.1地面热阻概念 指建筑基础持力层以上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 4.2↓ 贴土非保温地面 ()地带法 工程设计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地面传热系数,见图1-1。 沿着与外墙平行的方向,每2m划分为一个地带,最多 划分4个地带,每个地带的传热系数不同。第一地带相交 的42面积算2次
⑴ 地 带 法 指建筑基础持力层以上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 工程设计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地面传热系数,见图1-7。 沿着与外墙平行的方向,每2m 划分为一个地带,最多 划分4个地带,每个地带的传热系数不同。第一地带相交 的4m2 面积算2次。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4、地面的传热系数 4.1 地面热阻概念 4.2 贴土非保温地面
第二节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2)平均值法 工程计算中,采用对整个建筑物或房间地面以平均传 热系数进行计算的简易方法: ①一面外墙:根据房间近深直接查设计手册得到平均 传热系数: ②二面外墙:根据房间开间和近深直接查设计手册得 到平均传热系数; ③三面外墙:划分为二个拐角房间,开间和近深直接 查设计手册得到平均传热系数; ④四面外墙:划分为四个拐角房间,开间和近深直接 查设计手册得到平均传热系数
⑵ 平 均 值 法 ② 二面外墙:根据房间开间和近深直接查设计手册得 到平均传热系数; 工程计算中,采用对整个建筑物或房间地面以平均传 热系数进行计算的简易方法: ① 一面外墙:根据房间近深直接查设计手册得到平均 传热系数; ③ 三面外墙:划分为二个拐角房间,开间和近深直接 查设计手册得到平均传热系数; ④ 四面外墙:划分为四个拐角房间,开间和近深直接 查设计手册得到平均传热系数。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