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的知识面,加深理解。 五.各个章节学时分配 应填写下面的学时分配表 各个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节主要内容 理论课 课/习题课讨论课小计注 日本文化的发端 古代社会与文化 3古坟文化与古代国家 飞鸟文化与大化改新 5平城京与天平文化 6平安京与国风文化 2222 7武士的兴起与院政文化 222 8鐮仓时代与武家文化 9室町时代与庶民文化 10天下统一与桃山文化 江户幕府的成立与近世 lI 文化 4 近代日本的历程与国际 关系 3两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14战后日本及当代文化 15复习 合计 六.相关联的课程 预修课程 学生在第四学期学习了日本概况、第五学期学习了日本礼俗与交际等课 程,对日本文化与交流有基本了解,为这门课的开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6
16 内容的知识面,加深理解。 五. 各个章节学时分配 应填写下面的学时分配表 章 节 主 要 内 容 各个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备 理论课 注 实验 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小计 1 日本文化的发端 2 2 2 古代社会与文化 2 2 3 古坟文化与古代国家 2 2 4 飞鸟文化与大化改新 2 2 5 平城京与天平文化 2 2 6 平安京与国风文化 2 2 7 武士的兴起与院政文化 2 2 8 鎌仓时代与武家文化 2 2 9 室町时代与庶民文化 2 2 10 天下统一与桃山文化 2 2 11 江户幕府的成立与近世 文化 4 4 12 近代日本的历程与国际 关系 2 2 13 两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2 2 14 战后日本及当代文化 2 2 15 复习 2 2 合计 32 32 六. 相关联的课程 1.预修课程 学生在第四学期学习了日本概况、第五学期学习了日本礼俗与交际等课 程,对日本文化与交流有基本了解,为这门课的开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后续课程 第六学期学习了日文报刊阅读、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第七学期开设日 本文学史等课程,可运用该门课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对日本具象文化的理解和 实践。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日本文化交流史》王秀文编著(自编,待出版) 2建议参考书目: 1、《日本历史与文化》贺静彬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日本文化概论》韩立红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日本历史》唐则铭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八.成绩评定 考核采取百分制开卷(论文)方式,其中平时考核(出缺勤)占10%,期中 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60%。 编写人(签字):_王秀文 编写人职称:教授 审阅人(签字):秦颖 审阅人职称:副教授 审批人(签字):_刘俊民 审批人职务:副院长 本大纲启用日期:2013年9月1日
17 2.后续课程 第六学期学习了日文报刊阅读、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第七学期开设日 本文学史等课程,可运用该门课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对日本具象文化的理解和 实践。 七.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日本文化交流史》王秀文 编著(自编,待出版) 2.建议参考书目: 1、《日本历史与文化》贺静彬 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日本文化概论》韩立红 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日本历史》唐则铭 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八.成绩评定 考核采取百分制开卷(论文)方式,其中平时考核(出缺勤)占 10%,期中 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60%。 编写人(签字): 王秀文 编写人职称: 教授 审阅人(签字): 秦颖 审阅人职称: 副教授 审批人(签字): 刘俊民 审批人职务: 副院长 本大纲启用日期:2013 年 9 月 1 日
《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History of Japanese literature 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4303111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学期:第6学期 总学分:2 总学时:32学时(理论课32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教育目标 为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基 本掌握日本文学产生、发展、流变的大致脉络,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日本文学 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以及代表作品,为学生鉴赏和研究日本文学作品提供 帮助。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在专业基本素质上的提高,并为就业和报考研 究生创造必要条件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 从日本文学形成发展的五个阶段,来详细介绍其发展过程和特点。同时 对各个时期代表作品和作家生平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作用进行介绍 1.古代文学⑦概覦 2.古代文学⑦概覦 近代文学{书计石歴史的背景一市民社会時代 近代文学芽生元上成長一明治前期∽文学
18 《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History of Japanese Literature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4303111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学期:第 6学期 总学分:2 总学时:32学时(理论课 32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教育目标 为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基 本掌握日本文学产生、发展、流变的大致脉络,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日本文学 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以及代表作品,为学生鉴赏和研究日本文学作品提供 帮助。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在专业基本素质上的提高,并为就业和报考研 究生创造必要条件。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 从日本文学形成发展的五个阶段,来详细介绍其发展过程和特点。同时 对各个时期代表作品和作家生平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作用进行介绍。 1.古代文学の概観 2.古代文学の概観 一、近代文学における歴史的背景―市民社会の時代 二、近代文学の芽生えと成長―明治前期の文学
1.新L、文学運動 2.擬古典主義匕浪漫主義 三、近代文学∽開花一明治後期上大正期0文学 1.自然主義隆盛 2.反自然主義登場 3.新現芙主義①高揚 四、昭和文学上軍国主義 1.新感筧派 2.了口L夕了文学①隆盛 3.新心理主義 4.軟向文学上同時代①政治 5.戰後①文学(1 5.戰後文学(2) 2实验课教学内容 四.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 要求学生自觉阅读近代和现代日本名家的代表作,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 会。学生在课外时间做好预习,查明难读的人名和作品名称,并在图书馆等 查阅相关资料。使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五.各个章节学时分配 各个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主要内容 理论课实验稞习题课讨论课|小计注 古代文学⑦概覦 2古代文学概覦 近代文学求计石歷史的背 景一市民社会時代 近代文学芽生之上成長一 2222 2222 明治前期⑦文学
19 1.新しい文学運動 2.擬古典主義と浪漫主義 三、近代文学の開花―明治後期と大正期の文学 1.自然主義の隆盛 2.反自然主義の登場 3.新現実主義の高揚 四、昭和文学と軍国主義 1.新感覚派 2.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の隆盛 3.新心理主義 4.転向文学と同時代の政治 5.戦後の文学(1) 5.戦後の文学(2) 2.实验课教学内容 无 四. 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 要求学生自觉阅读近代和现代日本名家的代表作,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 会。学生在课外时间做好预习,查明难读的人名和作品名称,并在图书馆等 查阅相关资料。使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五. 各个章节学时分配 章 节 主 要 内 容 各个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备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小计 注 1 古代文学の概観 2 2 2 古代文学の概観 2 2 一 近代文学における歴史的背 景―市民社会の時代 2 2 二 近代文学の芽生えと成長― 明治前期の文学 2 2
新L、文学運動 擬古典主義上浪漫主義 近代文学①開花一明治後期 上大正期∽文学 自然主義O隆盛 反自然主義⑦登場 新現主義高揚 昭和文学上軍国主義 四 新感筧派 7口L夕了文学隆盛 新心理主義 向文学上同時代政治 222222 戰後0文学(1) 22222222 戰後文学(2) 合计 32 六.相关联的课程 1.预修课程 在开设本课程前,学生需要学习二年以上的日语专业基础课,如综合日语 日语阅读、日语视听说、日语会话等,必须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和具备基本的读 解能力 2后续课程 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鉴赏日本近现代文学》(历史篇)刘振生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年7月第1版 2、《日本文学》刘利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2版
20 1 2 新しい文学運動 擬古典主義と浪漫主義 2 2 三 近代文学の開花―明治後期 と大正期の文学 2 2 1 自然主義の隆盛 2 2 2 反自然主義の登場 2 2 3 新現実主義の高揚 2 2 四 昭和文学と軍国主義 2 2 1 新感覚派 2 2 2 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の隆盛 2 2 3 新心理主義 2 2 4 転向文学と同時代の政治 2 2 5 戦後の文学(1) 2 2 5 戦後の文学(2) 2 2 合 计 32 32 六. 相关联的课程 1.预修课程 在开设本课程前,学生需要学习二年以上的日语专业基础课,如综合日语、 日语阅读、日语视听说、日语会话等,必须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和具备基本的读 解能力。 2.后续课程 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 七.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鉴赏日本近现代文学》(历史篇) 刘振生 编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7月第 1版 2、《日本文学》 刘利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4月第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