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和作品 ■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 12 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 9 3 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 765 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 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 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 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 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 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 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 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一、作家和作品 ◼ 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 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 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 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 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 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 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 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 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 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 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朗读指导 12 ■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在朗 9 3 读中培养文言文语感,在朗读中 765 理解文意,懂得“好文不厌百回 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 道理 文言文“五读法”:初读通语句, 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情,四读 品内涵,五读得启迪
二、朗读指导 ◼ 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在朗 读中培养文言文语感,在朗读中 理解文意,懂得“好文不厌百回 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 道理。 ◼ 文言文“五读法”:初读通语句, 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情,四读 品内涵,五读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