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确定观测次数 口秒表时间研究是一个抽样观测的过程,为了得到科 学的时间标准,需要有足够的样本容量。样本愈大, 得到的结果愈准确。但样本量过大,时间和精力大量 耗费,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科学地确定观测次数,尤 为重要。下面介绍常用的方法 误差界限法 國 超 石西子大学 SHIHEZI UNIVERSITY
秒表时间研究是一个抽样观测的过程,为了得到科 学的时间标准,需要有足够的样本容量。样本愈大, 得到的结果愈准确。但样本量过大,时间和精力大量 耗费,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科学地确定观测次数,尤 为重要。下面介绍常用的方法 误差界限法 三、确定观测次数
误差界限法 若要求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之间的 若要求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取置 误差范围控制在±5%以内,并取置信度 信度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40区x-龙万 i=l 40o 203x-②旷 n'= 是 配 石首子大学 SHIHEZI UNIVERSITY
2 2 2 1 1 1 20 ( ) n n i i i i n i i n X X n X = = = − = 误差界限法 若要求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取置 信度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 若要求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之间的 误差范围控制在±5%以内,并取置信度 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 2 2 2 2 1 1 1 40 ( ) 40 n n i i i i n i i n X X n X X = = = − = =
例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10次,得其延 续时间分别为7,5,6,8,7,6,7,6,6,7,现要求误差 界限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求应观测多少次? 解据10次观测的结果,可求得: ∑X=65,∑x2=429,n=10代入式(7-5)得: 周 40V10(429)-(65)2 24.6≈25(次) = 65 即应观测的次数为25次。 在预先对操作单元进行观测时,观测次数可选5次,或10次均可,一般选10次的较 多。对于不同操作单元,计算的观测次数可能不同,实际观测次数应为各单元中次 数最大者。 石首子大学 SHIHEZI UNIVERSITY
解 据10次观测的结果,可求得: ( ) ( ) 2 2 40 10 429 65 24.6 25( ) 65 n − = = 次 例 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10次,得其延 续时间分别为7,5,6,8,7,6,7,6,6,7,现要求误差 界限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求应观测多少次? 即应观测的次数为25次。 在预先对操作单元进行观测时,观测次数可选5次,或10次均可,一般选10次的较 多。对于不同操作单元,计算的观测次数可能不同,实际观测次数应为各单元中次 数最大者。 X X n i i = = = 65 429, 10 , 2 代入式(7-5)得:
四、测时 口测时是指时间研究人员采用记时工具对 操作人员的操作及所需时间进行实际观测 与记录的过程。 秒表测时的方法:使用秒表进行测时时 通常采用方法有:连续测时法;归零测时 法;累计测时法和周程测时法。 和调 阔 石首子大学 SHIHEZI UNIVERSITY
测时是指时间研究人员采用记时工具对 操作人员的操作及所需时间进行实际观测 与记录的过程。 秒表测时的方法:使用秒表进行测时时, 通常采用方法有:连续测时法;归零测时 法;累计测时法和周程测时法。 四、测时
测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测时时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则应在该单元 “R”行中记一个“x”或“M”,表示失去记录。 √(2)如操作中发现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则应在该单元 的“R”行中划一斜线,表示省去。 √(3)如操作者没按照单元的顺序进行,则在相互颠倒的 两个单元的“R”行内分别划一横线,横线下记开始时间, 横线上记结束时间。 √(4)在观测过程中出现例外单元,如工具掉地等,观测 者应在相应栏内做上记号,并记录影响时间。如果外来单 元时间很短,理论上可以忽略,但为了准确起见,也要记 录下来,以便分析。外来单元消耗的时间,对确定宽放时 间很重要。 和隔 石西子大学 SHIHEZI UNIVERSITY
✓(1)测时时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则应在该单元 “R”行中记一个“x”或“M”,表示失去记录。 ✓(2)如操作中发现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则应在该单元 的“R”行中划一斜线,表示省去。 ✓(3)如操作者没按照单元的顺序进行,则在相互颠倒的 两个单元的“R”行内分别划一横线,横线下记开始时间, 横线上记结束时间。 ✓(4)在观测过程中出现例外单元,如工具掉地等,观测 者应在相应栏内做上记号,并记录影响时间。如果外来单 元时间很短,理论上可以忽略,但为了准确起见,也要记 录下来,以便分析。外来单元消耗的时间,对确定宽放时 间很重要。 测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