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一练】大家来开故事会 口头表达:每人讲一个故事。 书面表达:把你讲的故事整理成文。 【评一评】专项评分标准:符合文体要求,一满分。 作文擂台赛:从小组中选出一名优秀选手,再从优秀选手中评出擂主,然后开展守擂攻擂 比赛 【学习心得】画知识树例如: 记叙文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讲美的发现与创造 教学目标: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时间:4课时 导入:常听某些同学感慨,生活太平淡,人物太平凡,景物太平常,没什么可写,果真如 此吗? 美的发现 第一课时理论课 ★什么是美? 【读一读】“美就是生活。”一车尔尼雪夫斯基 【议一议】现实生活中不是缺少好人,而是衡量好人的标准超越了现实生活。 请选择:下雨了,只有小明带着一把雨伞,他怎样做才算“好人”? A.把伞送给同学,自己淋着雨。 B.自己和同学一块打着伞。 C.自己打着伞,同学淋着雨。 A的做法很伟大,但是,傻乎乎的,不近人情。B的做法合情合理,堪称好人。C的做法极 端自私自利,不敢恭维
6 【练一练】大家来开故事会 口头表达:每人讲一个故事。 书面表达:把你讲的故事整理成文。 【评一评】专项评分标准:符合文体要求,——满分。 作文擂台赛:从小组中选出一名优秀选手,再从优秀选手中评出擂主,然后开展守擂攻擂 比赛。 【学习心得】画知识树 例如: 记叙文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讲 美的发现与创造 教学目标: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时间:4 课时 导入:常听某些同学感慨,生活太平淡,人物太平凡,景物太平常,没什么可写,果真如 此吗? ※美的发现 第一课时 理论课 ★什么是美? 【读一读】“美就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 【议一议】现实生活中不是缺少好人,而是衡量好人的标准超越了现实生活。 请选择:下雨了,只有小明带着一把雨伞,他怎样做才算“好人”? A.把伞送给同学,自己淋着雨。 B.自己和同学一块打着伞。 C.自己打着伞,同学淋着雨。 A 的做法很伟大,但是,傻乎乎的,不近人情。B 的做法合情合理,堪称好人。C 的做法极 端自私自利,不敢恭维
自私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能为别人考虑一点点,实在难能可贵,值得讴歌和赞美。 人生有三种境界:心中只有“我”的人,是自私的恶魔;心中只有“你”的人,是无私的 上帝;心中装着“你和我”的人,是地道的好人。 ★如何发现美? 【读一读】《以小见大》(见《创新作文66问》P9)(请欣赏严顺开小品《张三其人》) 【议一议】男孩的修养固然值得钦佩,先生慧眼识英才的眼光更令人赞叹。 因果联想见精神,对比映衬见高低,情感渲染撼人心。 戴着科学的眼镜,怀誉感恩的心,你会发现,身边到处是美丽的天使 第二课时实践课 【练一练】 口头表达: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 一个微笑像暖流进入你的心田… 一句轻柔的话语像春风般的温暖… 个动作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一件寻常而珍贵的物品一直被你珍藏… 请与同学一起分享那感人的一幕 书面表达:把你讲的故事整理成文 【评一评】感情真挚,美丽动人,—满分 ※美的创造 第三课时理论课 ★如何创造美? 【读一读】 乡愁
7 自私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能为别人考虑一点点,实在难能可贵,值得讴歌和赞美。 人生有三种境界:心中只有“我”的人,是自私的恶魔;心中只有“你”的人,是无私的 上帝;心中装着“你和我”的人,是地道的好人。 ★如何发现美? 【读一读】《以小见大》(见《创新作文 66 问》P9)(请欣赏严顺开小品《张三其人》) 【议一议】男孩的修养固然值得钦佩,先生慧眼识英才的眼光更令人赞叹。 因果联想见精神,对比映衬见高低,情感渲染撼人心。 戴着科学的眼镜,怀着感恩的心,你会发现,身边到处是美丽的天使。 第二课时 实践课 【练一练】 口头表达: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 一个微笑像暖流进入你的心田…… 一句轻柔的话语像春风般的温暖…… 一个动作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一件寻常而珍贵的物品一直被你珍藏…… 请与同学一起分享那感人的一幕。 书面表达:把你讲的故事整理成文。 【评一评】感情真挚,美丽动人,——满分。 ※美的创造 第三课时 理论课 ★如何创造美? 【读一读】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基,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议一议】找出行文的线索。 艺术的目的就是创造美。我们应该把作文看做艺术品,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记叙文构思谋篇的基本方法是“安排场面与设计线索”。场面就是人物活动的场所,线索 就是连接场面的纽带 第四课时实践课 【练一练】 1.为《中学生活》设计行文线索。 2.口头表达:《我爱我家》 3.书面表达:《我爱我家》 【评一评】 专项评分标准:线索分明,构思精巧—满分
8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议一议】找出行文的线索。 艺术的目的就是创造美。我们应该把作文看做艺术品,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记叙文构思谋篇的基本方法是“安排场面与设计线索”。场面就是人物活动的场所,线索 就是连接场面的纽带。 第四课时 实践课 【练一练】 1.为《中学生活》设计行文线索。 2.口头表达:《我爱我家》 3.书面表达:《我爱我家》 【评一评】 专项评分标准:线索分明,构思精巧——满分
【学习心得】画知识树(见《创新作文66问》美的标准P9,美的发现P10,美的创造P14) 第三讲开头和结尾 教学目标:掌握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教学时间:4课时 导入:万事开头难,作文很简单。 第一课时理论课 如何写好记叙文的开头? 【读一读】《背影》《我的老师》《绿》的开头。(见《创新作文66问》P31) 再如《散步》(莫怀成)的开头: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议一议】你从中悟出的开头方法是什么?(以下问题相同)—开门见山,干净利落 【读一读】《退婚》《真想》《秋夜》的开头。(见《创新作文66问》P32) 再如《紫藤萝瀑布》(宗璞)的开头: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议一议】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读一读】《春》《回忆我的母亲》的开头。(见《创新作文66问》P32) 【议一议】抒发感情,激起共鸣。 【读一读】《药》的开头。(见《创新作文66问》P33 【议一议】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读一读】《父爱无言》《幸福》的开头。(见《创新作文66问》P33
9 【学习心得】画知识树(见《创新作文 66 问》美的标准 P9,美的发现 P10,美的创造 P14) 第三讲 开头和结尾 教学目标:掌握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教学时间:4 课时 导入:万事开头难,作文很简单。 第一课时 理论课 ★ 如何写好记叙文的开头? 【读一读】《背影》《我的老师》《绿》的开头。(见《创新作文 66 问》P31) 再如《散步》(莫怀戚)的开头: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议一议】你从中悟出的开头方法是什么?(以下问题相同)——开门见山,干净利落。 【读一读】《退婚》《真想》《秋夜》的开头。(见《创新作文 66 问》P32) 再如《紫藤萝瀑布》(宗璞)的开头: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议一议】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读一读】《春》《回忆我的母亲》的开头。(见《创新作文 66 问》P32) 【议一议】抒发感情,激起共鸣。 【读一读】《药》的开头。(见《创新作文 66 问》P33) 【议一议】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读一读】《父爱无言》《幸福》的开头。(见《创新作文 66 问》P33)
【议一议】议论点题,文采飞扬 第二课时实践课 【练一练】 口头表达:音乐,承载着生活的喜怒哀乐。想一想,哪一首歌扣动了你的心弦,让你难以 忘怀;哪一首曲子打开了你思想的闸门,让你浮想联翩。请以“乘着音乐的翅膀”为话题, 讲一则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书面表达:把你讲的故事整理成文 【评一评】专项评分标准:开头巧妙,一满分。 第三课时理论课 ★如何写好记叙文的结尾 【读一读】《绿》《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的结尾。(见《创新作文66问》P34) 再如《紫藤萝瀑布》(宗璞)的结尾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议一议】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读一读】《荔枝蜜》《狂人日记》的结尾。(见《创新作文66问》P35) 【议一议】画龙点晴,卒章显志。 再如《珍珠鸟》(冯骥才)的结尾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读一读】《项脊轩志》《猎户》的结尾。(见《创新作文66问》P35) 【议一议】委婉含蓄,余味无穷
10 【议一议】议论点题,文采飞扬。 第二课时 实践课 【练一练】 口头表达:音乐,承载着生活的喜怒哀乐。想一想,哪一首歌扣动了你的心弦,让你难以 忘怀;哪一首曲子打开了你思想的闸门,让你浮想联翩。请以“乘着音乐的翅膀”为话题, 讲一则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书面表达:把你讲的故事整理成文。 【评一评】专项评分标准:开头巧妙,——满分。 第三课时 理论课 ★如何写好记叙文的结尾? 【读一读】《绿》《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的结尾。(见《创新作文 66 问》P34) 再如《紫藤萝瀑布》(宗璞)的结尾: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议一议】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读一读】《荔枝蜜》《狂人日记》的结尾。(见《创新作文 66 问》P35) 【议一议】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再如《珍珠鸟》(冯骥才)的结尾: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读一读】《项脊轩志》《猎户》的结尾。(见《创新作文 66 问》P35) 【议一议】委婉含蓄,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