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东初中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方框内,否则不给分 题号 答案 、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诣太守(yi)德馨(xin)寒噤(jin)惟妙惟肖(xido) B.亵玩(xie)便然(yan) 匀称(chen)绥靖政策(suu) C.篆章( zhuang)狼藉(j) 箱箧(jia)黄发垂髫(tiao D.老妪(qu) 愧怍(zuo) 差使(cha)选贤与能(j)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荡然无存 锐不可挡 晨曦 巧妙绝伦 穷愁潦倒 荒谬 拂 晓 张慌失措 不可明状 悠闲 遏 D.触目伤怀 转弯抹角 赃物 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气温骤降,不少班级都有同学出现感冒咳嗽,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 要加强自我防护。 B.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这些鸡零狗碎的事不要问我,你是厨师,你安排好了 C.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1 岳东初中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方框内,否则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 诣.太守(yì) 德馨.(xīn) 寒噤.(jìn) 惟妙惟肖.(xiào) B.亵.玩(xiè) 俨.然(yān) 匀称.(chēn) 绥.靖政策(suú) C.篆.章(zhuàng) 狼.藉(jí) 箱箧.(jiá) 黄发垂髫.(tiáo) D.老妪.(qū) 愧怍.(zuò) 差.使(chā) 选贤与.能(jǔ)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荡然无存 锐不可挡 晨曦 维 幕 B . 巧妙 绝伦 穷愁 潦倒 荒谬 拂 晓 C.张慌失措 不可明状 悠闲 阻 遏 D.触目伤怀 转弯抹角 赃物 掬 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日气温骤降,不少班级都有同学出现感冒咳嗽,这消息真耸人听闻 ....,大家一定 要加强自我防护。 B.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这些鸡零狗碎 ....的事不要问我,你是厨师,你安排好了。 C.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 ....,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D.看到地震后满目疮痍的故乡,我不禁触目伤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二、阅读《苏州园林》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5-7题。(9分,每小题3分)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 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 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 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 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 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 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 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 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 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 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 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景。 5.下面不能体现“美术画”特点的一项是 A.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B.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在哪个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C.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D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 6.下面对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2 D.看到地震后满目疮痍的故乡,我不禁触目伤怀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二、阅读《苏州园林》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 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 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 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 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 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 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 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 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 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 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 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5.下面不能体现“美术画”特点的一项是( ) A.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B.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在哪个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C.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D.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 廊。 6.下面对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B.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C.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宫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 D.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7.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是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两个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B选文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目的是说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苏州园林的景物布置,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的效果。 D.“一般”“绝大部分”“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0题。(9分,每小题3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C.不蔓不枝(长枝) D.亭亭净植(种植) 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复出焉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 D.濯清涟而不妖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0.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 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 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3 B.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C.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宫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 D.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7.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两个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B.选文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目的是说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C.苏州园林的景物布置,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的效果。 D.“一般”“绝大部分”“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8-10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多)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C.不蔓不枝.(长枝) D.亭亭净植.(种植) 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复出焉.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丝竹之.乱耳 D.濯清涟而.不妖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0.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 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 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 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90分) 注意事项: 1.请使用0.5mm蓝色或黑色签字笔作答,书写工整,字迹潦草不给分 2.本部分共四个大题,有11个小题,共90分。 四、(11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句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句: 12.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5分)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戌。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 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 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选自 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 (2分) (2).这首诗通过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衰年老妇被迫应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3分) 五、(13分) 13.用诗文原句填写。(任选六句)(6分)
4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 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 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90 分) 注意事项: 1.请使用 0.5mm 蓝色或黑色签字笔作答,书写工整,字迹潦草不给分。 2.本部分共四个大题,有 11 个小题,共90分。 四、(11 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句: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句: 12.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5 分)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 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 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选自 ,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 。(2 分) (2).这首诗通过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衰年老妇被迫应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3 分) 五、(13 分) 13.用诗文原句填写。(任选 六句)(6 分)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隗渊明《桃花源记》)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7)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8)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 (10)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14.走进名著。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3分)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 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 “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1)以上故事选自寓言故事集《 》。(1分) (2)故事的寓意: (2分) 15.语言运用。(4分) 在“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老师首先要求复习《黄河颂》一课,并节选 了其中几句诗,以“北京”为抒情对象,进行仿写。请按要求完成仿写。 节选: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仿写:啊!北京! 你是 !(此句必须用比喻修辞手法)
5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 。(陱渊明《桃花源记》)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7)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8)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 (10)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14.走进名著。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3 分)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 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 “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1)以上故事选自寓言故事集《 》。(1 分) (2)故事的寓意: 。(2 分) 15.语言运用。(4 分) 在“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老师首先要求复习《黄河颂》一课,并节选 了其中几句诗,以“北京”为抒情对象,进行仿写。请按要求完成仿写。 节选: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仿写:啊!北京! 你是 !(此句必须用比喻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