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计算加热器的传热系数 表8-1-4中列举了部分国产空气加热器传热系数的实验公式, 供学习时参考,更详细的资料请查阅有关手册。如果有的 产品在整理传热系数实验公式时,用的不是质量流速 (vp),而是迎面风速v,则应根据加热器有效截面积与 迎风面积之比a值(a称为有效截面系数),使用关系式, 由vp求出v后,再计算传热系数。 如果热媒为热水,则在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中还要用到管 内水流速V加热器管内水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MC(tho -tu) (8-1-8) SnC(tm-tn2)×10 V—加热器管内水的实际流速,m/s;S一空气加热器热媒通 过的截面积,m2;0水的比热,C=4.1868KJ/KgK。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2)计算加热器的传热系数 表8-1-4中列举了部分国产空气加热器传热系数的实验公式, 供学习时参考,更详细的资料请查阅有关手册。如果有的 产品在整理传热系数实验公式时,用的不是质量流速 (vρ),而是迎面风速vy ,则应根据加热器有效截面积与 迎风面积之比α值(α称为有效截面系数),使用关系式, 由vρ求出vy后,再计算传热系数。 如果热媒为热水,则在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中还要用到管 内水流速VW。加热器管内水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m/s (8-1-8) VW─加热器管内水的实际流速,m/s;Sw─空气加热器热媒通 过的截面积,m 2; C─水的比热,C = 4.1868KJ/Kg·K。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3 1 2 1 0 1 ( ) 10 ( ) − − = w w w p h W S C t t M C t t V
表8-1-4部分国产空气加热器的传热系数和阻力计算公式表 加热器型号 热媒传热系数 空气阻力AH(Pa)热水阻力△h(KPa) K(W/m2. K 5、6、10D蒸汽14.6(vp)49 176(vp)198 型: 5、6、10Z 14.6(vp)04 1.47(vp)98 152vW196 SRZ型5、6、10X 14.5(vp)320.880212Z、X型: 7D 14.3(vp)05 206(vp)17 15.2vW196 72 14.6(vp).9 294(vp)152 7X 151(vp)0571 137(vp)917 BXA2蒸汽15.2(vp00 1.71(vp)67 SRL 型 BXA3 15.1(vp).43 303(vp)12 BXA2 165(vp)024 15(vp)158 BXA/3 热水145(v9)029 29(vp)158 注:vp空气质量流速Kg/m2;Vw-水流速,m/s
加热器型号 热媒 传热系数 K(W/m2·K) 空气阻力ΔH(Pa) 热水阻力Δh(KPa) 5、6、10D 5、6、10Z SRZ型 5、6、10X 7D 7Z 7X 蒸汽 14.6(vρ)0.49 14.6(vρ)0.49 14.5(vρ)0.532 14.3(vρ)0.51 14.6(vρ)0.49 15.1(vρ)0.571 1.76(vρ)1.998 1.47(vρ)1.98 0.88(vρ)2.12 2.06(vρ)1.17 2.94(vρ)1.52 1.37(vρ)1.917 D型: 15.2VW1.96 Z、X型: 15.2VW1.96 B×A/2 SRL型 B×A/3 B×A/2 B×A/3 蒸汽 热水 15.2(vρ)0.50 15.1(vρ)0.43 16.5(vρ)0.24 14.5(vρ)0.29 1.71(vρ)1.67 3.03(vρ)1.62 1.5(vρ)1.58 2.9(vρ)1.58 表8-1-4 部分国产空气加热器的传热系数和阻力计算公式表 注: vρ─空气质量流速,Kg/m2 .s;VW ─水流速,m/s
(3)计算所需的空气加热器面积和加热器台数 空气加热器所需的加热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8-1-9) K·△t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计算出所需加热面积后,可根据每台加热器的实际加热面 积确定所需加热器的排数和台数。 (4)检查空气加热器的富余系数,一般取1.15~1.25。 (5)计算空气加热器的空气阻力△H,计算公式见表8-1-4 (6)计算空气加热器管内水阻力△h,计算公式也见表8-1-4
(3)计算所需的空气加热器面积和加热器台数 空气加热器所需的加热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m 2 (8-1-9)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计算出所需加热面积后,可根据每台加热器的实际加热面 积确定所需加热器的排数和台数。 (4)检查空气加热器的富余系数,一般取1.15~1.25。 (5)计算空气加热器的空气阻力△H,计算公式见表8-1-4。 (6)计算空气加热器管内水阻力△h,计算公式也见表8-1-4。 , 1 1 p K t Q S =
第二节矿井主要热源及其散热量 要进行矿井空调设计,首先就必须了解引起矿井高温热害的主要影响 因素。能引起矿井气温值升高的环境因素统称为矿井热源。 井巷围岩传热 1.围岩原始温度的测算 围岩原始温度是指井巷周围未被通风冷却的原始岩层温度。由于在地 表大气和大地热流场的共同作用下,岩层原始温度沿垂直方向上大致 可划分为三个层带: 变温带:在地表浅部由于受地表大气的影响,岩层原始温度随地表大 气温度的变化而呈周期性地变化,称为变温带。 恒温带:随着深度的增加,岩层原始温度受地表大气的影响逐渐减弱, 而受大地热流场的影响逐渐增强,当到达某一深度处时,二者趋于平 衡,岩温常年基本保持不变,这一层带称为恒温带,恒温带的温度约 比当地年平均气温高1~2C
第二节 矿井主要热源及其散热量 要进行矿井空调设计,首先就必须了解引起矿井高温热害的主要影响 因素。能引起矿井气温值升高的环境因素统称为矿井热源。 一、井巷围岩传热 1.围岩原始温度的测算 围岩原始温度是指井巷周围未被通风冷却的原始岩层温度。由于在地 表大气和大地热流场的共同作用下,岩层原始温度沿垂直方向上大致 可划分为三个层带: 变温带:在地表浅部由于受地表大气的影响,岩层原始温度随地表大 气温度的变化而呈周期性地变化,称为变温带。 恒温带:随着深度的增加,岩层原始温度受地表大气的影响逐渐减弱, 而受大地热流场的影响逐渐增强,当到达某一深度处时,二者趋于平 衡,岩温常年基本保持不变,这一层带称为恒温带,恒温带的温度约 比当地年平均气温高1~2℃
增温带:在恒温带以下,由于受大地热流场的影响,在一定的区域范 围内,岩层原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大致呈线性的变化规律, 这一层带称为增温带。 地温率:在增温带内,岩层原始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可用地温率或 地温梯度来表示。地温率是指恒温带以下岩层温度每增加1C,所增 加的垂直深度,即: m/C(8-2-1) g 地温梯度:指恒温带以下,垂直深度每增加100m时,原始岩温的升高 值,它与地温率之间的关系为: 口G=10/g C/100m(8-2-2 gr地温率,m/C;G一地温梯度,℃/0m; 、z一恒温带深度和岩层温度测算处的深度,m;tno、t;恒温带温 度和岩层原始温度,℃。若已知g,或G及乙0、to则对式(8-2-1) 式(8-2-2)进行变形后即可计算出深度为zm的原岩温度t
增温带:在恒温带以下,由于受大地热流场的影响,在一定的区域范 围内,岩层原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大致呈线性的变化规律, 这一层带称为增温带。 地温率:在增温带内,岩层原始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可用地温率或 地温梯度来表示。地温率是指恒温带以下岩层温度每增加1℃,所增 加的垂直深度,即: ••• m/℃ (8-2-1) 地温梯度:指恒温带以下,垂直深度每增加100m时,原始岩温的升高 值,它与地温率之间的关系为: • Gr =100/gr ℃/100m (8-2-2) gr─地温率,m/℃;Gr─地温梯度,℃/100m; Z0、Z─恒温带深度和岩层温度测算处的深度,m;tr0、tr─恒温带温 度和岩层原始温度,℃。若已知gr或Gr及Z0、tr0,则对式(8-2-1)、 式(8-2-2)进行变形后,即可计算出深度为Zm的原岩温度tr。 0 0 r r r t t Z Z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