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装配设计 10.4上机指导 10.4.1物质动力 物质动力是以现实的方式查看装配体零部件运动的方法之一。启动物质动力功能后, 拖动一个零部件时,此零部件就会向其接触的零部件施加作用力,并使接触的零部件在所 允许的自由度范围内。物质动力可以在整个装配体范围内应用,拖动的零部件依次可以顺 次推动一个零部件向前移动,继而推动另一个零部件移动。 例10.14物质动力实例 (1)单击【新建】按钮囗出现【新建 Solid Works文件】对话框,选择【装配体】 模板,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装配体窗口,出现【插入零部件】属性管理器 选中【生成新装配体时开始指令】和【图形预览】复选框,单击【浏览】按钮 出现【打开】对话框,选择要插入的零件“底板”,单击【打开】按钮,单击原 点,则插入“底板”,定位在原点,插入其余零件,单击【保存】按钮回保存 为“物质动力实例”,如图10.61所示 (2)选择“底板”、“滑块”的右视图,单击【重合】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重合配合,如图10.62所示。 (3)选择“底板”上表面和“滑块1”下表面,单击【重合】按钮,单击【确定】按 钮v,完成重合配合,如图1063所示。 物质动力实例 Q设计活页夹 (固定)康 手4 图10.61物质动力实例
第 10 章 装 配 设 计 10.4 上 机 指 导 10.4.1 物质动力 物质动力是以现实的方式查看装配体零部件运动的方法之一。启动物质动力功能后, 拖动一个零部件时,此零部件就会向其接触的零部件施加作用力,并使接触的零部件在所 允许的自由度范围内。物质动力可以在整个装配体范围内应用,拖动的零部件依次可以顺 次推动一个零部件向前移动,继而推动另一个零部件移动。 例 10.14 物质动力实例 (1) 单击【新建】按钮 ,出现【新建 SolidWorks 文件】对话框,选择【装配体】 模板,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装配体窗口,出现【插入零部件】属性管理器, 选中【生成新装配体时开始指令】和【图形预览】复选框,单击【浏览】按钮, 出现【打开】对话框,选择要插入的零件“底板”,单击【打开】按钮,单击原 点,则插入“底板”,定位在原点,插入其余零件,单击【保存】按钮 ,保存 为“物质动力实例”,如图 10.61 所示。 (2) 选择“底板”、“滑块”的右视图,单击【重合】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 完成重合配合,如图 10.62 所示。 (3) 选择“底板”上表面和“滑块 1”下表面,单击【重合】按钮,单击【确定】按 钮 ,完成重合配合,如图 10.63 所示。 图 10.61 物质动力实例
Solidworks2007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 与底面重合 重合 图10.62“底板”、“滑块”右视图重合配合图10.63“底板”上表面、“滑块1”下表面重合配合 (4)按同样方法完成其余零件装配,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64所示。 5单击【移动零部件】按钮圆,出现【移动零部件】属性管理器,选择【自由拖动】 选项,指针变成形状,展开【高级配合】标签,选中【标准拖动】单选按钮, 按住鼠标拖动,观察移动情况,如图10.65所示 图10.64完成其余零件装配 10.65【自由拖动】 (6)选中【碰撞检査】单选按钮,选中【碰撞时停止】、【高亮显示面】和【声音】 复选框,选择“手柄”,由于销钉的影响,滑块<1>被拖动到如图1066所示位置, 停止并发出“叮铛”声。 (刀)选中【物质动力】单选按钮,选择“手柄”,在零件上出现一个符号,这个符 号代表质量中心。拖动“手柄”,当“滑块<1>”移动到槽尾部时,“滑块<1>” 将拖动“滑块<2>”同时移动,直到“滑块<2>”零件到达“底板”槽的尾部,发 生碰撞时停止,如图10.67所示 C这古零部件之间 硅捏时停止① 渣项 态亮皇示面
·258· SolidWorks 2007 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 ·258· 图 10.62 “底板”、“滑块”右视图重合配合 图 10.63 “底板”上表面、“滑块 1”下表面重合配合 (4) 按同样方法完成其余零件装配,单击【确定】按钮 ,如图 10.64 所示。 (5) 单击【移动零部件】按钮 ,出现【移动零部件】属性管理器,选择【自由拖动】 选项,指针变成 形状,展开【高级配合】标签,选中【标准拖动】单选按钮, 按住鼠标拖动,观察移动情况,如图 10.65 所示。 图 10.64 完成其余零件装配 图 10.65 【自由拖动】 (6) 选中【碰撞检查】单选按钮,选中【碰撞时停止】、【高亮显示面】和【声音】 复选框,选择“手柄”,由于销钉的影响,滑块<1>被拖动到如图 10.66 所示位置, 停止并发出“叮铛”声。 (7) 选中【物质动力】单选按钮,选择“手柄”,在零件上出现一个 符号,这个符 号代表质量中心。拖动“手柄”,当“滑块<1>”移动到槽尾部时,“滑块<1>” 将拖动“滑块<2>”同时移动,直到“滑块<2>”零件到达“底板”槽的尾部,发 生碰撞时停止,如图 10.67 所示
第10章装配设计 图10.66碰撞时停止 选攻吧 所有零窜件之间① C这些零部伸之间H0 时停 厂仅被拖动的零件⑥ 歌图度 图10.67物质动力 10.4.2对称配合 对称配合强制使两个相似的实体相对于零部件的基准面或平面或装配体的基准面 对称。 例10.15对称配合实例 (1)单击【新建】按粗回出现【新建 Solid Works文件】对话框,选择【装配体】 模板,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装配体窗口,出现【插入零部件】属性管理器 选择【生成新装配体时开始指令】和【图形预览】选项,单击【浏览】按钮,出 现【打开】对话框,选择要插入的零件“底板”,单击【打开】按钮,单击原点 则插入“底板”,定位在原点,插入其余零件,单击【保存】按钮圖山,保存为“对 称和限制实例”,如图10.68所示 (2)单击【配合】按钮,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分别选择“滚柱面”、“底座 圆弧面”,单击【同轴心】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同轴心配合,单击 【确定】按钮∽,如图10.69所示。 (3)单击【配合】按钮,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展开【高级配合】标签,单击 【对称】按钮,【要配合的实体】选择两个“滚柱端面”,【对称基准面】选择 【右视】,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称配合,如图10.70所示 A注解 命设计活页英 吗(固定底板<1> 图10.68对称和限制实例 图10.6“滚柱面”、“底座圆弧面”同轴心配合
第 10 章 装配设计 ·259· ·259· 图 10.66 碰撞时停止 图 10.67 物质动力 10.4.2 对称配合 对称配合强制使两个相似的实体相对于零部件的基准面或平面或装配体的基准面 对称。 例 10.15 对称配合实例 (1) 单击【新建】按钮 ,出现【新建 SolidWorks 文件】对话框,选择【装配体】 模板,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装配体窗口,出现【插入零部件】属性管理器, 选择【生成新装配体时开始指令】和【图形预览】选项,单击【浏览】按钮,出 现【打开】对话框,选择要插入的零件“底板”,单击【打开】按钮,单击原点, 则插入“底板”,定位在原点,插入其余零件,单击【保存】按钮 ,保存为“对 称和限制实例”,如图 10.68 所示。 (2) 单击【配合】按钮 ,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分别选择“滚柱面”、“底座 圆弧面”,单击【同轴心】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同轴心配合,单击 【确定】按钮 ,如图 10.69 所示。 (3) 单击【配合】按钮 ,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展开【高级配合】标签,单击 【对称】按钮,【要配合的实体】选择两个“滚柱端面”,【对称基准面】选择 【右视】,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对称配合,如图 10.70 所示。 图 10.68 对称和限制实例 图 10.69 “滚柱面”、“底座圆弧面”同轴心配合
260 Solidworks2007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 配合选绎 口对称的 图10.70“滚柱端面”对称配合 10.4.3限制配合 限制配合可以让零件在距离和角度配合的数值范围内移动 例10.16限制配合实例 (1)单击【配合】按钮,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展开【高级配合】标签,单击 【距离】按钮,【要配合的实体】选择两个“滚柱端面”,在【最大值】文本 框内输入“50mm”,在【最下值】文本框内输入“10mm”,完成限制配合,单 击【确定】按钮ψ,如图10.71所示。 标准配合() 配台 图10.71“滚柱端面”限制配合 (2)单击【移动零部件】按钮,出现【移动零部件】属性管理器,选择【自由拖动】 选项,指针变成形状,展开【选项】标签,选择【标准拖动】,按住鼠标拖动 观察移动情况。 10.4.4凸轮配合 凸轮推杆配合为一相切或重合配合类型。允许将圆柱、基准面或点与一系列相切的拉 伸曲面相配合。如同在凸轮上可看到的。凸轮轮廓为采用直线、圆弧以及样条曲线制作 保持相切并形成一闭合的环。 例10.17凸轮配合实例 (1)单击【新建】按钮山.出现【新建 Solid Works文件】对话框,选择【装配体】, 260
·260· SolidWorks 2007 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 ·260· 图 10.70 “滚柱端面”对称配合 10.4.3 限制配合 限制配合可以让零件在距离和角度配合的数值范围内移动。 例 10.16 限制配合实例 (1) 单击【配合】按钮 ,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展开【高级配合】标签,单击 【距离】按钮 ,【要配合的实体】选择两个“滚柱端面”,在【最大值】文本 框内输入“50mm”,在【最下值】文本框内输入“10mm”,完成限制配合,单 击【确定】按钮 ,如图 10.71 所示。 图 10.71 “滚柱端面” 限制配合 (2) 单击【移动零部件】按钮 ,出现【移动零部件】属性管理器,选择【自由拖动】 选项,指针变成 形状,展开【选项】标签,选择【标准拖动】,按住鼠标拖动, 观察移动情况。 10.4.4 凸轮配合 凸轮推杆配合为一相切或重合配合类型。允许将圆柱、基准面或点与一系列相切的拉 伸曲面相配合。如同在凸轮上可看到的。凸轮轮廓为采用直线、圆弧以及样条曲线制作, 保持相切并形成一闭合的环。 例 10.17 凸轮配合实例 (1) 单击【新建】按钮 ,出现【新建 SolidWorks 文件】对话框,选择【装配体】
第10章装配设计 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装配体窗口,出现【插入零部件】属性管理器,选择【生 成新装配体时开始指令】和【图形预览】选项,单击【浏览】按钮,出现【打开】 对话框,选择要插入的零件“轴”,单击【打开】按钮,单击原点,则插入“轴 定位在原点,插入其余零件,单击【保存】按钮回,保存为“凸轮系统”,如 图10.72所 (2)单击【配合】按钮凹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分别选择“凸轮轴孔”、“轴”, 单击【同轴心】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同轴心配合,如图1073所示 图10.72“凸轮系统” 图10.73“凸轮轴孔”、“轴”同轴心配合 (3)选择“凸轮面”、“轴肩台”,单击【重合】按钮,单击【确定】按钮v,完成 重合配合,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74所示 (4)单击【配合】按钮,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分别选择“凸轮”前视图、“挺 杆”前视图,单击【重合】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重合配合,如图10.75 所示。 (5)分别选择装配右前视图、“挺杆”右视图,单击【重合】按钮,单击【确定】按 钮∽,完成重合配合,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76所示 (6)单击【配合】按钮,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展开【高级配合】标签,单击 【凸轮】按钮,【要配合的实体】选择“凸轮面”,在【凸轮推杆】选择“推杆 端面”,完成凸轮配合,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77所示 (7)单击【旋转零部件】按钮,出现【旋转零部件】属性管理器,选择【自由拖动】 选项,指针变成⑦形状,展开【选项】标签,选中【标准拖动】单选按钮,按住 鼠标转动,观察移动情况 重合 图10.74“凸轮面”、“轴肩台”重合配合
第 10 章 装配设计 ·261· ·261· 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装配体窗口,出现【插入零部件】属性管理器,选择【生 成新装配体时开始指令】和【图形预览】选项,单击【浏览】按钮,出现【打开】 对话框,选择要插入的零件“轴”,单击【打开】按钮,单击原点,则插入“轴”, 定位在原点,插入其余零件,单击【保存】按钮 ,保存为“凸轮系统”,如 图 10.72 所示。 (2) 单击【配合】按钮 ,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分别选择“凸轮轴孔”、“轴”, 单击【同轴心】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同轴心配合,如图 10.73 所示。 图 10.72 “凸轮系统” 图 10.73 “凸轮轴孔”、“轴” 同轴心配合 (3) 选择“凸轮面”、“轴肩台”,单击【重合】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 重合配合,单击【确定】按钮 ,如图 10.74 所示。 (4) 单击【配合】按钮 ,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分别选择“凸轮”前视图、“挺 杆”前视图,单击【重合】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重合配合,如图 10.75 所示。 (5) 分别选择装配右前视图、“挺杆”右视图,单击【重合】按钮,单击【确定】按 钮 ,完成重合配合,单击【确定】按钮 ,如图 10.76 所示。 (6) 单击【配合】按钮 ,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展开【高级配合】标签,单击 【凸轮】按钮,【要配合的实体】选择“凸轮面”,在【凸轮推杆】选择“推杆 端面”,完成凸轮配合,单击【确定】按钮 ,如图 10.77 所示。 (7) 单击【旋转零部件】按钮 ,出现【旋转零部件】属性管理器,选择【自由拖动】 选项,指针变成 形状,展开【选项】标签,选中【标准拖动】单选按钮,按住 鼠标转动,观察移动情况。 图 10.74 “凸轮面”、“轴肩台” 重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