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的应用 不论DEM是高程矩阵、数组、规则的点数据,还是三角网数据等 形式,都可以从中获得多种派生产品。 获得多种(不同类型)的基础图件 三维方块图、剖面图及地层图:三维方块图是最为人们熟 悉的数字地面模型的形式之一。现在已有许多可供三维 方块图计算用的标准程 序,这些程序用线条描绘或阴影栅格显示法表示规则或 不规则x、Y、Z数据组的立体图形。三维方块图在显示 多种土地景观信息中非常有用,它是土地景观设计和森 林覆盖模拟的基础。 视线图确定土地景观中点与点之间相互通视的能力,公园景 点的选择,通过数字高程模型能方便地算出一个观察点 所能看到的各个部分。 等高线图:从高程矩阵中很容易得到等高线图。方法是把 高程矩阵中各像元的高程分成适当的高程类别
DEM的应用 不论DEM是高程矩阵、数组、规则的点数据,还是三角网数据等 形式,都可以从中获得多种派生产品。 获得多种(不同类型)的基础图件 三维方块图、剖面图及地层图:三维方块图是最为人们熟 悉的数字地面模型的形式之一。现在已有许多可供三维 方块图计算用的标准程 序,这些程序用线条描绘或阴影栅格显示法表示规则或 不规则x、Y、Z数据组的立体图形。三维方块图在显示 多种土地景观信息中非常有用,它是土地景观设计和森 林覆盖模拟的基础。 视线图:确定土地景观中点与点之间相互通视的能力,公园景 点的选择,通过数字高程模型能方便地算出一个观察点 所能看到的各个部分。 等高线图:从高程矩阵中很容易得到等高线图。方法是把 高程矩阵中各像元的高程分成适当的高程类别
● 坡度图与坡向图:坡度定义为水平面与局部地表之 间的正切值。它包含两个成分:斜度一高度变化 的最大比率(常称为坡度);坡向一变化比率最大 值的方向。这两个因素基本上能满足环境科学分析 的要求。 地貌晕渲图:制图工作者用一种“阴影立体法”表 示地表形状即地貌晕渲法。有了DEM,地貌晕渲图 能自动精确地实现。 。 从高程矩阵中自动生成的地貌晕渲图与航 片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晕渲图 不包括任何地面覆盖信息,仅仅是数字化 的地表起伏显示;②光源一般确定为西北 45。方向,航片的阴影注要随太阳高度角 变化:③晕渲图通常都经过了平滑和综合 处理,「 因而没有航片上显示出的丰富的地 和共
• 坡度图与坡向图:坡度定义为水平面与局部地表之 间的正切值。它包含两个成分:斜度——高度变化 的最大比率(常称为坡度);坡向——变化比率最大 值的方向。这两个因素基本上能满足环境科学分析 的要求。 • 地貌晕渲图:制图工作者用一种“阴影立体法”表 示地表形状即地貌晕渲法。有了DEM,地貌晕渲图 能自动精确地实现。 • 从高程矩阵中自动生成的地貌晕渲图与航 片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晕渲图 不包括任何地面覆盖信息,仅仅是数字化 的地表起伏显示;②光源一般确定为西北 45。方向,航片的阴影主要随太阳高度角 变化;③晕渲图通常都经过了平滑和综合 处理,因而没有航片上显示出的丰富的地 形细节
四、基于DEM的信息提取 1.坡度的计算 坡度:就是地表弹元法向与Z轴的交角。 计算公式: 2.坡向的计算: 坡向:就是地表单元法向量在OX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之间交角。 ·计算公式: 坡度与坡向 坡度计算格网
四、基于DEM的信息提取 1. 坡度的计算 坡度:就是地表单元法向n与Z轴的交角。 计算公式: 2. 坡向的计算: 坡向:就是地表单元法向量n在OX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之间交角。 • 计算公式: G G Y A X Z O Z0 Z1 Z2 Z3 Z5 Z4 Z6 Z7 坡度与坡向 坡度计算格网
·五、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 1、割面分析 ◆高程(m) 45 B 400 23 300 200 100 A A 0 345 6 距离(km) 剖面图制作 。 2、通视分析: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研究某一区域通视情况的地形分析。 个高程 P 3 B C 0 A 距离 B 视线平面投影 通视剖面图
• 五、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 • 1、剖面分析 1 2 3 4 5 A B 0 1 2 3 4 5 6 100 200 300 400 A 高程(m) 距离(km) 剖面图制作 • 2、通视分析: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研究某一区域通视情况的地形分析。 1 2 3 4 5 A B B A P 3 O C O A B C P 高程 距离 视线平面投影 通视剖面图
第二节 空间叠合分析 一、什么是空间叠合分析?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 下,每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合,以产生 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 关系。 A 空间叠合分析概念 B
第二节 空间叠合分析 一、什么是空间叠合分析?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 下,每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合,以产生 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 关系。 A B C 空 间 叠 合 分 析 概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