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兰溪市201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繁衍(yan) 诓骗( kuang) 狡黠(jie) 心无旁骛(wu) B.倒坍(tan)请难(j 睿智(rui) 狂妄自大(wng) C.蜷伏(quan 笃信(du 陨落(yu 叱咤风云(zha) D.佝偻(1ou) 阴霾(mai) 媲美(pi) 强聒不舍(gu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烦燥骸骨 断章取义月明风清 B.亵渎凌驾 万贯家私自知之明 C.玷污干涸 不屑置辩消声匿迹 D.睿智箫索 恃才放旷 通霄达旦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 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 ②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 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③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一笔带过,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A.编造策划轻而易举 B.编织策划轻描淡写 C.编造策动轻而易举 D.编织策动轻描淡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能否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 B.英语对于我不感兴趣,我真的没办法学好它 C.拆除违法建设,构建和谐金华。 D.为避免行人再发生交通违章行为,各地交警部门加强了对行人违章的劝导和执法力度。 名著阅读。根据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内容。(4分) (1)填人物。 A.一日 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她笑道:“共 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她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 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 B.“我跟你说,我一定要走!” 有点发火似的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 作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个机器人?一一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 (2)说情节 C.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 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 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情节
浙江省兰溪市 2014 年九年级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繁衍.(yǎn) 诓.骗(kuāng) 狡黠.(jié) 心无旁骛.(wù) B.倒坍.(tān) 诘.难(jí) 睿.智(ruì) 狂妄.自大(wàng) C.蜷.伏(quán) 笃.信(dǔ) 陨.落(yǔn) 叱咤.风云(zhà) D.佝偻.(lǒu) 阴霾(mái) 媲美(pì) 强聒.不舍(gu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烦燥 骸骨 断章取义 月明风清 B.亵渎 凌驾 万贯家私 自知之明 C.玷污 干涸 不屑置辩 消声匿迹 D.睿智 箫索 恃才放旷 通霄达旦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 分) ①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 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 ②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 _____ 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③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 ,一笔带过,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A.编造 策划 轻而易举 B.编织 策划 轻描淡写 C.编造 策动 轻而易举 D.编织 策动 轻描淡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 能否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 B. 英语对于我不感兴趣,我真的没办法学好它。 C.拆除违法建设,构建和谐金华。 D. 为避免行人再发生交通违章行为,各地交警部门加强了对行人违章的劝导和执法力度。 5.名著阅读。根据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内容。(4 分) (1)填人物。 A.一日, ▲ 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她笑道:“共 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她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 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 B.“我跟你说,我一定要走!” ▲ 有点发火似的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 作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个机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 (2)说情节。 C.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 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 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情节: ▲
D.两条棒,二猴精,这场相敌实非轻。都要护持唐御弟,各施功绩立英名。真猴实受沙 门教,假怪虚称佛子情。盖为神通多变化,无真无假两相平。一个是混元一气齐天圣,一个 是久炼千灵缩地精 情节 6.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告子 上》) (2)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灾难与危机压不垮我们,中华儿女有信心渡过难关,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诗仙李 白《行路难》中“ 的诗句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 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写照。 (4)《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民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情形的诗句是 7.综合性学习。(6分) 近日,某校九年级同学以“五水共治”为主题开展一次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1)读新闻。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2分) 3月16日,春寒料峭。实验中学师生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参与“五水共治共建美丽家园” 的志愿骑行宣传活动。他们个个骑着自行车,车兜里装的是满满的宣传资料。在市区的主要 街道和路口他们一边进行文明劝导,一边给居民和经营户发放“五水共治从我做起”的倡议 书和垃圾分类宣传册。他们的言行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 标题 (2)看图片。以委婉的语气在劝告牌上写一条劝告语。(不超过15字。)(2分) 劝告牌 垃圾河 劝告语 (3)绘美景。展开想象描绘美丽家园,请按照下列句式续写一句。(2分) 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8-11题。(11分) 关于“文明旅游”的主题阅读 【事件回放】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8300万人次
D. 两条棒,二猴精,这场相敌实非轻。都要护持唐御弟,各施功绩立英名。真猴实受沙 门教,假怪虚称佛子情。盖为神通多变化,无真无假两相平。一个是混元一气齐天圣,一个 是久炼千灵缩地精。 情节: ▲ 6.古诗文名句默写。(6 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告子 上》) (2)花间一壶酒,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灾难与危机压不垮我们,中华儿女有信心渡过难关,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诗仙李 白《行路难》中“ ▲ , ▲ ”的诗句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 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写照。 (4)《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民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情形的诗句是“ ▲ , ▲ ”。 7.综合性学习。(6 分) 近日,某校九年级同学以“五水共治”为主题开展一次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1)读新闻。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2 分) 3 月 16 日,春寒料峭。实验中学师生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参与“五水共治共建美丽家园” 的志愿骑行宣传活动。他们个个骑着自行车,车兜里装的是满满的宣传资料。在市区的主要 街道和路口他们一边进行文明劝导,一边给居民和经营户发放“五水共治从我做起”的倡议 书和垃圾分类宣传册。他们的言行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 标题: ▲ (2)看图片。以委婉的语气在劝告牌上写一条劝告语。(不超过 15 字。)(2 分) 劝告牌 垃圾河 劝告语: ▲ (3)绘美景。展开想象描绘美丽家园,请按照下列句式续写一句。(2 分) 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 ▲ 。 二、现代文阅读(26 分) (一)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 8-11 题。(11 分) 关于“文明旅游”的主题阅读 【事件回放】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2 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 8300 万人次
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9000多万人次。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 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 感慨:人真多。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 地便被中国人包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 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 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不知从哪 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他们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 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视中国人为“暴发户” (《城市快报》) 【数据调查】 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文明出境游”调査,盘点出国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 行为”。 “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 不文明行乱丢垃圾不尊重风对景区规定公共场合 插队|随地吐痰 俗习惯 不以为然|大声喧哗 投票结果 31% 13% 46% 65% 【观点碰撞】 观点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 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小塑 料袋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 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贴有“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总而言之,外 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卢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 中国游客横加指责。(新华网) 观点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贫富 不是文明的标准。我们希望明天的中国能够无愧地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脊梁,那就不要忘记 去不断清洗历史留下的那些惰性,不时站在自省的镜子里检点自己,宽容和直面一切批评, 并从中清醒地建立起真正而坚实的自信来。(冯骥才《中国人丑陋吗》) 观点三:拥有财富未必受人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如果财富上涨了,而 素质更低下了,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中国是 文明之邦,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而不是比丑、比恶、比坏。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 该有操守。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网友评论) 8.阅读【事件回放】部分,你认为“中国式旅游”有哪几个特点?请分别归纳。(3分) 9.根据文本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2013 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 9000 多万人次。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 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 感慨:人真多。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 地便被中国人包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 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 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不知从哪 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他们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 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视中国人为“暴发户”。 (《城市快报》) 【数据调查】 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文明出境游”调查,盘点出国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 行为”。 “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 不文明行 为 乱丢垃圾 不尊重风 俗习惯 对景区规定 不以为然 公共场合 大声喧哗 插队 随地吐痰 投票结果 72% 31% 13% 46% 8% 65% 【观点碰撞】 观点一: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 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小塑 料袋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 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贴有“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总而言之,外 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卢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 中国游客横加指责。(新华网) 观点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贫富 不是文明的标准。我们希望明天的中国能够无愧地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脊梁,那就不要忘记 去不断清洗历史留下的那些惰性,不时站在自省的镜子里检点自己,宽容和直面一切批评, 并从中清醒地建立起真正而坚实的自信来。(冯骥才《中国人丑陋吗》) 观点三:拥有财富未必受人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如果财富上涨了,而 素质更低下了,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中国是 文明之邦,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而不是比丑、比恶、比坏。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 该有操守。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网友评论) 8.阅读【事件回放】部分,你认为“中国式旅游”有哪几个特点?请分别归纳。(3 分) 9.根据文本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3 分)
A.被称为“暴发户”的有中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 B.2012年中国居民出境8300万人次,2013年中国居民出境共9000万人次 C.出国旅游的人都在感慨中国人真多,因为一到假日,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都是中国 人了 D.对于中国人来说,旅游就是到此一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 10.根据“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写出调查结果。(2分) 11.对中国游客被贴“标签”这种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2-16题。(15分) 父亲的小提琴 深蓝 在纽约留学的第二年,父亲的公司破产了。她那把用了三年多的小提琴不识时务地“罢 工”了。 父亲给她寄来了一把小提琴,她激动得满脸绯红,对同学说:“看,我爸爸寄来的小提 琴!”几个同学凑过来。有人小声咕哝:“这样的小提琴,一看就是便宜的地摊货。”舒乐 窘得满脸通红,强忍泪水,默默地把小提琴包好,塞到床底下,再也没有动过。 几个月后,学校要举办小提琴大赛,杰克逊教授找到舒乐,希望她能去赛场上一展才华。 舒乐低着头,好久没说话 杰克逊教授很纳闷,问:“有什么问题吗?” 舒乐吞吞吐吐地说:“教授,我的小提琴坏了,我没有小提琴。” 杰克逊教授说:“可是,我听同学们说,你爸爸给你寄来了一把小提琴 舒乐咬着嘴唇:“它是地摊货,根本就拿不出手,我怎么好意思用它去参加比赛呢?” 杰克逊说:“好多产品都是高品质和低价格的完美结合,你爸爸寄来的说不定是一把好 琴呢!” 舒乐跑回公寓,拿来小提琴,交给杰克逊教授。教授用这把小提琴演奏了一曲,说:“这 把琴很好,完全可以与名牌小提琴媲美。” 从杰克逊教授的办公室出来,舒乐充满了信心。 大赛开始了。舒乐走上台,不远处,杰克逊教授正用殷切的目光看着她,她信心倍增 这时,她听见几个同学窃窃私语:“你看那地摊货,多寒酸呀。” 她深受刺激,再也无法融入到音乐中去。这次大赛,舒乐输得很慘。 杰克逊教授找到她。舒乐惭愧地说:“教授,我……”杰克逊教授笑了笑:“不要自责 了,比赛发挥失常,这种事儿很常见。我这次来,是想借你的小提琴用用。一个月后,我将 举办一场个人演奏会。到时候,我想用你的小提琴演奏。” 杰克逊教授的个人演奏会如期举行。杰克逊教授用那把没有商标的“地摊货”演奏了
A.被称为“暴发户”的有中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 B.2012 年中国居民出境 8300 万人次,2013 年中国居民出境共 9000 万人次。 C.出国旅游的人都在感慨中国人真多,因为一到假日,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都是中国 人了。 D.对于中国人来说,旅游就是到此一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 10.根据“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写出调查结果。(2 分) 11.对中国游客被贴“标签”这种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并简要说明理由。(3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 12—16 题。(15 分) 父亲的小提琴 深蓝 在纽约留学的第二年,父亲的公司破产了。她那把用了三年多的小提琴不识时务地“罢 工”了。 父亲给她寄来了一把小提琴,她激动得满脸绯红,对同学说:“看,我爸爸寄来的小提 琴!”几个同学凑过来。有人小声咕哝:“这样的小提琴,一看就是便宜的地摊货。”舒乐 窘得满脸通红,强忍泪水,默默地把小提琴包好,塞到床底下,再也没有动过。 几个月后,学校要举办小提琴大赛,杰克逊教授找到舒乐,希望她能去赛场上一展才华。 舒乐低着头,好久没说话。 杰克逊教授很纳闷,问:“有什么问题吗?” 舒乐吞吞吐吐地说:“教授,我的小提琴坏了,我没有小提琴。” 杰克逊教授说:“可是,我听同学们说,你爸爸给你寄来了一把小提琴。” 舒乐咬着嘴唇:“它是地摊货,根本就拿不出手,我怎么好意思用它去参加比赛呢?” 杰克逊说:“好多产品都是高品质和低价格的完美结合,你爸爸寄来的说不定是一把好 琴呢!” 舒乐跑回公寓,拿来小提琴,交给杰克逊教授。教授用这把小提琴演奏了一曲,说:“这 把琴很好,完全可以与名牌小提琴媲美。” 从杰克逊教授的办公室出来,舒乐充满了信心。 大赛开始了。舒乐走上台,不远处,杰克逊教授正用殷切的目光看着她,她信心倍增。 这时,她听见几个同学窃窃私语:“你看那地摊货,多寒酸呀。” 她深受刺激,再也无法融入到音乐中去。这次大赛,舒乐输得很惨。 杰克逊教授找到她。舒乐惭愧地说:“教授,我……”杰克逊教授笑了笑:“不要自责 了,比赛发挥失常,这种事儿很常见。我这次来,是想借你的小提琴用用。一个月后,我将 举办一场个人演奏会。到时候,我想用你的小提琴演奏。” 杰克逊教授的个人演奏会如期举行。杰克逊教授用那把没有商标的“地摊货”演奏了一
首又一首华美的乐曲,赢得一阵又一阵掌声 演奏会结束后,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了那把小提琴的不同寻常,前来采访杰克逊教授 杰克逊教授拿着小提琴,来到舒乐面前说:“这把小提琴是这位同学的,来自世界上最大的 小提琴生产基地一一中国。” 教授的盛赞让舒乐心里受到很大的触动,她又能心无旁鹜地演奏。她的小提琴演奏水准 大幅提高。一年后,学校又举办小提琴大赛。她以一曲《心在远方》征服观众和评委,获得 拿到奖金后的第二天,舒乐登上回国的飞机。一进家门,舒乐看到父亲病了,两位老人 见到女儿,惊得半天没合拢嘴。舒乐拿出3000美元塞给母亲,又拿过小提琴,含着眼泪给 父母演奏起了《心在远方》 曲终了,父亲的目光落在小提琴上,喃喃地说:“公司破产后,我一直在外打工,我 打工的那个地方是全球最大的小提琴生产基地,世界上每三把小提琴中,就有一把是那里生 产的。寄给你的这把小提琴,就是我亲手制作的。” 舒乐低下头,轻轻地抚摸着小提琴,刹那间,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选自2014第6期《微型小说》,有删减。) 1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极富表现力,请根据加点词揣摩舒乐的心理。(4分) (1)舒乐窘得满脸通红,强忍泪水,默默地把小提琴包好,塞到床底下,再也没有动过。 (2)舒乐低下头,轻轻地抚摸着小提琴,刹那间,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14.舒乐两次参加学校小提琴大赛,第一次输得很惨,第二次获得第一名,主要原因是什么? 15.小说中杰克逊教授是个怎样的人?(3分) 16.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小说后的感悟。(3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7-18题。(4分) 春光好(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 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首又一首华美的乐曲,赢得一阵又一阵掌声。 演奏会结束后,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了那把小提琴的不同寻常,前来采访杰克逊教授。 杰克逊教授拿着小提琴,来到舒乐面前说:“这把小提琴是这位同学的,来自世界上最大的 小提琴生产基地——中国。” 教授的盛赞让舒乐心里受到很大的触动,她又能心无旁骛地演奏。她的小提琴演奏水准 大幅提高。一年后,学校又举办小提琴大赛。她以一曲《心在远方》征服观众和评委,获得 第一名。 拿到奖金后的第二天,舒乐登上回国的飞机。一进家门,舒乐看到父亲病了,两位老人 见到女儿,惊得半天没合拢嘴。 舒乐拿出 3000 美元塞给母亲,又拿过小提琴,含着眼泪给 父母演奏起了《心在远方》。 一曲终了,父亲的目光落在小提琴上,喃喃地说:“公司破产后,我一直在外打工,我 打工的那个地方是全球最大的小提琴生产基地,世界上每三把小提琴中,就有一把是那里生 产的。寄给你的这把小提琴,就是我亲手制作的。” 舒乐低下头,轻轻地抚摸着小提琴,刹那间,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选自 2014 第 6 期《微型小说》,有删减。) 12.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 分) 1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极富表现力,请根据加点词揣摩舒乐的心理。(4 分) (1)舒乐窘得满脸通红 ....,强忍泪水 ....,默默地把小提琴包好,塞到床底下,再也没有动过。 (2)舒乐低下头,轻轻..地抚摸着小提琴,刹那间,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14.舒乐两次参加学校小提琴大赛,第一次输得很惨,第二次获得第一名,主要原因是什么? (2 15. 小说中杰克逊教授是个怎样的人?(3 分) 16. 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小说后的感悟。(3 分)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17-18 题。(4 分)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 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