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2日,经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与温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协 商,就业办组织我校2010级、2011级研究生于2012年暑期赴温州各企事业单位实习。自 5月18日起,经过研究生申请、学院核定、实习接收单位审核、面试,我校共有1人入选 此次实习计划,实习期为1一2个月。 5日,学位办发文中地大(汉)研字[2012]29号《关于做好2012年下半年研究生学位 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的通知》,对2012年下半年学位论文送审及答辩申请工作进行部 署。对学位论文质量的监控继续采取查重和外审双管齐下的方式,要求各学院(所、部)需 制定并上报本单位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要求。 6日,研工部顺利完成了2012届毕业研究生(共计1790余名)的离校手续审核、博士 学位服发放回收、档案整理发送等工作。 7一11日,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2012年工作会议在青海召开。 上旬,招生办公室与武汉荣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项目建设 合同,我校标准化考点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标准化考场共有130个,分布在我校西区教一楼、 教三楼和北区综合楼。 13一16日,专业学位办组织完成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现场确认及 报名工作。网报结束后统计,我校共计报名工程硕士1963人,工商管理硕士(MBA)71人, 公共管理硕士(MPA)150人。 中旬,招生办公室开始编制全校硕士、博士招生目录word版,制作基础数据库。 19日,中央电视台2012年“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大学组)全国总决赛在中央电 视台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2011级研究生(翻译硕士)杨媚同学与来自清华大学、广东外 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的9名选手同场竞技,最终喜获本次大赛全国第六名(大学组全国十强)。 这一优异成绩也是自2003年以来湖北高校学子取得的最佳成绩。 下旬,招生办公室网上采集硕士招生目录数据库。 7月,培养处实施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定期修订工作。在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强调 围绕学科特色凝练研究方案,力促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7-一8月,完成《研究生管理工作手册(2012年)》的修订出版工作。 八月 24一25日,我校2012年暑期学生工作研讨会在江夏区国家检察官学院湖北分院召开, 校党委书记郝翔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教出席研讨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党委组 织部部长刘亚东、宣传部部长李素矿,学院(课部)党委书记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彦博、 艺术与传媒学院帅斌、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晖等应邀全程参加本次研讨会,学工部、 研工部、校团委全体老师,各学院(课部)党委副书记及全校专职辅导员共计102人参加会 议。校党委书记郝翔教授作重要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教授总结讲话。 下旬,招生办公室将硕士招生目录数据库上报教育部。 27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2011年下半年软考报名的通知》。 27日,研究生院召开全院工作会议,安排布置迎新工作。 28日,我校研究生院针对我校部分学院2012级研究生在汉口、武昌两校区办学的实际, 为加强汉口校区一年级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保障培养质量,促进汉口校区优良学风 的形成,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结合汉口校区实际制定并出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汉口校区研究生管理办法》
七月 2 日,经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与温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协 商,就业办组织我校 2010 级、2011 级研究生于 2012 年暑期赴温州各企事业单位实习。自 5 月 18 日起,经过研究生申请、学院核定、实习接收单位审核、面试,我校共有 1 人入选 此次实习计划,实习期为 1—2 个月。 5 日,学位办发文中地大(汉)研字[2012]29 号《关于做好 2012 年下半年研究生学位 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的通知》,对 2012 年下半年学位论文送审及答辩申请工作进行部 署。对学位论文质量的监控继续采取查重和外审双管齐下的方式,要求各学院(所、部)需 制定并上报本单位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要求。 6 日,研工部顺利完成了 2012 届毕业研究生(共计 1790 余名)的离校手续审核、博士 学位服发放回收、档案整理发送等工作。 7—11 日,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012 年工作会议在青海召开。 上旬,招生办公室与武汉荣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项目建设 合同,我校标准化考点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标准化考场共有 130 个,分布在我校西区教一楼、 教三楼和北区综合楼。 13—16 日,专业学位办组织完成 2012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现场确认及 报名工作。网报结束后统计,我校共计报名工程硕士 1963 人,工商管理硕士(MBA)71 人, 公共管理硕士(MPA)150 人。 中旬,招生办公室开始编制全校硕士、博士招生目录 word 版,制作基础数据库。 19 日,中央电视台 2012 年“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大学组)全国总决赛在中央电 视台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 2011 级研究生(翻译硕士)杨媚同学与来自清华大学、广东外 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的 9 名选手同场竞技,最终喜获本次大赛全国第六名(大学组全国十强)。 这一优异成绩也是自 2003 年以来湖北高校学子取得的最佳成绩。 下旬,招生办公室网上采集硕士招生目录数据库。 7 月,培养处实施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定期修订工作。在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强调 围绕学科特色凝练研究方案,力促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7—8 月,完成《研究生管理工作手册(2012 年)》的修订出版工作。 八月 24—25 日,我校 2012 年暑期学生工作研讨会在江夏区国家检察官学院湖北分院召开, 校党委书记郝翔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教出席研讨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党委组 织部部长刘亚东、宣传部部长李素矿,学院(课部)党委书记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彦博、 艺术与传媒学院帅斌、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晖等应邀全程参加本次研讨会,学工部、 研工部、校团委全体老师,各学院(课部)党委副书记及全校专职辅导员共计 102 人参加会 议。校党委书记郝翔教授作重要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教授总结讲话。 下旬,招生办公室将硕士招生目录数据库上报教育部。 27 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 2011 年下半年软考报名的通知》。 27 日,研究生院召开全院工作会议,安排布置迎新工作。 28 日,我校研究生院针对我校部分学院 2012 级研究生在汉口、武昌两校区办学的实际, 为加强汉口校区一年级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保障培养质量,促进汉口校区优良学风 的形成,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结合汉口校区实际制定并出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汉口校区研究生管理办法》
28日,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研究生秘书培训工作会议,对迎新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培训, 研究生院各部门介绍了本学期的工作要点及计划。 28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2012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的通知》。研究生 入学后由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统一组织英语水平测试,根据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将硕士研 究生分为:基本要求(B级)和较高要求(A级)两个层次的教学班组织英语教学。 29日,培养处发布了《2012级研究生选课必读》。 8月,招生办公室进行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项目设备到场验收,包括:半球网络摄 像机247台,拾音器117个,壁挂音箱228只,路由器1台,解码器10台,液晶电视8台, 交换机18台,指纹识别仪12台,手机信号屏蔽仪70台,以及其他一些设备和配套软件。 九月 月初,招生办公室启动博士招考改革、招生指标分配改革调研工作。 月初,招生办公室协助迎新,编写招办下半年工作计划。我校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试卷保密室所需设备到场验收。 截至9月1日,我校2012届毕业研究生1603人,就业率达到了95.88%,其中协议就 业率82.49%,升学出国率8.42%,自主创业率0.25%,灵活就业率4.74%。 2日下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唐辉明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殷坤龙教授,研究 生工作部部长喻芒清教授,研究生院相关职能部门、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 主义学院的相关领导一同视察汉口校区。我校汉口校区目前主要有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学院,共容纳了288名研究生。 4日,专业学位办向全国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单位下发《第十一届全国地质工程 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会议通知》。 5日,专业学位办向相关培养单位下发《关于上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 划的通知》。 5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2012年下半年CET报名的通知》,对2012年下半年全国大 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具体报名事宜进行通知。此次共1571名研究生报考英语四六级考试。 6日,研究生院召开研究生秘书例会,部署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提供、非学历系统使 用、提交教学日历及课程成绩、下半年三助岗位申请等工作。 6日,研工部向各学院和相关单位发布《关于2012年下半年研究生申请“三助"岗位的 通知》,要求研究生登录“研究生三助管理系统”申请本学期“三助"岗位,根据教务处及人事 处的核定,共为23个学院(所、课部、中心、实验室)及40个机关部处等单位设置了769 个助管、助教岗位,每月平均聘用助研2850人。 8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隆重举行。包括全国 29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青海、台湾除外)的251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内的2507队研 究生报名参赛。我校自2007年首次组团参赛以来,共获得国家一等奖5项,国家二等奖23 项,国家三等奖17项。这是我校近年来高度重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力实施研究生 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喜人成果之一,并将对我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很好的示范和促 进作用。 14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组织学生参加第四届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信息说明会的通知》。 14日,培养处发布了《2012级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的通知》,通知根据《硕博连读 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中地大研字[2006]34号),对2012级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工 作的具体安排进行说明。组织专家评委对参加申请硕博连读答辩的89位同学进行了全面审 核。经专家评委投票决定,刘敏等81位同学被批准为我校2012级硕一博连读研究生
28 日,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研究生秘书培训工作会议,对迎新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培训, 研究生院各部门介绍了本学期的工作要点及计划。 28 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 2012 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的通知》。研究生 入学后由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统一组织英语水平测试,根据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将硕士研 究生分为:基本要求(B级)和较高要求(A级)两个层次的教学班组织英语教学。 29 日,培养处发布了《2012 级研究生选课必读》。 8 月,招生办公室进行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项目设备到场验收,包括:半球网络摄 像机 247 台,拾音器 117 个,壁挂音箱 228 只,路由器 1 台,解码器 10 台,液晶电视 8 台, 交换机 18 台,指纹识别仪 12 台,手机信号屏蔽仪 70 台,以及其他一些设备和配套软件。 九月 月初,招生办公室启动博士招考改革、招生指标分配改革调研工作。 月初,招生办公室协助迎新,编写招办下半年工作计划。我校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试卷保密室所需设备到场验收。 截至 9 月 1 日,我校 2012 届毕业研究生 1603 人,就业率达到了 95.88%,其中协议就 业率 82.49%,升学出国率 8.42%,自主创业率 0.25%,灵活就业率 4.74%。 2 日下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唐辉明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殷坤龙教授,研究 生工作部部长喻芒清教授,研究生院相关职能部门、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 主义学院的相关领导一同视察汉口校区。我校汉口校区目前主要有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学院,共容纳了 288 名研究生。 4 日,专业学位办向全国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单位下发《第十一届全国地质工程 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会议通知》。 5 日,专业学位办向相关培养单位下发《关于上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 划的通知》。 5 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 2012 年下半年 CET 报名的通知》,对 2012 年下半年全国大 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具体报名事宜进行通知。此次共 1571 名研究生报考英语四六级考试。 6 日,研究生院召开研究生秘书例会,部署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提供、非学历系统使 用、提交教学日历及课程成绩、下半年三助岗位申请等工作。 6 日,研工部向各学院和相关单位发布《关于 2012 年下半年研究生申请“三助”岗位的 通知》,要求研究生登录“研究生‘三助’管理系统”申请本学期“三助”岗位,根据教务处及人事 处的核定,共为 23 个学院(所、课部、中心、实验室)及 40 个机关部处等单位设置了 769 个助管、助教岗位,每月平均聘用助研 2850 人。 8 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隆重举行。包括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青海、台湾除外)的 251 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内的 2507 队研 究生报名参赛。我校自 2007 年首次组团参赛以来,共获得国家一等奖 5 项,国家二等奖 23 项,国家三等奖 17 项。这是我校近年来高度重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力实施研究生 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喜人成果之一,并将对我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很好的示范和促 进作用。 14 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组织学生参加第四届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信息说明会的通知》。 14 日,培养处发布了《2012 级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的通知》,通知根据《硕博连读 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中地大研字[2006]34 号),对 2012 级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工 作的具体安排进行说明。组织专家评委对参加申请硕博连读答辩的 89 位同学进行了全面审 核。经专家评委投票决定,刘敏等 81 位同学被批准为我校 2012 级硕—博连读研究生
中旬,招生办公室印制2013年硕士招生目录及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编制完成。开通报 考2013年硕士生咨询窗口,通过电话、网上咨询、电子邮件等方式回答考生的咨询。 16一18日,招生办公室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参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咨询 活动。 16日,培养处编印2012年第一期教学信息报。 17日,专业学位办在迎宾楼3号会议室组织召开地质工程领域发展报告编写会议。 17日,培养处发布了《2012秋学术型硕士英语课外活动选课说明》 17日,唐辉明副校长主持学校二级学科设置工作安排布置会,参会的有地学院、环境 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学院、材化学院院长及负责学科工作的副院长,以及研究生院常务 副院长殷坤龙教授、学位办张俐副处长,学位办叶静、何卫华。会议讨论了我校地质学、地 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置二级学科工作安排。会议决 定:由相关各学院负责各自设置二级学科的论证事宜,提交申请及论证材料至学位办。9月 30日后由学位办上报并上网公示。 18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排的温馨提示》。 18日,就业办公室组织我校50名研究生参加了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宁波市第十 四届高层次人才智力技术项目洽谈会。我校研究生就业办公室已连续七年组织研究生参加此 项目。根据宁波市人事局的文件,我校有50名理学、工学、管理学、哲学等专业研究生享 受交通补助费的邀请名额。 19日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汉口校区研究生会干部选拔答辩会在汉口校区大学生 活动中心101室举行。 20日下午4点,第九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赛点开赛仪式 在我校数理学院楼前举行。此次竞赛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于2012年9月21日上午8点开 始至9月25日中午十二点结束。我校共组织了13支代表队、39名队员参加此次竞赛。 副校长赖旭龙教授、研工部部长喻芒清教授、数理学院院长刘安平教授、数理学院党委 书记唐勤老师及本次比赛的指导老师等参加了此次开赛仪式。 20日,专业学位办参加第八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20日,研究生院召开研究生秘书例会,进行推免生工作安排、新版招生系统使用培训 等工作。 21日,研究生院报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典型案例》。 25日下午,湖北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洪山礼堂举行。省政府副秘 书长黄国雄、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金山、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以及来自 全省各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代表等近2000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金山主 持。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陈慧老师、研工部兼职辅导员张杰和60名研究生代表参 加了报告会。 25一26日,研究生院迎接教育部来校检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落实情况。 25一28日,我校牵头组织,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培养工作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29个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有关领导 及专家共62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传达了工程硕士教指委的工作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 交流了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招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改革、教学质量监控、 学位论文的质量保证体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等),通报了地质工程领域发展报告编写工作 和商议本领域下一阶段发展与工作事宜。 27日下午,我校201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弘毅堂隆重举行。中科院院士赵鹏大,校领 导郝翔、王焰新、傅安洲、成金华、唐辉明、赖旭龙、王华、万清祥,各学院(课部、中心、 实验室)、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2012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郝翔
中旬,招生办公室印制 2013 年硕士招生目录及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编制完成。开通报 考 2013 年硕士生咨询窗口,通过电话、网上咨询、电子邮件等方式回答考生的咨询。 16—18 日,招生办公室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参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咨询 活动。 16 日,培养处编印 2012 年第一期教学信息报。 17 日,专业学位办在迎宾楼 3 号会议室组织召开地质工程领域发展报告编写会议。 17 日,培养处发布了《2012 秋学术型硕士英语课外活动选课说明》。 17 日,唐辉明副校长主持学校二级学科设置工作安排布置会,参会的有地学院、环境 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学院、材化学院院长及负责学科工作的副院长,以及研究生院常务 副院长殷坤龙教授、学位办张俐副处长,学位办叶静、何卫华。会议讨论了我校地质学、地 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置二级学科工作安排。会议决 定:由相关各学院负责各自设置二级学科的论证事宜,提交申请及论证材料至学位办。9 月 30 日后由学位办上报并上网公示。 18 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 2012 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排的温馨提示》。 18 日,就业办公室组织我校 50 名研究生参加了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宁波市第十 四届高层次人才智力技术项目洽谈会。我校研究生就业办公室已连续七年组织研究生参加此 项目。根据宁波市人事局的文件,我校有 50 名理学、工学、管理学、哲学等专业研究生享 受交通补助费的邀请名额。 19 日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汉口校区研究生会干部选拔答辩会在汉口校区大学生 活动中心 101 室举行。 20 日下午 4 点,第九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赛点开赛仪式 在我校数理学院楼前举行。此次竞赛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于 2012 年 9 月 21 日上午 8 点开 始至 9 月 25 日中午十二点结束。我校共组织了 13 支代表队、39 名队员参加此次竞赛。 副校长赖旭龙教授、研工部部长喻芒清教授、数理学院院长刘安平教授、数理学院党委 书记唐勤老师及本次比赛的指导老师等参加了此次开赛仪式。 20 日,专业学位办参加第八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20 日,研究生院召开研究生秘书例会,进行推免生工作安排、新版招生系统使用培训 等工作。 21 日,研究生院报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典型案例》。 25 日下午,湖北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洪山礼堂举行。省政府副秘 书长黄国雄、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金山、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以及来自 全省各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代表等近 2000 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金山主 持。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陈慧老师、研工部兼职辅导员张杰和 60 名研究生代表参 加了报告会。 25—26 日,研究生院迎接教育部来校检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落实情况。 25—28 日,我校牵头组织,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培养工作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 29 个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有关领导 及专家共 62 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传达了工程硕士教指委的工作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 交流了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招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改革、教学质量监控、 学位论文的质量保证体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等),通报了地质工程领域发展报告编写工作 和商议本领域下一阶段发展与工作事宜。 27 日下午,我校 2012 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弘毅堂隆重举行。中科院院士赵鹏大,校领 导郝翔、王焰新、傅安洲、成金华、唐辉明、赖旭龙、王华、万清祥,各学院(课部、中心、 实验室)、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 2012 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郝翔
教授主持开学典礼。 27日,培养处发布了《2012年下半年研究生四六级考试批扣费用结果》和《2012年下 半年四六级考试需照相研究生名单》。 30日,学位办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信息平台”(以下 简称“信息平台”)公示我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论证材料及校外同行专家评审意见。 9月,研究生院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杂志第16期。 9月,2012级新生己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的投保工作,2148名 研究生新生中,培养方式为非定向的1915名研究生已全部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另外有 1726名研究生自愿参加了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参保比例在90%以上。 1一9月,学科办组织29个学科参加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三轮学科评估 活动。我校和地大(北京)共同参加此次学科评估,按照文件要求(只要有一个以上(含一 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均可申请参加学科的评估),我校共有43个一级 学科可以参评,经各学科协商并上报学校校务会决定,实际参评学科为29个。其中13个为 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是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为博士点。 9一12月,每月20日前,发放研究生助学金,博士1000元/人,硕士400元/人。 十月 9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获悉,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 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三个一级学科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迄今为止,我校己拥有 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些流动站的设立,对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和产 学研合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1日,办公室统计报送《2012年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年报》。 11日下午2:30,我校汉口校区研究生综合管理办公室及汉口校区研究生会举办的汉口 校区研究生干部培训在汉口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101教室顺利举行。 13日,学位办正式发文《关于增列李超等4人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孙学良等3人为兼 职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通知》(地大发[201232号),增聘李超、唐善玉、郭益铭、朱书奎为博 士生指导教师,增聘孙学良、朱露培、王力哲为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以上人员博导资格取 得时间为:2011年12月22日。 13日,学位办正式发文《关于增列赵军红等9人为博士生指导教师、陶春辉等2人为 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通知》(地大发2012]33号),增聘赵军红、何卫红、陈中强、胡兆初、 王红梅、吕万军、顾军、刘慧、袁松虎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增聘陶春辉、王东升为兼职博士 生指导教师。 14日早晨8:30分,我校汉口校区研究生“新生杯”篮球赛在汉口校区篮球场顺利开赛。 15日,就业办组织完成学校在2013届推免生计划中的20个“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 的选拔工作,并为入选学生确定西部定向单位。截至目前,“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己实 施10年,共选拔259人,受到了西部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欢迎。 上旬,招生办公室组织推免生的接收审核工作。今年共接收推免生603人。其中接收校 外推免生50人,校内推免生553人。通过推免生校际交流计划,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矿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互推推免生 34人。 中旬,招生办公室制定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 10一21日,专业学位办按照新非学历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解决各学院已授课 程的成绩入库问题
教授主持开学典礼。 27 日,培养处发布了《2012 年下半年研究生四六级考试批扣费用结果》和《2012 年下 半年四六级考试需照相研究生名单》。 30 日,学位办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信息平台”(以下 简称“信息平台”)公示我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论证材料及校外同行专家评审意见。 9 月,研究生院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杂志第 16 期。 9 月,2012 级新生已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的投保工作,2148 名 研究生新生中,培养方式为非定向的 1915 名研究生已全部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另外有 1726 名研究生自愿参加了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参保比例在 90%以上。 1—9 月,学科办组织 29 个学科参加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三轮学科评估 活动。我校和地大(北京)共同参加此次学科评估,按照文件要求(只要有一个以上(含一 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均可申请参加学科的评估),我校共有 43 个一级 学科可以参评,经各学科协商并上报学校校务会决定,实际参评学科为 29 个。其中 13 个为 一级学科博士点,14 个是一级学科硕士点,2 个为博士点。 9—12 月,每月 20 日前,发放研究生助学金,博士 1000 元/人,硕士 400 元/人。 十月 9 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获悉,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 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三个一级学科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迄今为止,我校已拥有 1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些流动站的设立,对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和产 学研合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1 日,办公室统计报送《2012 年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年报》。 11 日下午 2:30,我校汉口校区研究生综合管理办公室及汉口校区研究生会举办的汉口 校区研究生干部培训在汉口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 101 教室顺利举行。 13 日,学位办正式发文《关于增列李超等 4 人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孙学良等 3 人为兼 职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通知》(地大发[2012]32 号),增聘李超、唐善玉、郭益铭、朱书奎为博 士生指导教师,增聘孙学良、朱露培、王力哲为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以上人员博导资格取 得时间为:2011 年 12 月 22 日。 13 日,学位办正式发文《关于增列赵军红等 9 人为博士生指导教师、陶春辉等 2 人为 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通知》(地大发[2012]33 号),增聘赵军红、何卫红、陈中强、胡兆初、 王红梅、吕万军、顾军、刘慧、袁松虎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增聘陶春辉、王东升为兼职博士 生指导教师。 14 日早晨 8:30 分,我校汉口校区研究生“新生杯”篮球赛在汉口校区篮球场顺利开赛。 15 日,就业办组织完成学校在 2013 届推免生计划中的 20 个“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 的选拔工作,并为入选学生确定西部定向单位。截至目前,“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已实 施 10 年,共选拔 259 人,受到了西部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欢迎。 上旬,招生办公室组织推免生的接收审核工作。今年共接收推免生 603 人。其中接收校 外推免生 50 人,校内推免生 553 人。通过推免生校际交流计划,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矿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互推推免生 34 人。 中旬,招生办公室制定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 10—21 日,专业学位办按照新非学历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解决各学院已授课 程的成绩入库问题
10一30日,招生办公室关于2012年硕士研究生网报、咨询工作开始。同时,根据网报 数据对考生资格进行审核。 17日下午三点,研工部组织的2012年研究生“新生杯”篮球赛的开幕式在东区篮球场举 行。 18日,研工部组织的我校2012年度研究生学生组织换届成立大会暨学生干部第一次培 训大会在西区化学楼一楼阶梯教室隆重举行。 19日,为了加强研究生会学生干部间的沟通,培养研究生会学生干部的团结协作能力, 我校研究生会在北区素质拓展基地开展了素质拓展训练。 20日,我校研究生会主席屈若枫、副主席张小娟应武汉大学研究生会的邀请,参加了 由10所华中高校研究生会共同参与的研究生学生工作交流论坛。 21日下午1:3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汉口校区2012级研究生心理普查于计算机教 室正式开始。 22日,“2012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一一地球组构多尺度探测技术与应用”,在中国地 质大学学术交流报告厅顺利闭幕。 23日晚6:30,汉口校区研究生会和研究生心理健康协会主办的“解读沟通密码”学术讲 座在大学生活动中心101教室顺利开讲。 23日,培养处发布了《2012年上半年优秀研究生课程(研究生网上评教统计结果公布)》。 25日晚7点,湖北省妇女联合会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和校研究生工作部共 同承办的“优秀女性进高校”特别节目,在研究生会具体负责下于东区迎宾楼学术报告厅顺利 举行。 26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2012年第二批申请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的通知》。 26日晚6:30,汉口校区研究生会主办的汉口校区“十佳歌手”大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 105教室隆重举行。 27日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科学与技术协会主办的人文学术论坛在研究生 院106会议室成功举行。 27日,培养处根据《关于2008年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结题验收有关事 项的通知》(中地大(汉)研字[2011]57号),向2009年的项目负责人发布了《关于公布我 校2009年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的通知》。 29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科学方法论》课程考核的通知》。 30日,学位办根据《关于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的通知》 (教研司便字[2012]1001号文件),为做好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改革工作,教研司对 己经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我校在1998年、2000年、 2007年分别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调研结果显示:三名全 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中,其中两名:张克信、章军峰现在已经是我校博士生导师,学术 发展情况良好。另外一名,李新忠,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 为正高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学术发展情况良好。按照文件要求,提交我校全国优秀博士 学位论文作者发展情况调查表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30日,学位办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信息平台”公示我 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论证材料及校外同行专家评审意见的公示期结束。经过为期一个 月的公示,我校二级学科自主设置论证方案,接受同行专家及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的评议和质 询,网上信箱和电话均未收到任何质评信息。 10一11月,学位办集中受理博士学55位论文外审事宜。本学期共有49名博士生的154 份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匿名送审。 10一11月,学位办集中受理博士生、硕士生申请答辩事宜。本学期共有45名博士生
10—30 日,招生办公室关于 2012 年硕士研究生网报、咨询工作开始。同时,根据网报 数据对考生资格进行审核。 17 日下午三点,研工部组织的 2012 年研究生“新生杯”篮球赛的开幕式在东区篮球场举 行。 18 日,研工部组织的我校 2012 年度研究生学生组织换届成立大会暨学生干部第一次培 训大会在西区化学楼一楼阶梯教室隆重举行。 19 日,为了加强研究生会学生干部间的沟通,培养研究生会学生干部的团结协作能力, 我校研究生会在北区素质拓展基地开展了素质拓展训练。 20 日,我校研究生会主席屈若枫、副主席张小娟应武汉大学研究生会的邀请,参加了 由 10 所华中高校研究生会共同参与的研究生学生工作交流论坛。 21 日下午 1:3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汉口校区 2012 级研究生心理普查于计算机教 室正式开始。 22 日,“2012 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地球组构多尺度探测技术与应用”,在中国地 质大学学术交流报告厅顺利闭幕。 23 日晚 6:30,汉口校区研究生会和研究生心理健康协会主办的“解读沟通密码”学术讲 座在大学生活动中心 101 教室顺利开讲。 23 日,培养处发布了《2012 年上半年优秀研究生课程(研究生网上评教统计结果公布)》。 25 日晚 7 点,湖北省妇女联合会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和校研究生工作部共 同承办的“优秀女性进高校”特别节目,在研究生会具体负责下于东区迎宾楼学术报告厅顺利 举行。 26 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 2012 年第二批申请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的通知》。 26 日晚 6:30,汉口校区研究生会主办的汉口校区“十佳歌手”大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 105 教室隆重举行。 27 日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科学与技术协会主办的人文学术论坛在研究生 院 106 会议室成功举行。 27 日,培养处根据《关于 2008 年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结题验收有关事 项的通知》(中地大(汉)研字[2011]57 号),向 2009 年的项目负责人发布了《关于公布我 校 2009 年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的通知》。 29 日,培养处发布了《关于《科学方法论》课程考核的通知》。 30 日,学位办根据《关于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的通知》 (教研司便字[2012]1001 号文件),为做好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改革工作,教研司对 已经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我校在 1998 年、2000 年、 2007 年分别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调研结果显示:三名全 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中,其中两名:张克信、章军峰现在已经是我校博士生导师,学术 发展情况良好。另外一名,李新忠,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 为正高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学术发展情况良好。按照文件要求,提交我校全国优秀博士 学位论文作者发展情况调查表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30 日,学位办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信息平台”公示我 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论证材料及校外同行专家评审意见的公示期结束。经过为期一个 月的公示,我校二级学科自主设置论证方案,接受同行专家及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的评议和质 询,网上信箱和电话均未收到任何质评信息。 10—11 月,学位办集中受理博士学 55 位论文外审事宜。本学期共有 49 名博士生的 154 份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匿名送审。 10—11 月,学位办集中受理博士生、硕士生申请答辩事宜。本学期共有 45 名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