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传统节日文化复习专题 高智维整理 传统节日歌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节开启节日门。 正月十五正元宵, 传统灯节多热闹。 清明时节雨纷纷, 浊降清扬风筝飞。 节至端阳夏天至, 纪念屈原明是非。 天阶夜色凉如水, 七夕鹊桥来相会。 悲欢离合古难全, 月照中秋月儿圆。 重九秋干荡的高, 遍插茱萸少一人。 传统节日知识介绍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 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
中高考传统节日文化复习专题 高智维整理 传统节日歌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节开启节日门。 正月十五正元宵, 传统灯节多热闹。 清明时节雨纷纷, 浊降清扬风筝飞。 节至端阳夏天至, 纪念屈原明是非。 天阶夜色凉如水, 七夕鹊桥来相会。 悲欢离合古难全, 月照中秋月儿圆。 重九秋千荡的高, 遍插茱萸少一人。 传统节日知识介绍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 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
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 热闹的传统节日,“到2013年农历蛇年春节我国现行‘春节′整整满‘1 00岁”了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 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 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 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 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 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 春 節 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 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 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 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 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 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 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
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 热闹的传统节日,“到2013年农历蛇年春节,我国现行‘春节’整整满‘1 00岁’了。”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 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 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 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 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 叫 春 节 。 春 节 过 去 也 叫 元 旦 。 春 节 所 在 的 这 一 月 叫 元 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 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 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 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 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 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 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
直叫“元旦”或“元日” N“率”的牌 二十互塘爪黏 二十P扫日 二十六割肉 二十七年 二十八把面 二十九议 三十上据一y 大再碧一费弄年 面国护社怎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 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 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 )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 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 “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 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 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 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 “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 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 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 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 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 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 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 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 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 “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 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 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 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 “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 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 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 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 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 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令◆◆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 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 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 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 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 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 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 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 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元宵 简介 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 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 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 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 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 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 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 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 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 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 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 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 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元宵: 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 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 悬。” ......>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 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 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 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 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 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 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详细介绍 元宜节的俗 吃元宵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 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 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 各地元宵食俗 东西南北中汤圆各不同 哂元宵节为何要吃元宵?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 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 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 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 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 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 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 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详细介绍 [关于灯的传说]:在很久以前, 有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 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 后十分震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 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有一天冬天, 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 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 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原来,这个 宫女名叫元宵 ......>>详细介绍 吃元宵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 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 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 活的美好愿望。 各地元宵食俗 东西南北中 汤圆各不同 元宵节为何要吃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