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世界与中国林业概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2、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我国林业建设的成就,分析我国 林业发展、建设的经验和问题。 3、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林业发展战略的概念 4、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世界林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5、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 三、教学重点 我国林业建设的成就,分析我国林业发展、建设的经验和问题。 四、教学难点 我国林业发展、建设的经验和问题。 五、详细、具体的教学内容 1.我国林业发展历史简述 (1)1949年以前我国林业发展概况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林业发展历程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林业(1949-1952)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林业(1953-1957) ▲严重挫折时期的林业(1958-1976) ①“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阶段(1958-1962) ②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1963-1965)
- 1 - 一、 教学内容 世界与中国林业概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2、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我国林业建设的成就,分析我国 林业发展、建设的经验和问题。 3、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林业发展战略的概念 4、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世界林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5、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 三、教学重点 我国林业建设的成就,分析我国林业发展、建设的经验和问题。 四、教学难点 我国林业发展、建设的经验和问题。 五、详细、具体的教学内容 1. 我国林业发展历史简述 (1)1949 年以前我国林业发展概况 (2)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林业发展历程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林业(1949-1952)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林业(1953-1957) ▲严重挫折时期的林业(1958-1976) ①“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阶段(1958-1962) ②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1963-1965)
③“文革”的十年动乱阶段 ▲恢复、振兴时期的林业(1977年以来 ①转变林业经营思想 ②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③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④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 ⑤实施分类经营改革试点 ⑥加强林业法制建设 2、我国林业建设的成就、经验与问题 (1)林业建设的主要成就 ▲林业生态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林业产业体系不断壮大 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体系逐步健全 ▲林业支撑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林业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2)林业建设的重要经验 ▲坚持以绿化国土、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 ▲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 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坚持全社会参与办林业 ▲坚持国家扶持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林业投入机
- 2 - ③“文革”的十年动乱阶段 ▲恢复、振兴时期的林业(1977 年以来) ① 转变林业经营思想 ② 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③ 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④ 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 ⑤ 实施分类经营改革试点 ⑥ 加强林业法制建设 2、我国林业建设的成就、经验与问题 (1)林业建设的主要成就 ▲ 林业生态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 林业产业体系不断壮大 ▲ 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体系逐步健全 ▲ 林业支撑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 林业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2)林业建设的重要经验 ▲ 坚持以绿化国土、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 ▲ 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 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 坚持全社会参与办林业 ▲ 坚持国家扶持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林业投入机
制 坚持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林业发展。 ▲坚持科教兴林 (3)林业的主要问题 ▲生态形势严峻 ▲发展后劲不足 ▲市场发育滞后 ▲所有制结构单 、我国林业发展态势 (1)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1998年,黑龙江森工林区成为我国首批“天保工程”试点林区 随后木材产量开始大幅调减。2004年木材生产量为370万立方米 较1997年“天保工程"实施前的676万立方米的年产量下降了40% 以上。2005年,又主动调减了26.5万立方米的产量,(《人民日报》 2005年3月19日副刊“保护我们的森林":黑龙江大兴安岭过去年 产木材500万立方米,现在214万立方米)相当于少砍了胸径30 厘米的大树80万株,其生态价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资料来源 森林与人类,2005年第一期,64页) 我国天然林保护潜伏的危险 我国天保工程存在的问题 《人民日报》2005年3月19日副刊“保护我们的森林”:大兴
- 3 - 制。 ▲ 坚持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林业发展。 ▲ 坚持科教兴林 (3) 林业的主要问题 ▲ 生态形势严峻 ▲ 发展后劲不足 ▲ 市场发育滞后 ▲ 所有制结构单一 4、我国林业发展态势 (1)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1998 年,黑龙江森工林区成为我国首批“天保工程”试点林区, 随后木材产量开始大幅调减。2004 年木材生产量为 370 万立方米, 较 1997 年“天保工程”实施前的 676 万立方米的年产量下降了 40% 以上。2005 年,又主动调减了 26.5 万立方米的产量,(《人民日报》 2005 年 3 月 19 日副刊“保护我们的森林”:黑龙江大兴安岭过去年 产木材 500 万立方米,现在 214 万立方米)相当于少砍了胸径 30 厘米的大树 80 万株,其生态价值超过 10 亿元人民币。(资料来源: 森林与人类,2005 年第一期,64 页) 我国天然林保护潜伏的危险 我国天保工程存在的问题 《人民日报》2005 年 3 月 19 日副刊“保护我们的森林”:大兴
安岭林区实施天保工程后,产业结构主要调整为养殖丹麦和美国的 貂、芬兰狐、安哥拉兔,家庭养殖鸡鸟、鸭、鹅、鹿、牛;开发森林旅 游;利用林下资源;生产食用菌、中草药 我国天然林面积少,开展天保,应该坚持保护的前提下,促使衰 退的天然林和天然林地逐渐达到生态恢复。 在天然林生产力严重衰退地情况下,木材资源不能继续“掠夺”, 于是就转向对其他资源地开发。天然林地木材资源破坏以后,可能引 发天然林内其他资源的破坏。天保工程的产业结构调整,实质上是传 统林业转变为养殖业等,潜在的危险就是可能永远也恢复不了天然 林 主要原因在于可能的入侵种的危害。全球大多数国家都依赖外来 的动植物,才能满足其人民衣食住行的需求。10-15%的引进种会 立足( establish),立足物种的10%可能成为入侵种( Inasⅳe species(台湾林业实验所副所长赵荣台,2004年8月) 入侵种:1生态系统中的外来种;2引进之后已经或可能造成经 济损失、生态破坏或有害人类健康。可以是动植物或其他生物,人类 活动是入侵种最主要的原因。入侵种一旦在生态系统中立足,便难以 驱除,形成生物污染( biological pollutant),通过物种灭绝、族群 衰退、生态系统简化等过程,将生物多样性破坏无遗。例如,入侵种 会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树种组成,使森林消失,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 地,大幅度提升森林火地风险。 据估计,入侵美国地植物已占据4000万公顷地土地,每年扩散
- 4 - 安岭林区实施天保工程后,产业结构主要调整为养殖丹麦和美国的 貂、芬兰狐、安哥拉兔,家庭养殖鸡、鸭、鹅、鹿、牛;开发森林旅 游;利用林下资源;生产食用菌、中草药。 我国天然林面积少,开展天保,应该坚持保护的前提下,促使衰 退的天然林和天然林地逐渐达到生态恢复。 在天然林生产力严重衰退地情况下,木材资源不能继续“掠夺”, 于是就转向对其他资源地开发。天然林地木材资源破坏以后,可能引 发天然林内其他资源的破坏。天保工程的产业结构调整,实质上是传 统林业转变为养殖业等,潜在的危险就是可能永远也恢复不了天然 林。 主要原因在于可能的入侵种的危害。全球大多数国家都依赖外来 的动植物,才能满足其人民衣食住行的需求。10-15%的引进种会 立足(establish),立足物种的 10%可能成为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台湾林业实验所副所长赵荣台,2004 年 8 月) 入侵种:1.生态系统中的外来种;2.引进之后已经或可能造成经 济损失、生态破坏或有害人类健康。可以是动植物或其他生物,人类 活动是入侵种最主要的原因。入侵种一旦在生态系统中立足,便难以 驱除,形成生物污染(biological pollutant),通过物种灭绝、族群 衰退、生态系统简化等过程,将生物多样性破坏无遗。例如,入侵种 会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树种组成,使森林消失,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 地,大幅度提升森林火地风险。 据估计,入侵美国地植物已占据 4000 万公顷地土地,每年扩散
20万公顷。美国濒危物种中有46%受入侵种的影响。美国康奈尔 大学 pimentel等人2000年估计,美国的入侵种每年造成的损失高 达1370亿美元。 海狸在俄罗斯斯维尔徳洛夫斯克州林区已造成灾害,对该州部分 地区德森林已构成严重威胁。几十公顷森林因此浸泡在水中。海狸入 侵还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威胁,海狸挖洞。破公路、铁路及房屋。 (俄罗斯《林业报》2005年2月15日) (2)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 (3)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4)由无偿适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5)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转变 5、世界林业管理体制概况 林业发展属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部门行政机构它的 性质、职能、地位和权力无疑要适应这个经济基础。这是一个普通的道理,简单地讲就是要 有什么样的林业发展,就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林业制度。关键是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林业政府机 构。否则都不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即都不利于发展。当林业尚未形成一个行业的时候, 也许设置一位林务官就够了。当林业还只是一种采掘业的时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许需要一 个森林工业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或许需要一个林务处加上一个行业协会组织。当林业成为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时候仅仅设置一位林务官肯定就会影响林业的发展,因为 这时的林业施政需要有很强的地位和权力才能贯彻国家意志。这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林 业计划协调员让·克雷芒所言:“问题不在技术方面而在机构和政策方面,在1946年时除了 建立专门的林务处及政府林业部门之外人们并不知道采取其他行动,而到了…仅靠一个林 务处的行动是不足以应付众多的情况了”。他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1)国外现有林政机构的不同类型 目前各国林政机构的设置主要有3种类型:一种是单设内阁级的林业部或类似的机构 种是与其他部门合设一个内阁部;一种是在其他的部里设一个从属的林业行政部门。至于 哪个国家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那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它的国情和林情,有时也取决于当政者 对林业地位的认识、利益和态度等 目前已知世界上单设林业部(委)的国家有16个:它们是英国(国家林业委员会),印 度尼西亚(林业部),朝鲜(林业部),缅甸(林业部),土耳其(林业部),刚果(林业 部),赞比亚(林业部),圭亚那(林业部),立陶宛(林业部),白俄罗斯(林业部),乌克兰(林 业部),葡萄牙(林业部),伯利兹(林业部),洪都拉斯(林业部),纳米比亚(全国林业 理事会),柬埔寨(全国林业政策改革策划委员会)
- 5 - 120 万公顷。美国濒危物种中有 46%受入侵种的影响。美国康奈尔 大学 pimentel 等人 2000 年估计,美国的入侵种每年造成的损失高 达 1370 亿美元。 海狸在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林区已造成灾害,对该州部分 地区德森林已构成严重威胁。几十公顷森林因此浸泡在水中。海狸入 侵还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威胁,海狸挖洞。破坏公路、铁路及房屋。 (俄罗斯《林业报》2005 年 2 月 15 日) (2)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 (3)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4)由无偿适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5)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转变 5、世界林业管理体制概况 林业发展属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部门行政机构它的 性质、职能、地位和权力无疑要适应这个经济基础。这是一个普通的道理,简单地讲就是要 有什么样的林业发展,就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林业制度。关键是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林业政府机 构。否则都不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即都不利于发展。当林业尚未形成一个行业的时候, 也许设置一位林务官就够了。当林业还只是一种采掘业的时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许需要一 个森林工业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或许需要一个林务处加上一个行业协会组织。当林业成为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时候仅仅设置一位林务官肯定就会影响林业的发展,因为 这时的林业施政需要有很强的地位和权力才能贯彻国家意志。这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林 业计划协调员让·克雷芒所言:“问题不在技术方面而在机构和政策方面,在1946年时除了 建立专门的林务处及政府林业部门之外人们并不知道采取其他行动,而到了……仅靠一个林 务处的行动是不足以应付众多的情况了"。他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1)国外现有林政机构的不同类型 目前各国林政机构的设置主要有3种类型:一种是单设内阁级的林业部或类似的机构; 一种是与其他部门合设一个内阁部;一种是在其他的部里设一个从属的林业行政部门。至于 哪个国家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那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它的国情和林情,有时也取决于当政者 对林业地位的认识、利益和态度等。 目前已知世界上单设林业部(委)的国家有16个:它们是英国(国家林业委员会),印 度尼西亚(林业部),朝鲜(林业部),缅甸(林业部),土耳其(林业部),刚果(林业 部),赞比亚(林业部),圭亚那(林业部),立陶宛(林业部),白俄罗斯(林业部),乌克兰(林 业部),葡萄牙(林业部),伯利兹(林业部),洪都拉斯(林业部),纳米比亚(全国林业 理事会),柬埔寨(全国林业政策改革策划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