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抒怀言志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 巴山楚水凄凉地, 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本诗中押韵的字有 本诗押 韵 2.下列关于本诗中几处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泛指白居易被贬后曾迁徙任职过的朗州、连州等地区 B.“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D.“歌一曲”指白居易的《思旧赋》。 3.作者在颈联中以“沉舟”“病树”自比,抒发了怎样的复杂情绪? 4.本诗尾联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A.对比B.照应C.联想D.想象 二、《赤壁》鉴赏 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作者 生活在晚唐,诗中涉及的战争是 2.请结合诗句,说说诗的首联中暗含的情感 曾有人将末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试分析其合理之处与不足之处 王安石《登飞来峰》鉴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作者诗文俱佳,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位是 2.诗歌写景部分中运用虚写的一句是: 3.请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第三、四句所包含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任知县期 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 四、龚自珍《己亥杂诗》鉴赏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找出诗中直抒胸臆的一个短语: 2.诗歌的前两句包含了两种情绪,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3.请简要说说诗中“落红”有着怎样的特点,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5.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2015 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 抒怀言志类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中押韵的字有_______,本诗押_______韵。 2.下列关于本诗中几处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泛指白居易被贬后曾迁徙任职过的朗州、连州等地区。 B.“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D.“歌一曲”指白居易的《思旧赋》。 3.作者在颈联中以“沉舟”“病树”自比,抒发了怎样的复杂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尾联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 A.对比 B.照应 C.联想 D.想象 二、《赤壁》鉴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作者_______生活在晚唐,诗中涉及的战争是_______。 2.请结合诗句,说说诗的首联中暗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有人将末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试分析其合理之处与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王安石《登飞来峰》鉴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作者诗文俱佳,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写景部分中运用虚写的一句是:_______。 3.请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第三、四句所包含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为王安石 30 岁时所作。皇祜二年(公元 1050 年)夏,他在浙江鄞县任知县期 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 四、龚自珍《己亥杂诗》鉴赏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找出诗中直抒胸臆的一个短语: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包含了两种情绪,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说说诗中“落红”有着怎样的特点,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阕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中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2015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绘景寄情类 、王维《使至塞上》鉴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本诗作者王维,作为唐代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景物的诗人,与并称“王孟” 2.本诗属于() A.边塞诗B.田园诗C.哲理诗D.叙事诗 3.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走过居延一地 B.颔联中“征蓬”“归雁”是远赴边塞的作者的写照 C.颈联中的“长河”,泛指作者见到的大漠里的河流。 D.结尾写了作者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之事。 4.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二、杜甫《望岳》鉴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作者杜甫是 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反映现实著称,因此文学界称他的诗为 2.题目《望岳》中“岳”指的是 ,诗中的“ ”是它的另一称呼 3.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有“远望”,也有“近望”“仰望” B.“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齐鲁大地尚未返青、没有进入春天时的景象 C.“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山的雄险奇崛,山南山北判若晨昏 D.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因挫折而气馁的蓬勃向上的心胸意气和豪情壮志 4.“决眦入归鸟”一句中“入”字非常传神,试做简要分析。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什么特点?(2分)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 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 绘景寄情类 一、王维《使至塞上》鉴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本诗作者王维,作为唐代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景物的诗人,与_______并称“王孟”。 2.本诗属于( ) A.边塞诗 B.田园诗 C.哲理诗 D.叙事诗 3.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走过居延一地。 B.颔联中“征蓬”“归雁”是远赴边塞的作者的写照。 C.颈联中的“长河”,泛指作者见到的大漠里的河流。 D.结尾写了作者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之事。 4.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杜甫《望岳》鉴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作者杜甫是_______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反映现实著称,因此文学界称他的诗为 “_______”。 2.题目《望岳》中“岳”指的是_______,诗中的“_______”是它的另一称呼。 3.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有“远望”,也有“近望”“仰望”。 B.“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齐鲁大地尚未返青、没有进入春天时的景象。 C.“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山的雄险奇崛,山南山北判若晨昏。 D.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因挫折而气馁的蓬勃向上的心胸意气和豪情壮志。 4.“决眦入归鸟”一句中“入”字非常传神,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什么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鉴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中“润如酥”主要表现了 2.简析“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 3.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 诗歌的尾联反映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鉴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歌中的“钱塘湖”指的是 2.本诗作者白居易曾把自己的诗歌分成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从内容和情感看,你认 为本诗属于哪一类?为什么? 3.诗歌中的哪些景色或场景表现了早春的特征?(用诗中词句回答,不少于三个) 4.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苏轼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与本诗有异曲冋工之妙。请问诗人运用哪些具 体景象表现了“钱塘湖”堪比“西子”的秀美景色? 五、《浣漢沙》鉴赏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本词的作者是朝的 2.下面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情景,作者回忆旧时与同僚一边饮酒 边填新词供人演唱的游乐生活 B.“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夕阳西下而生发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流连和 希望其重现的心境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与对“燕归来”的欣慰之情 交织在一起,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 D.“小园香径独徘徊”说的是词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无 限赞美之情。 3.下面句子中,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的情感相近的是。(填序号) 甲: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三、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鉴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中“润如酥”主要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的尾联反映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鉴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歌中的“钱塘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作者白居易曾把自己的诗歌分成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从内容和情感看,你认 为本诗属于哪一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的哪些景色或场景表现了早春的特征?(用诗中词句回答,不少于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与本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问诗人运用哪些具 体景象表现了“钱塘湖”堪比“西子”的秀美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浣溪沙》鉴赏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 2.下面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情景,作者回忆旧时与同僚一边饮酒 一边填新词供人演唱的游乐生活。 B.“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夕阳西下而生发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流连和 希望其重现的心境。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与对“燕归来”的欣慰之情 交织在一起,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 D.“小园香径独徘徊”说的是词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无 限赞美之情。 3.下面句子中,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的情感相近的是_______。(填序号) 甲: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乙: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六、苏轼《水调歌头》鉴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根据小序中“兼怀子由”四个字,对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进行推测 作者“把酒问青天”,问的是什么?(用原词中的句子回答) 3.请写出词中蕴含哲理的句子,结合你的生活,说说对你的启示。 4.有人主张将“低绮户”改为“窥绮户”,认为这样更灵活生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5.词中“ 是名句,苏轼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2015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怀乡思人类 、李商隐《夜雨寄北》鉴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中有两个加点词,请自选一个,品析其表达的情感。 近体诗忌讳字面重复,本诗中“巴山夜雨”却出现了两次,请你说说原因 这首诗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联系诗的具体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李商隐《无题》鉴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诗的题目用《无题》多是作者不愿或不便命题,请根据你对本诗的理解,用诗里的词句为本诗 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2.品析第一句中的“难”字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 3.品析“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意象的特点及作用。 4.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评价老师的敬业精神,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 5.下面对颈联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苏轼《水调歌头》鉴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根据小序中“兼怀子由”四个字,对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进行推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把酒问青天”,问的是什么?(用原词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词中蕴含哲理的句子,结合你的生活,说说对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主张将“低绮户”改为“窥绮户”,认为这样更灵活生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中“_______,_______”是名句,苏轼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2015 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 怀乡思人类 一、李商隐《夜雨寄北》鉴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中有两个加点词,请自选一个,品析其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体诗忌讳字面重复,本诗中“巴山夜雨”却出现了两次,请你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联系诗的具体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李商隐《无题》鉴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诗的题目用《无题》多是作者不愿或不便命题,请根据你对本诗的理解,用诗里的词句为本诗 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第一句中的“难”字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意象的特点及作用。 4.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评价老师的敬业精神,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颈联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镜: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二 B.“愁”字透露出诗人对青春年华逝去的忧虑。 C.“应”字用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对方的想象 D.这两句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凄苦的情态,表达了诗人缠绵的相思之苦。 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蓬山”“青鸟”具体指什么? 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鉴赏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赏析古代诗词需要把握诗词中的景、事、典、情。请把这首词抒发感情的句子写在下面,并说 说这个句子写出了怎样的感情 2.请用描述性的语句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展示的画面。 3.古人常借酒来传达喜悦之情、解忧消愁。这首词借“浊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4.结合词的上阕,具体说说这首词是如何做到“景中有情”的。 5.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亳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 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 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四、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鉴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赏析“枯藤老树昏鸦”一句的景物描写 2.“小桥流水人家”所表现的意境,与小令中其他句子的意境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赏析“古道西风瘦马”里“瘦”字所表达的情感 4.“断肠人”指谁?“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这首小令名为《秋思》,整首小令却不着“秋”“思” 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李煜《相见欢》鉴赏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镜: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二 B.“愁”字透露出诗人对青春年华逝去的忧虑。 C.“应”字用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对方的想象。 D.这两句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凄苦的情态,表达了诗人缠绵的相思之苦。 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蓬山”“青鸟”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鉴赏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赏析古代诗词需要把握诗词中的景、事、典、情。请把这首词抒发感情的句子写在下面,并说 说这个句子写出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描述性的语句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借酒来传达喜悦之情、解忧消愁。这首词借“浊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词的上阕,具体说说这首词是如何做到“景中有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燕然未勒归 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 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 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四、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鉴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赏析“枯藤老树昏鸦”一句的景物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桥流水人家”所表现的意境,与小令中其他句子的意境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古道西风瘦马”里“瘦”字所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断肠人”指谁?“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小令名为《秋思》,整首小令却不着“秋”“思”二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李煜《相见欢》鉴赏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