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 江河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 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 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 朦胧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 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 光》嬴得社会瞩目
星 星 变 奏 曲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 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 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 朦胧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 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 光》赢得社会瞩目。 江 河
字词清单 给画线的字注 静谧()憧憬()()凝望()遥远()安慰() 颤动()萤火虫( 闪烁()朦胧() 、词语解释。 1、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2、颤动: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3、闪闪烁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4、朦朦胧胧:不清楚,模糊。 5、颤抖:哆嗦,发抖。 6、僵硬:(肢体)不能活动;呆板,不灵活
字词清单 一、给画线的字注音。 静谧 ( ) 憧憬 ( ) ( ) 凝望( )遥远( )安慰( ) 颤动( )萤火虫( )闪烁( )朦胧( ) 二、词语解释。 1、凝望: 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2、颤动: 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3、闪闪烁烁: (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4、朦朦胧胧: 不清楚,模糊。 5、颤抖: 哆嗦,发抖。 6、僵硬: (肢体)不能活动;呆板,不灵活
内容分析,疏通课文 星星变奏曲
内容分析,疏通课文。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假设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否定。)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星星”象征光明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在夜里凝望 夜里”象征黑暗的现实。‘凝望”写出了作者对光明的期盼。) 寻找遥远的安慰 (写人们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加强肯定语气,描绘诗人向往的富有诗意的世界。) 每天 都是一首诗 (“诗”比喻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写人们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
•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假设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否定。) •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星星”象征光明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 在夜里凝望 (“夜里”象征黑暗的现实。“凝望”写出了作者对光明的期盼。) • 寻找遥远的安慰 (写人们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 • 谁不愿意 (加强肯定语气,描绘诗人向往的富有诗意的世界。) • 每天 • 都是一首诗 (“诗”比喻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写人们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 由自在。)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写人们渴望和平、宁静。)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表明这是无人打扰、十分宁静的环境。)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第一层:写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 表达对光明世界的向往。)
•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 柔软得像一片湖 (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 由自在。) •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写人们渴望和平、宁静。) •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表明这是无人打扰、十分宁静的环境。) • 像星星落满天空 •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第一层:写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 表达对光明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