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论 無苦 边o。 苏
六国论 苏洵
学习目标: 1、疏通文字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能够正确翻译文章
学习目标: 1、疏通文字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能够正确翻译文章
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 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L 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 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 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 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 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 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 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 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解题
简介作者 苏询。字明允,宋 朝眉山人,散文家。与 其子苏轼、苏辙并称 三苏 同为“唐宋 八大家”中的散文家
简介作者 苏询,字明允,宋 朝眉山人,散文家。与 其子苏轼、苏辙并称 “三苏”,同为“唐宋 八大家”中的散文家
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 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亮权制度。将军权完全 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 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 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 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 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 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 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 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 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 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 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 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 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 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 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 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 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