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考古》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3125184 学分:3 学时:48 《美术考古》是针对美术学院艺术市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 课程将以考古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各历史阶段遗存美术作品的发展及变化过程的考察和综合分析, 来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从而使学生在系统掌握中国美术的发展史基础上,通过精神文化的发展规律来寻 求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美术考古也是通过运用考古学手段来研究中国社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 制度文化之间关系的学科。 二、课程目标 作为必修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与讲授了解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中国历史上各个不 同时代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并拓展学生在分析研究中国社会精神文化发展及其规律方面的基础知识结 构,进而提高对艺术品所含社会文化的分析能力。 三、授课对象 艺术市场专业本科二年级 四、教学内容、学时 第一章美术考古学的概念 (4学时 第一节美术考古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目的 第二节美术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三节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 第四节中因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二贲中国史前羊术老古(4学时) 第一节中国史前美术考古的时代特 第二节史前社会、生活和艺术 第二带中前原始宗数和些术品 第四节 史前墓葬与随葬艺术品 第五节 关于史前文明的思考 第三贲吉银时代美术考古(4学时】 第 先秦时期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商代青铜器、玉器艺术特征 第三节西周青铜器特征 第四节 春秋战国出士文物 第四章秦汉美术考古(一、二)(8学时) -24-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24 - 《美术考古》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3125184 学分:3 学时:48 《美术考古》是针对美术学院艺术市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 课程将以考古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各历史阶段遗存美术作品的发展及变化过程的考察和综合分析, 来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从而使学生在系统掌握中国美术的发展史基础上,通过精神文化的发展规律来寻 求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美术考古也是通过运用考古学手段来研究中国社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 制度文化之间关系的学科。 二、课程目标 作为必修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与讲授了解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中国历史上各个不 同时代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并拓展学生在分析研究中国社会精神文化发展及其规律方面的基础知识结 构,进而提高对艺术品所含社会文化的分析能力。 三、授课对象 艺术市场专业本科二年级 四、教学内容、学时 第一章 美术考古学的概念 (4 学时) 第一节 美术考古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目的 第二节 美术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 第四节 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 中国史前美术考古 (4 学时) 第一节 中国史前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史前社会、生活和艺术 第三节 史前原始宗教和艺术品 第四节 史前墓葬与随葬艺术品 第五节 关于史前文明的思考 第三章 青铜时代美术考古 (4 学时) 第一节 先秦时期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商代青铜器、玉器艺术特征 第三节 西周青铜器特征 第四节 春秋战国出土文物 第四章 秦汉美术考古(一、二) (8 学时)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秦汉美术考古(一)(4学时) 第一节两汉时期羊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秦汉城市、建筑艺术和日用工艺品 第三节兵马俑 第四节去草排羊术 秦汉美术考古(二) (4学时) 第一节两汉时期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楚一节满城汉莫 第三节海昏侯墓 第五竟魏晋南北朝美术考古(一、二)(8学时) 魏晋南北朝美术考古(一)(4学时)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建筑艺术和日用工艺品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考古(二)(4学时) 第一节莫高窟北凉三窟 第二节北魏时期的云冈和龙门 第三节东魏与北齐:天龙山、响堂山、青州龙兴寺造像艺术 第六章隋唐美术考古(一、二、三) (16学时) 隋唐美术考古(一)(8学时) 第一节隋唐时期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隋唐时期城市、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第三节何家村窑意 第四节法们寺地宫出土文物 隋唐美术考古(二)(8学时) 第一节隋代佛教艺术 第二节唐代宗教艺术 隋唐墓葬美术考古(三)(4学时) 第一节隋代慕葬美术考古 第二节唐代北方地区慕葬美术考古 第三节唐代南方地区墓葬美术考古 根据造型艺术的概念,本课程将以历史演进的顺序和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美术作品 分类形式,通过48学时的教授来呈现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 周次 课程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课堂讨论及其它教学环节 20世纪中国田野与美术考古回顾 美术考古学概念阐述 美术考古的理论 美术考古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生 与万法 美术考古学与考古学及其它学利 的关系 25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25 - 秦汉美术考古(一) (4 学时) 第一节 两汉时期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秦汉城市、建筑艺术和日用工艺品 第三节 兵马俑 第四节 秦墓葬美术 秦汉美术考古(二) (4 学时) 第一节 两汉时期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满城汉墓 第三节 海昏侯墓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考古(一、二) (8 学时) 魏晋南北朝美术考古(一) (4 学时)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建筑艺术和日用工艺品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考古(二) (4 学时) 第一节 莫高窟北凉三窟 第二节 北魏时期的云冈和龙门 第三节 东魏与北齐:天龙山、响堂山、青州龙兴寺造像艺术 第六章 隋唐美术考古(一、二、三) (16 学时) 隋唐美术考古(一)(8 学时) 第一节 隋唐时期美术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隋唐时期城市、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第三节 何家村窖藏 第四节 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 隋唐美术考古(二)(8 学时) 第一节 隋代佛教艺术 第二节 唐代宗教艺术 隋唐墓葬美术考古(三)(4 学时) 第一节 隋代墓葬美术考古 第二节 唐代北方地区墓葬美术考古 第三节 唐代南方地区墓葬美术考古 根据造型艺术的概念,本课程将以历史演进的顺序和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美术作品 分类形式,通过 48 学时的教授来呈现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 周次 课程安排 教 学 内 容 课时 课堂讨论及其它教学环节 4 美术考古的理论 与方法 20 世纪中国田野与美术考古回顾 美术考古学概念阐述 美术考古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美术考古学与考古学及其它学科 的关系 4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细 5 美术考古一 史前关术考古 4 课堂讨论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论的异同 6 美术考古 青铜时代美术考古 4 课堂讨论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7 美术考古三 秦汉美术考古 4 课堂讨论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与制作工艺 8 美术考古四 秦汉关术考古二 4 9 慕葬美术考古 秦汉慕葬美术考古 4 课堂讨论秦汉考古出土器物及其艺术价值 10 国家博物馆考察 古代中国美术考古出土文物考察 4 讲解与实物观看 11 美术考古四 南北朝关术考古 4 12 宗教美术考古 佛教石宜造像与壁画考古(公元 46世纪) 分组讨论-佛教美术遗存对美术考古的贡献 13 美术考古五 隋唐五代美术考古 4 分组讨论-隋唐美术考古文物特征与价值 14 美术考古六 隋唐五代美术考古二 4 美术考古总结 15 慕葬美术考古 隋唐五代慕葬美术考古 4 慕葬美术考古总结 备注:平时作业安排及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小组讨论:1.工艺美术考古举例:2.宗教美术考古举例:3.墓葬美术考古举例。 考核方式:笔试 五、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方法建议 先修课程:无 教学方法建议: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杨泓、郑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汉唐考古学九讲》杨泓著,文物出版社出版 《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杨温著,科学出版社。 -26-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26 - 5 美术考古一 史前美术考古 4 课堂讨论-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论的异同 6 美术考古二 青铜时代美术考古 4 课堂讨论-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7 美术考古三 秦汉美术考古一 4 课堂讨论-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与制作工艺 8 美术考古四 秦汉美术考古二 4 9 墓葬美术考古 秦汉墓葬美术考古 4 课堂讨论-秦汉考古出土器物及其艺术价值 10 国家博物馆考察 古代中国美术考古出土文物考察 4 讲解与实物观看 11 美术考古四 南北朝美术考古 4 12 宗教美术考古 佛教石窟造像与壁画考古(公元 4-6 世纪) 4 分组讨论-佛教美术遗存对美术考古的贡献 13 美术考古五 隋唐五代美术考古一 4 分组讨论-隋唐美术考古文物特征与价值 14 美术考古六 隋唐五代美术考古二 4 美术考古总结 15 墓葬美术考古 隋唐五代墓葬美术考古 4 墓葬美术考古总结 备注:平时作业安排及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小组讨论:1.工艺美术考古举例;2.宗教美术考古举例;3.墓葬美术考古举例。 考核方式:笔试 五、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方法建议 先修课程:无 教学方法建议: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杨泓、郑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汉唐考古学九讲》杨泓著,文物出版社出版。 《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杨泓著,科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批评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3127208 学分:2 学时.32 讲授美术批评的目标、性质、历史、功能,重要流派及写作方法。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为艺术市场专业需要具各的基础知识、能力。 旨在使学生了解美术批评的目标、性质、历史、功能,理解重要的美术批评思潮、学派的主要观点, 理解美术批评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实践能力与较好的沟通、互动、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本课程内容属于美术教有专业同学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是学生达到本科毕业要求的必要内容。 三、授课对象 艺术市场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四、教学内容、学时 第1章导论(8学时)】 1.美术批评的性质、历史、在现当代兴起的时代背景与特征: 第2章现当代美术批评概述(16学时) 1.批评的作用与位置 2.主要思潮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第3章经典文本研读(8学时) 五、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方法建议 先修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 墩学方法建议: 课程设计包含集体反复、多次讨论与个人单独讲解、深入讨论的教学环节,高度重视、激发教师与学 生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不断讨论中培养自身的思考、表达、沟通能力。 六、课程考核 1.考核目标: 让学生认识美术批评的基本目标、方式、基本写作要求与方法 -27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27 - 《美术批评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3127208 学分:2 学时:32 讲授美术批评的目标、性质、历史、功能,重要流派及写作方法。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为艺术市场专业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能力。 旨在使学生了解美术批评的目标、性质、历史、功能,理解重要的美术批评思潮、学派的主要观点, 理解美术批评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实践能力与较好的沟通、互动、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本课程内容属于美术教育专业同学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是学生达到本科毕业要求的必要内容。 三、授课对象 艺术市场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四、教学内容、学时 第 1 章 导论(8 学时) 1. 美术批评的性质、历史、在现当代兴起的时代背景与特征; 2. 美术批评的审美、社会政治功能与哲学价值; 3. 美术批评的写作主体、接受主体 第 2 章 现当代美术批评概述(16 学时) 1.批评的作用与位置 2.主要思潮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第 3 章 经典文本研读(8 学时) 五、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方法建议 先修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 教学方法建议: 课程设计包含集体反复、多次讨论与个人单独讲解、深入讨论的教学环节,高度重视、激发教师与学 生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不断讨论中培养自身的思考、表达、沟通能力。 六、课程考核 1.考核目标: 让学生认识美术批评的基本目标、方式、基本写作要求与方法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考核方式: 考查,采用提交论文、读书报告的形式 3.考核内容: 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要求的基本能力,具备初步的作品分析、思考、鉴赏和写作能力。 4.评分标准:论文(报告)占70%,课堂发言占30%。 5.填写《首都师范大学考试(考查)分析表》,与学生考试试卷或考查的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 读书报告等一并保存一年。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 【意】里奥奈罗·文杜里著,迟轲译《西方艺术批评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参考资料: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瑞士】H·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美】帕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瑞士,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 -28-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28 - 2.考核方式: 考查,采用提交论文、读书报告的形式 3.考核内容: 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要求的基本能力,具备初步的作品分析、思考、鉴赏和写作能力。 4.评分标准:论文(报告)占 70%,课堂发言占 30%。 5.填写《首都师范大学考试(考查)分析表》,与学生考试试卷或考查的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 读书报告等一并保存一年。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 【意】里奥奈罗·文杜里著,迟轲译《西方艺术批评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参考资料: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瑞士】H·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美】帕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瑞士,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