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谈中国诗 编写人:侯丽敏审查人:任聚宝 学习目标1、概括各段大意和文章中心。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重点分析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异同,体会中国诗歌的精髓 学习难点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一一关于中国诗歌 (一)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 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二)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 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 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 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 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10 谈 中 国 诗 编写人:侯丽敏 审查人:任聚宝 学习目标 1、概括各段大意和文章中心。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重点 分析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异同,体会中国诗歌的精髓。 学习难点 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文体知识——关于中国诗歌 (一)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 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二)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 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 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 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 字内)、中调(59—90 字内)和 长调(91 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 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三)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 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 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 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 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 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 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 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 夔等。 5.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虽称为乐府,但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颇多 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言、 七言错杂运用。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 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 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其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 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 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 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 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三)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 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 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 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 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 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 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 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 夔等。 5.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虽称为乐府,但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颇多 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言、 七言错杂运用。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 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 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其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 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 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 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
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 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 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预习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羡妒(xian)嫉恨(j)会稽(hui) 精髓(sui 颦蹙(cu) 内疚(ji)皮夹(jia) 深挚(zhi C.无垠(ying)熬夜 瞭望(liao)混沌(dun) D.桃核(hai) 侈谈(she)尽快(jn)睿智(ru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叫嚣 回长荡气 数见不鲜 B.混沌 聊以慰籍 斩钉截铁 C.亵渎 卧薪尝胆 必恭必敬 D.寡陋 惊天动地 义愤填赝 学习内容 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演讲稿,面对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钱钟书先生是用什么方法 来论中国诗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2、快速阅读文章第2--6自然段,抓住关键句,概括与外国诗相比中国诗歌的 特征有哪些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5自然段 第6自然段 3、课文最后一小节是否多余
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 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 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预习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羡.妒(xiàn) 嫉.恨(jí) 会.稽(huì) 精髓.(suǐ) B.颦蹙.(cù) 内疚.(jiù) 皮夹.(jiā) 深挚.(zhì) C.无垠.(yíng) 熬.夜(áo) 瞭.望(liào) 混沌.(dùn) D.桃核.(hāi) 侈.谈(shē) 尽.快(jǐn) 睿.智(r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叫嚣 回长荡气 数见不鲜 B.混沌 聊以慰籍 斩钉截铁 C.亵渎 卧薪尝胆 必恭必敬 D.寡陋 惊天动地 义愤填赝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演讲稿,面对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钱钟书先生是用什么方法 来论中国诗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2、快速阅读文章第 2---6 自然段,抓住关键句,概括与外国诗相比中国诗歌的 特征有哪些? 第 2 自然段: 第 3 自然段: 第 4-5 自然段: 第 6 自然段: 3、课文最后一小节是否多余?
、合作探究 钱钟书先生在末段作出了“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 所谓‘中国的’成分”这样的结论,何以见得?细读全文,用比较文学的观点,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发展史: 外国一 中国 2、篇幅 外国 中国一一 3、韵味: 外国— 中国 4、风格: 外国 中国 5、内容: 外国 中国 三、拓展探究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试结合文章上下文, 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 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
二、合作探究: 钱钟书先生在末段作出了“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 所谓‘中国的’成分”这样的结论,何以见得?细读全文,用比较文学的观点,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1、发展史: 外国—— 中国—— 2、篇幅: 外国—— 中国—— 3、韵味: 外国—— 中国—— 4、风格: 外国—— 中国—— 5、内容: 外国—— 中国—— 三、拓展探究: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试结合文章上下文, 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 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
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2、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 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 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3、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学习小 结 达标检测 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二百字 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观沧海》见课本P53 致大海(节选)普希金 我多么爱你的余音缭绕,那低沉的音调,深渊之声 还有你黄昏时分的寂寥,和你那变幻莫测的激情。 打鱼人的温顺的风帆,全凭着你的意旨保护 大胆地掠过你波涛的峰峦,而当你怒气冲冲,难以制服
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 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 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 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二百字 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观沧海》见课本 P53 致大海(节选) 普希金 我多么爱你的余音缭绕,那低沉的音调,深渊之声, 还有你黄昏时分的寂寥,和你那变幻莫测的激情。 打鱼人的温顺的风帆,全凭着你的意旨保护, 大胆地掠过你波涛的峰峦,而当你怒气冲冲,难以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