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我们离战败还很远呢。我们仍然有很大的 力量同日本作战,而日本在整个战争中须得时时 在其后方作防御战。中国经济的不统一、不平衡, 对于抗日战争反为有利。例如将上海和中国其他 地方割断,对于中国的损害,绝没有将纽约和美国 其他地方割断对于美国的损害那样严重,日本就 是把中国沿海封锁,中国的西北、西南和西部,它 是无法封锁的。所以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 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这是 我们早就提出了的。 问:假如战争拖得很长,日本没有完全战败,共产党能 否同意讲和,并承认日本统治东北? 答:不能。中厨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一样,不容许日本· 保留中国的寸土。 问:照你的意见,这次解放战争,主要的战略方针是 什么? 答:我们的战路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 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 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 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 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 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这并不是说要放弃 一切重要的军李地点,对于这些地点,只要有利, 就应配置阵地战。但是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 8
然要是运动战。阵地战虽也必需,但是属于辅助 性质的第二种的方针。在地理上,战场这样广大, 我们作最有效的运动战,是可能的。日军遇到我 军的猛烈活动,必得谨慎。他们的战争机构很笨 重,行动很慢,效力有限。如果我们集中兵力在 一个狭小的阵地上作消耗战的抵抗,将使我军失 掉地理上和经济组织上的有利条件,犯阿比西尼 亚的错误。战争的前期,我们要避免一切大的决 战,要先用运动战逐渐地被坏敌人军队的精神和 战斗力。 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 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须知东三省的抗 日义勇军,仅仅是表示了全画农民所能动员抗战 的潜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伏 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 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丁奔命。必须记住这个成争 是在中国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 国人所包围,日军要被迫运来他们所需的军用品, 而且要自已看守:他们要用重兵去保护交通线,时 时谨防袭击;另外,还要有一大部力量驻扎满洲和 日本内地。 在战争的过程中,中国能俘虏许多的日本兵, 夺取许多的武器弹药来武装自己;同时,争取外国 的援助,使中国军队的装备逐渐加掘起来。因 9
此,中国能够在战争的后期从事阵地战,对于日 本的占领地进行阵地的攻击。这样,日本在中国 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在无数战 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中国方面,则抗 战的潜伏力一天一天地奔腾高涨,大批的革命民 众不断地倾注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所有这 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 日本占领地的堡垒和根据地,作最后的致命的攻 击,驱逐日本侵略军出中国。(斯诺:《西北印象 记》) 抗战十个月的经验,证明上述论点的正确,以后 也还将继续证明它。 (七)还在芦沟桥事变发生后一个多月,即一九 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就在它的《关 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清楚地指出: 芦沟桥的挑战和平津的占领,不过是日寇大举进 攻中国本部的开始。日寇已经开始了全国的战时动 员。他们的所谓“不求扩大”的宣传,不过是掩护其进 攻的烟幕弹。 七月七日芦沟桥的抗战,已经成了中国全国性抗 战的起点。 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 实行抗战的阶段。抗战的准备阶段已经过去了。这一 10
阶段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 胜利。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 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 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由于当前的抗战还存在着严重的弱点,所以在今 后的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 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因此,应 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但我们相信,已经 发动的抗战,必将因为我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神破 切障碍物而继续地前进和发展。 抗战十个月的经验,同样证明了上述论点的正 确,以后也还将继续证明它。 (八)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 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他们看问题的方 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或者是毫无根据地纯主观地 说一顿;或者是只根据问题的一侧面、一时候的表 现,也同样主观地把它夸大起来,当作全体看。但是 人们的错误观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本的错误,带 一贯性,这是难于纠正的;另一类是偶然的错误,带 暂时性,这是易于纠正的。但既同为错误,就都有纠 正的必要。因此,反对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 论的倾向,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成 11
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问题的根据 (九)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 么是中国的呢?根据在什么地方呢?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 这里。分别地说来,战争的双方有如下互相反对的 许多特点。 (一O)日本方面:第一,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 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 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个。 这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战争的不可避免和 中国的不能速胜,就建立在这个日本国家的帝国主 义制度及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上面。 然而第二,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 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 蛮的。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国主义,由 于内外矛盾,不但使得它不得不举行空前大规模的 冒险战争,而且使得它临到最后崩费的前夜。从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