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作物生长分析昵图网www.nipic.comBY:谷晓NO:20100516194503079378
实验三 作物生长分析
目的意义一运用生物观察法和作物生长分析法分析植株的物质积累、转运、分配情况及其与叶片、株高、叶面积等植物学形态特征的关系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作物生长分析方不同器法,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官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目的意义 ➢ 运用生物观察法和作物生长分析法分析植株的物 质积累、转运、分配情况及其与叶片、株高、叶 面积等植物学形态特征的关系。 ➢ 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作物生长分析方 法,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器 官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培养综合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1:光合器官性状(LAI)(1)叶面积指数1251叶面积比率(LeafAreaRate,LAR)表示作物单位干重的叶面积(单位m2克)lnw1mw2L-1LAR=W1nLz - InL,W2-Wi3)1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表示单位叶重的叶面积,可反映出叶片的厚度LSLA(Lw为叶片干重)L
1.光合器官性状 (1)叶面积指数(LAI) (2)叶面积比率(Leaf Area Rate,LAR)表 示作物单位干重的叶面积(单位m2/克) (3)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 表示单位叶重的叶面积,可反映出叶片的厚度。 (LW 为叶片干重) 2 1 2 1 2 1 2 1 1 1 1 1 nL nL L L w w nw nw W L LAR − − • − − = = Lw L SLA = 二、内容
2. 干物质及生长指标(1)干物质积累动态16S形生长指数生长(2)千物质分配特征12AW曲线B指数生长8的末端冈优22Gangyou22茎鞘叶穗dwLeaf0. 7PanicleStem and sheath0.6dlog A0. 5log B0. 40. 30. 202A6810时间0. 10图2-1作物生长的“S形模型OCUA?2N2(引自Leopold和Kriedemann,1975)始穗后天数DafterHeading(d)W,和W,是作物生长的两个相邻时间t和t时的干物重-B2-B1一B3
2.干物质及生长指标 (1)干物质积累动态 (2)干物质分配特征 冈优2 2 Gangyou22 茎鞘 叶 穗 Stem and sheath Leaf Panicle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 14 28 42 0 14 28 42 0 14 28 42 始穗后天数D after Heading(d) 百分率 Percentage(%) B 1 B 2 B 3
(3))相对生长率(RelativeGrowthRate.RGR)克/克·天dw11nw, - 1nwRGRWdtt2 -ti(4)净同化率(NetAssimilationRate,NAR)克/m?·天dw1nL, -1nL, W2 -Wi其中L为叶面积NAR=LdtL, - LItz -ti(5)作物生长率(CropGrowthRate,CGR)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增加的干物重,克/m2.天AyV2 一y1CGR=△tt2 -ti
(3)相对生长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克/克﹒天 (4)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NAR)克/m2·天 (5)作物生长率(Crop Growth Rate,CGR)单位时间内单 位土地面积增加的干物重,克/m2·天 2 1 1 1 2 1 1 t t nw nw dt dw W RGR − − = • = 其中L为叶面积 t t w w L L nL nL dt dw L NAR 2 1 2 1 2 1 2 1 1 1 1 − − • − − = • = 2 1 2 1 t t y y t y CGR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