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吴云芳 【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的选择题按照题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 卡上对应的题号处,其它题目做在答题卷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嘲哳zha银钿dian癸丑gui雕栏玉砌qie 槲寄生h会稽kuai坳堂ao茕茕独立 qiong C.抟扶摇tuan绛囊 JIang攻讦jie细嚼慢咽yan D.鹰隼sin 老趼jian螫针zhe无语凝噎ye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泄下来。 B.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份地 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 C.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疹, 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D.网络时代,口水战经常会上头条,网友也会不明就里地互相对骂,其原因在于网友缺 乏批判思维,不善于辩析“事实陈述”和“观点陈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 很难捉摸。 B.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能为了个人的蜗角虚名、蝇头小利而丧失党的原则,丧失 做人的人格 C.《琅琊榜》收视率自开播当晩便势不可挡,一口气登上微博热门电视剧排行榜前三甲, 短短两小时内,获得近40万的搜索指数,相关微博参与讨论总数高达144.2万人次 D.那个面临破产的公司在改制以后,理顺了各种关系,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生产,很快 出现了回光返照的良好局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人要更加坚定信念,珍惜青春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 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 B.儒商,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的伦理新风,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 济和文化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 C.这部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文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D.高考加分“瘦身”,只是我们在高考公平方面迈出的一小步,我们还要通过不折不扣 的监督机制以及严格的制度设计,真正推进教育公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妈妈每天要出门采购全家吃的菜,真够辛苦的。 B.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为敬贺我们公司开业,王经理一大早就让人送来了花篮 D.婚礼的请帖已收到,我一定会拨冗前来参加
义乌市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吴云芳 2016.1 【注意】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所有的选择题按照题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 卡上对应的题号处,其它题目做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1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嘲哳.zhā 银钿.diàn 癸.丑 guǐ 雕栏玉砌.qiè B.槲.寄生 hú 会.稽 kuài 坳.堂ào 茕茕..独立 qióng C.抟.扶摇 tuán 绛.囊 jiàng 攻讦.jié 细嚼慢咽.yān D.鹰隼. sǔn 老趼.jiǎn 螫.针 zhé 无语凝噎.yē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泄下来。 B.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份地 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 C.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疹, 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D.网络时代,口水战经常会上头条,网友也会不明就里地互相对骂,其原因在于网友缺 乏批判思维,不善于辩析“事实陈述”和“观点陈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 很难捉摸..。 B.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能为了个人的蜗角虚名、蝇头小利 .........而丧失党的原则,丧失 做人的人格。 C.《琅琊榜》收视率自开播当晚便势不可挡 ....,一口气登上微博热门电视剧排行榜前三甲, 短短两小时内,获得近 40 万的搜索指数,相关微博参与讨论总数高达 144.2 万人次。 D.那个面临破产的公司在改制以后,理顺了各种关系,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生产,很快 出现了回光返照 ....的良好局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人要更加坚定信念,珍惜青春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 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 B.儒商,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的伦理新风,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 济和文化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 C.这部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文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D.高考加分“瘦身”,只是我们在高考公平方面迈出的一小步,我们还要通过不折不扣 的监督机制以及严格的制度设计,真正推进教育公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妈妈每天要出门采购..全家吃的菜,真够辛苦的。 B.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为敬贺..我们公司开业,王经理一大早就让人送来了花篮。 D.婚礼的请帖已收到,我一定会拨冗..前来参加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是封建时代官员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 备忘。 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王实甫是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西厢 记》是他的代表作品 C.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背景, 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且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斑纹》一文充 分体现了以上特点。 D.《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三十三篇,是儒家的一部主要著作。“逍 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要求:①观点明确:②理由陈述条理清晰:③语言简 明得体:④不超过60字。(3分) 现代中国悄然进入了微时代,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如微博、微信、微 小说,以及最近广受欢迎的微电影、微旅行等。“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上, 让中国悄然进入“微时代”。 面对越来越多的“微”事物,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 并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共3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8-13题。(共18分)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 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漏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 醉,何不鋪其糟而歡其醣?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 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何故深思高举 指行为高出于世俗 B.安能以身之察察 皎洁的样子 C.新沐者必弹冠 洗头 D.可以濯吾足 浸泡 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举世皆浊而我独清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葬于江鱼之腹中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是以见放 慈父见背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形容枯槁B.何故至于斯C.余久卧病无聊D.老大嫁作商人妇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是封建时代官员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 备忘。 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王实甫是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西厢 记》是他的代表作品。 C.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背景, 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且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斑纹》一文充 分体现了以上特点。 D.《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三十三篇,是儒家的一部主要著作。“逍 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 7.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要求:①观点明确;②理由陈述条理清晰;③语言简 明得体;④不超过 60 字。(3 分) 现代中国悄然进入了微时代,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如微博、微信、微 小说,以及最近广受欢迎的微电影、微旅行等。“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上, 让中国悄然进入“微时代”。 面对越来越多的“微”事物,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 并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共 36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 8 - 13 题。(共 18 分)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 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 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 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何故深思高举.. 指行为高出于世俗 B.安能以身之察察.. 皎洁的样子 C.新沐.者必弹冠 洗头 D.可以濯.吾足 浸泡 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葬于.江鱼之腹中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是以见.放 慈父见.背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形容..枯槁 B.何故至于..斯 C.余久卧病无聊.. D. 老大..嫁作商人妇
11.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之二虫又何知B.行吟泽畔C.遂去,不复与言D.列坐其次 12.下列各句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怎么能让我用洁净光明的人格去蒙受尘世间的污秽呢? B.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而且背负着因罪受刑的坏名声在社会上不容易居处,因无耻卑鄙常受到诽谤、非难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皇上的恩宠的)。 D.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不能自已。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屈原的行为外貌描写,旨在表现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难挫折,为下文写 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身张本铺垫 B.“众人皆醉我独醒”中的“众人皆醉”比喻世道的黑暗和世人的昏聩,“我独醒”比喻 屈原对个人命运认识的清醒 C.渔父是一位遁世的隐者的形象,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具有心平气和 的超然心态。 D.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有力表现了屈原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形象 人物形象在对比中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小题。(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 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 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 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 喋血于友于,张绣剌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 于当世。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 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 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 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葺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俍。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 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 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 详之。丘迟顿首。 (选自丘迟《与陈伯之书》,有删节) 1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就:成就 B.直以不能内审诸己 审:仔细察看 C.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 与:嘉许,赞赏
11.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行吟泽畔 C.遂去,不复与言 D.列坐其次 12.下列各句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怎么能让我用洁净光明的人格去蒙受尘世间的污秽呢? B.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 而且背负着因罪受刑的坏名声在社会上不容易居处,因无耻卑鄙常受到诽谤、非难。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皇上的恩宠的 )。 D.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不能自已。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屈原的行为外貌描写,旨在表现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难挫折,为下文写 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身张本铺垫。 B.“众人皆醉我独醒”中的“众人皆醉”比喻世道的黑暗和世人的昏聩,“我独醒”比喻 屈原对个人命运认识的清醒。 C.渔父是一位遁世的隐者的形象,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具有心平气和 的超然心态。 D.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有力表现了屈原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形象, 人物形象在对比中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小题。(共 18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 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 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 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 喋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 于当世。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 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 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 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 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 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 详之。丘迟顿首。 (选自丘迟《与陈伯之书》,有删节) 1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就:成就 B.直以不能内审.诸己 审:仔细察看 C.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 与:嘉许,赞赏
D.吊民洛汭,伐罪秦中 吊:慰问,抚慰 1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况将军无昔人之罪 ②吴子之泣西河 ③对穹庐以屈膝 ④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先肯定陈伯之早年投降萧衍的明智之举,称颂此举带来的地位升迁,效果良好,“何 其壮也”;接着痛斥他背叛而去的不义和不智,“又何劣邪”。两相对照,先声夺人 B.第三段言说归降之利,先为陈伯之开脱罪责,认为他对朝廷一片赤诚,而后又用典故 说明梁朝对他决不怀恨,同时又举例证明朝廷的诚意。 C.第四段复言拒降之不利。先伸张民族大义,又言北魏危乱之事实,断了陈伯之的后路, 促使其很下决心 D.末段暗蓄强大气势:大军已发,破魏在即,若不悔改,再无时机,以威胁语气点到即止 不作铺展。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3分) (2)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3分) 18.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 三、现代文阅读(共12分)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 态适应现象。拟态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骗者。这个受骗者可为捕食者或猎物, 甚或同种中的异性。在宿主拟态现象中,受骗者和被模仿者为同一物。许多有毒、味道不佳 或有刺的动物往往有警戒色,这点常为其他生物所模仿 拟态在昆虫类和蜘蛛类中极为普遍,在脊椎动物和植物中也很常见。如蝇类和蛾类模仿 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 蝴蝶亦能逃生;两种不适口的蝴蝶互相模仿可共同分担被年幼鸟类在学习期间误食所造成的 死亡率;寄生鸟类(如杜鹃)的卵精确模拟寄主鸟类的卵,可大大增加寄生的成功率。拟态有 共同点:两个不同生物发生几乎相同的信号(形状、行为、发光、声音、气味乃至生物化 学特征)为另一生物所接收,接受者对双方采取同一反应,对被模仿者采取此反应,对于接 受者有利:对模仿者采取此反应则对于接受者可能无利 与趋同进化不同,拟态中的选择因子必为另一生物,它被拟态所欺骗。拟态的几方常处 于同一地区,但也可能模仿者和被模仿者相距甚远,借迁徙候鸟(受骗者)而联系在一起。拟 态有时与伪装现象不易区分,但伪装者常是模仿背景以免为接受者所察觉,而模仿者却意求 引起受骗者的特定反应。 拟态是进化的产物。尺蠖形似小枝因而免受鸟类啄食,这种现象可称模拟或保护色。但 当昆虫数目过多时,鸟类甚至啄小枝以寻找昆虫。在本例,原系尺蠖伪装,但随后小树枝都 转变为“模仿者”引起鸟类的啄食反应。看来,相似的形态只是物种特征的随机变化,只是 在一定的选择压力下才成为拟态。进化的趋势总是:模仿者力求形态更为近似被模仿者。但 若拟态对被模仿者无利,则被模仿者可能会发展出种种差异以示与假者有别。被杜鹃寄生的 其他鸟类的卵、被维达鸟寄生的鸟类的喙裂以及清洁鱼都发展得形态万千,可能与此有关
D.吊.民洛汭,伐罪秦中 吊:慰问,抚慰 1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况将军无昔人之.罪 ②吴子之.泣西河 ③对穹庐以.屈膝 ④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肯定陈伯之早年投降萧衍的明智之举,称颂此举带来的地位升迁,效果良好,“何 其壮也”;接着痛斥他背叛而去的不义和不智,“又何劣邪”。两相对照,先声夺人。 B. 第三段言说归降之利,先为陈伯之开脱罪责,认为他对朝廷一片赤诚,而后又用典故 说明梁朝对他决不怀恨,同时又举例证明朝廷的诚意。 C. 第四段复言拒降之不利。先伸张民族大义,又言北魏危乱之事实,断了陈伯之的后路, 促使其很下决心。 D.末段暗蓄强大气势:大军已发,破魏在即,若不悔改,再无时机,以威胁语气点到即止, 不作铺展。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3 分) ▲ (2)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3 分) ▲ 18.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 三、现代文阅读(共 12 分)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 态适应现象。拟态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骗者。这个受骗者可为捕食者或猎物, 甚或同种中的异性。在宿主拟态现象中,受骗者和被模仿者为同一物。许多有毒、味道不佳 或有刺的动物往往有警戒色,这点常为其他生物所模仿。 拟态在昆虫类和蜘蛛类中极为普遍,在脊椎动物和植物中也很常见。如蝇类和蛾类模仿 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 蝴蝶亦能逃生;两种不适口的蝴蝶互相模仿可共同分担被年幼鸟类在学习期间误食所造成的 死亡率;寄生鸟类(如杜鹃)的卵精确模拟寄主鸟类的卵,可大大增加寄生的成功率。拟态有 一共同点:两个不同生物发生几乎相同的信号(形状、行为、发光、声音、气味乃至生物化 学特征)为另一生物所接收,接受者对双方采取同一反应,对被模仿者采取此反应,对于接 受者有利;对模仿者采取此反应则对于接受者可能无利。 与趋同进化不同,拟态中的选择因子必为另一生物,它被拟态所欺骗。拟态的几方常处 于同一地区,但也可能模仿者和被模仿者相距甚远,借迁徙候鸟(受骗者)而联系在一起。拟 态有时与伪装现象不易区分,但伪装者常是模仿背景以免为接受者所察觉,而模仿者却意求 引起受骗者的特定反应。 拟态是进化的产物。尺蠖形似小枝因而免受鸟类啄食,这种现象可称模拟或保护色。但 当昆虫数目过多时,鸟类甚至啄小枝以寻找昆虫。在本例,原系尺蠖伪装,但随后小树枝都 转变为“模仿者”引起鸟类的啄食反应。看来,相似的形态只是物种特征的随机变化,只是 在一定的选择压力下才成为拟态。进化的趋势总是:模仿者力求形态更为近似被模仿者。但 若拟态对被模仿者无利,则被模仿者可能会发展出种种差异以示与假者有别。被杜鹃寄生的 其他鸟类的卵、被维达鸟寄生的鸟类的喙裂以及清洁鱼都发展得形态万千,可能与此有关
若拟态对受骗者无利,受骗者也可能增进鉴别能力。不过,拟态也可能对几方均有利,如上 述非洲丽鱼,这时雌鱼不能鉴别真假反而有助于受精作用的进行。在进化过程中常存在一种 平衡状态,如杜鹃的拟态不能过于逼真,否则宿主受害者过多反不利于寄生者生存。在模仿 者与被模仿者的数目间也存在某种平衡关系。例如模仿有刺蜂的昆虫数目可能多于蜂类本身, 但若为数过多时则被天敌发现而拟态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又如,假清洁鱼,虽数目少但因它 造成的损失较大,仍足以引起被害鱼类警惕以致拟态失效。 (节选自《生物学教学》) 19.“拟态”中的“态”包括哪些方面?拟态现象进化的总趋势是什么?(4分) 20.文章第二段在说明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举例分析。(4分) 21.“在进化过程中常存在一种平衡状态”,对于拟态现象而言,这种规律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7分)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①张乔:唐代诗人。②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 首联“征人倚戍楼”中“倚”字,有人建议改为“守”字更为确切。你认为“倚”与“守” 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3分) 23.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题。(共6分)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克己复礼》)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 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克己复礼》)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24.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是”指代的具体内容,并结合选 文简述其这样说的理由。(2分) 25用自己的话简要评论后两段文字中孔子和孟子观点的差异。(4分) (三)古诗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青山隔送行 (王实甫《长亭送别》)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司马迁《报任安书》)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论语》)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论语》) (6)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
若拟态对受骗者无利,受骗者也可能增进鉴别能力。不过,拟态也可能对几方均有利,如上 述非洲丽鱼,这时雌鱼不能鉴别真假反而有助于受精作用的进行。在进化过程中常存在一种 平衡状态,如杜鹃的拟态不能过于逼真,否则宿主受害者过多反不利于寄生者生存。在模仿 者与被模仿者的数目间也存在某种平衡关系。例如模仿有刺蜂的昆虫数目可能多于蜂类本身, 但若为数过多时则被天敌发现而拟态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又如,假清洁鱼,虽数目少但因它 造成的损失较大,仍足以引起被害鱼类警惕以致拟态失效。 (节选自《生物学教学》) 19. “拟态”中的“态”包括哪些方面?拟态现象进化的总趋势是什么?(4 分) 20.文章第二段在说明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举例分析。(4 分) 21.“在进化过程中常存在一种平衡状态”,对于拟态现象而言,这种规律体现在哪些方面? (4 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 21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2 -23 题。( 7 分)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①张乔:唐代诗人。②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 22.首联“征人倚戍楼”中“倚”字,有人建议改为“守”字更为确切。你认为“倚”与“守” 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3 分) 23.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4 -25 题。(共 6 分)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克己复礼》)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 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克己复礼》)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24.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是”指代的具体内容,并结合选 文简述其这样说的理由。(2 分) 25.用自己的话简要评论后两段文字中孔子和孟子观点的差异。(4 分) (三)古诗文默写。( 共 8 分,每空 1 分) 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青山隔送行, , 。(王实甫《长亭送别》)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司马迁《报任安书》)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论语》)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论语》) (6)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