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哈钦松系统 >英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哈钦松(J.lutchinson) 提出 >赞成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目、毛茛目原始, 菜荑花序类不是原始类群;认为被子植物为 单起源,单子叶植物源于毛茛日。 >花的演化规律是由两性到单性;由虫媒到风 媒;由双被到单被或无被;由多数到定数且 合生。 >双子叶植物在早期即分为草本和木本两支
Ø英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 提出。 Ø赞成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目、毛茛目原始, 葇荑花序类不是原始类群;认为被子植物为 单起源,单子叶植物源于毛茛目。 Ø花的演化规律是由两性到单性;由虫媒到风 媒;由双被到单被或无被;由多数到定数且 合生。 Ø双子叶植物在早期即分为草本和木本两支。 二、哈钦松系统
三、塔赫他间系统 >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于1954年发表 >赞成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可能来源于裸子植 物的原始类群种子蕨;主张单起源说 >认为两性花、双被花、虫媒花是原始性状。 >取消了离瓣、合瓣、单被花类的划分,认为杨柳 目与其他菜荑花序类差别大,这与恩格勒和哈钦 松系统都不同。 >草本植物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双子叶植物以木 兰目最原始,单子叶植物以泽泻目最原始;泽泻 目源于双子叶植物的睡莲目
Ø 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于1954年发表。 Ø 赞成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可能来源于裸子植 物的原始类群种子蕨;主张单起源说。 Ø 认为两性花、双被花、虫媒花是原始性状。 Ø 取消了离瓣、合瓣、单被花类的划分,认为杨柳 目与其他葇荑花序类差别大,这与恩格勒和哈钦 松系统都不同。 Ø 草本植物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双子叶植物以木 兰目最原始,单子叶植物以泽泻目最原始;泽泻 目源于双子叶植物的睡莲目。 三、塔赫他间系统
四、克郎奎斯特系统 >美国植物分裂学家克郎奎斯特(A.Cronquist)1957 年提出。 >采用真花学说及单起源观点,认为有花植物起源 于已灭绝的原始裸子植物种子蕨。 >木兰目为现有被子植物最原始类群;单子叶植物 源于双子叶植物睡莲目,后发展到泽泻目。 >现有被子植物各亚纲之间都不可能存在直接的演 化关系
Ø 美国植物分裂学家克郎奎斯特(A. Cronquist)1957 年提出。 Ø 采用真花学说及单起源观点,认为有花植物起源 于已灭绝的原始裸子植物种子蕨。 Ø 木兰目为现有被子植物最原始类群;单子叶植物 源于双子叶植物睡莲目,后发展到泽泻目。 Ø 现有被子植物各亚纲之间都不可能存在直接的演 化关系。 四、克郎奎斯特系统
五、APG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由29位植物学家组成的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小组(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APG)在l998年 出版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中提出,2003年 修订完善。 >将全部被子植物聚类成3大类、40日、462科。三 大类依次为“木兰分支”,“单子叶植物分支” 和“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Ø 由29位植物学家组成的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小组(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APG)在1998年 出版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中提出,2003年 修订完善。 Ø 将全部被子植物聚类成3大类、40目、462科。三 大类依次为“木兰分支” , “单子叶植物分支” 和“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 五、 APG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形态构造演化规律: 初生的,原始性状 次生的,比较完备的进化性状 寿命 多年生植物 年生或二年生植物 根 主根发达 不定根发达 茎 乔木或灌木,有分枝,直立 草本,多分枝,缠绕茎,攀援茎, 茎,无导管,只有管胞,原 有导管,星散中柱 生中柱 叶 常绿;单叶;互生;网状脉 落叶;复叶,对生或轮生;平行脉 花单生;辐射对称;两性花: 形成花序;两侧对称或不对称:单 花 雌雄同株;虫媒花;双被花: 性花;雌雄异株;风媒花;单被或 花各部多数,无定数;花被 无被花;花各部有定数(3、4、5); 离生;总状花序;胚珠多数 花被合生;伞形,头状或肉穗花序 或无定数 胚珠少数或一个胚珠 果实 蓇葵果、蒴果 核果、浆果 种子 有发达胚乳;胚小;子叶2枚 无胚乳;胚大;子叶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