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子的量子:玻尔模型 第一节:背景知识 黑体辐射 光线 光电效应 光谱 真空石英管 Ww 演示A ■■演示■■演示■演示 注:图中以光的宽度表示光的强度,以光的颜色示意不同的频率。 原子物理学 bane目录结束
第一节:背景知识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光 谱 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玻尔模型 第一节:背景知识 早在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个观察 到用紫光照射的尖端放电特别容易发生,这实°黑体辐射 际上是光电效应导致的由于当时还没有电子光电效应 o的概念,所以对其机制不是很清楚 光谱 直到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才注意 到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上时,有大量 原 电子从表面逸出,人们称之为光电效应。光 电效应呈现出以下特点: 子 物 1.对一定金属有一个临界频率v,当v<vo 理 时,无论光强多大,无电子产生 back3next多目录结束
第一节:背景知识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 早在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个观察 到用紫光照射的尖端放电特别容易发生,这实 际上是光电效应导致的.由于当时还没有电子 的概念,所以对其机制不是很清楚. 1.对一定金属有一个临界频率v0 ,当ν<ν0 时,无论光强多大,无电子产生; 直到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才注意 到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上时,有大量 电子从表面逸出,人们称之为光电效应。光 电效应呈现出以下特点: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光 谱 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玻尔模型 第一节:背景知识 2.当v>vo时,无论光多弱,立即有光电子@黑体辐射 产生 光电效应 3.光电子能量只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光强光谱 只影响光电子的数目。 原子物理学 back3next多目录结束
第一节:背景知识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 2.当ν>ν0 时,无论光多弱,立即有光电子 产生; 3.光电子能量只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光强 只影响光电子的数目。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光 谱 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玻尔模型 第一节:背景知识 1902年,法国物理学家林纳(LrD发现,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不能用已有的波动说理 论加以解释,经典物理认为光是一种波动,其 光电效应 ○能量连续分布在波前上; 光谱 当光照射在电子上时,电子得到并不断积聚能 量,当电子积聚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就 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但能量的积聚 是需要时间的 原子物理学 back3next多目录结束
第一节:背景知识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 1902年,法国物理学家林纳(Lenaral)发现,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不能用已有的波动说理 论加以解释,经典物理认为光是一种波动,其 能量连续分布在波前上; 当光照射在电子上时,电子得到并不断积聚能 量,当电子积聚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就 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但能量的积聚 是需要时间的。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光 谱 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玻尔模型 第一节:背景知识 例如,用光强为1O/m2的光照到钠金属表 面根据经典理论的推算,至少要10秒(约黑体辐射 合120多天)的时间来积聚能量,才会有光电◎光电效应 o子产生;事实上,只要v>v,就立即有光电◎光谱 子产生,可见理论与实验产生了严重的偏离 此外,按照经典理论,决定电子能量的是光 强,而不是频率.但实验事实却是: 暗淡的蓝光照出的电子能量居然比强 烈的红光照出的电子能量大 原子物理学 back3next多目录结束
第一节:背景知识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 例如,用光强为 的光照到钠金属表 面,根据经典理论的推算,至少要 秒(约 合120多天)的时间来积聚能量,才会有光电 子产生;事实上,只要ν>ν0 ,就立即有光电 子产生,可见理论与实验产生了严重的偏离. 此外,按照经典理论,决定电子能量的是光 强,而不是频率.但实验事实却是: 暗淡的蓝光照出的电子能量居然比强 烈的红光照出的电子能量大. 2 1 / m 7 10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光 谱 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