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杜甫
1 旅 夜 书 怀 杜 甫
教学目标: 1、巩固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 诗句; 2、学会通过缘景明情的方法体味 诗情 3、理解本诗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 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
2 教学目标: 1、巩固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 诗句; 2、学会通过缘景明情的方法体味 诗情; 3、理解本诗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 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 感
、作者生平——知人论世p61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 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年少优游——仕途不顺——战乱流离——为 官期——西南漂泊期——江舟长逝
3 一、作者生平——知人论世 p61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 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年少优游——仕途不顺——战乱流离——为 官期——西南漂泊期——江舟长逝
(一)35岁以前优游漫游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 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 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 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载见面了
4 (一)35岁以前优游漫游 ⚫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 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 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 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载见面了
二、35至44岁仕途不顺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 献赋,向贵人透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 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 到右卫率府胄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 》、《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 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 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5 二、35至44岁仕途不顺 ⚫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 献赋,向贵人透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 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 到右卫率府胄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 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 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 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