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 教学 1.了解液体动水力学的基本概念: 目的 2.会计算液体流动时的流量(连续性方程): 第三章液体动水力学原理 §3一1基本概念 教学 一、理想液体,恒定流动,一维流动 二、流线,流束,元流,总流,通流截面 三、流量Q,平均流速v=Q/A §3一2连续性方程 V1·A1=V2·A2=.=Q 例1,例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流量的概念,平均流速是假想的流速,v=Q/A: 教学重 2.总流的连续性方程:V,·A=2·A=Q: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用实例说明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习题四: 作业、 思考题 习题集:2-16:2-19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4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 了解液体动水力学的基本概念; 2. 会计算液体流动时的流量(连续性方程); 教 学 内 容 第三章 液体动水力学原理 §3—1 基本概念 一、理想液体,恒定流动,一维流动 二、流线,流束,元流,总流,通流截面 三、流量 Q,平均流速 v = Q/A §3—2 连续性方程 v1·A1 = v2·A2 = . = Q 例 1,例 2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流量的概念,平均流速是假想的流速,v = Q/A ; 2. 总流的连续性方程: v1·A1 = v2·A2 = Q ; [教学方法] 通过用实例说明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习题四: 习题集:2—16;2—19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4 页
年月日 教学 掌握液体元流在流动过程中是一个能量的转换过程,会计算各部分能量。 目的 §3一3伯努利方程 理想液体元流的伯努利方程及其意义(方程推导) 粉 pu/y h+ur/2g pa/y ha u/2g C 内容 二、实际液体元流的伯努利方程及其意义 p/y+h1+u,2/2g=p2/y+h2+u2/2g+h12'=C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伯努利方程中p/y、h、u/2g三项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教学重 2.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有粘性将消耗能量。因此,液体由1一1 截面流到2一2截面后加上损失能量才是能量守恒,得到实际液体 点、难 元流的伯努利方程: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方程推导和画图来说明,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5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掌握液体元流在流动过程中是一个能量的转换过程,会计算各部分能量。 教 学 内 容 §3—3 伯努利方程 一、理想液体元流的伯努利方程及其意义(方程推导) p1/γ + h1 + u1 2 /2g = p2/γ + h2 + u2 2 /2g = C 二、实际液体元流的伯努利方程及其意义 p1/γ + h1 + u1 2 /2g = p2/γ + h2 + u2 2 /2g + hw1-2 ′ = C 教学重 点、难 点 及 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伯努利方程中 p/γ、h、u 2 /2g 三项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2. 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有粘性将消耗能量。因此,液体由 1—1 截面流到 2—2 截面后加上损失能量才是能量守恒,得到实际液体 元流的伯努利方程; [教学方法] 通过方程推导和画图来说明,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5 页
年月日 教学 会应用液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计算液体流动过程中各部分的能量: 目的 §3一3伯努利方程 三、实际液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及其意义 教学 pi/y h a.vi/2g pa/y hs +a:v/2g h.i-2=C 例1、例2、例3 四、在液压传动中简化的伯努利方程 p1=p2+△p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伯努利方程中p/Y、h、a·v/2g、h2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几何 教学重 意义: 2.在液压传动中简化的伯努利方程:P1=2+△p: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方程推导、画图和举例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习题五: 作业、 思考题 习题集:2-26:2-27:2-30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6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会应用液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计算液体流动过程中各部分的能量。 教 学 内 容 §3—3 伯努利方程 三、实际液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及其意义 p1/γ + h1 + α1·v1 2 /2g = p2/γ + h2 +α2·v2 2 /2g + hw1-2 = C 例 1、例 2、例 3 四、在液压传动中简化的伯努利方程 p1 = p2 + Δp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伯努利方程中 p/γ、h、α·v 2 /2g、hw1-2 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几何 意义; 2. 在液压传动中简化的伯努利方程:p1 = p2 + Δp; [教学方法] 通过方程推导、画图和举例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习题五: 习题集:2—26;2—27;2—30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6 页
年月 教学 研究液体运动时动量的变化与作用在液体上外力之间的关系,会求解液 目的 体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力。 §3一4动量方程 一、方程推导: ΣF=p·Q(B2V-B,·V1) 内容 二、应用步骤 三、应用举例 例1,例2 课堂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动量方程的推导过程: 教学重 2.动量方程在实际中是如何应用的: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做练习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7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研究液体运动时动量的变化与作用在液体上外力之间的关系,会求解液 体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力。 教 学 内 容 §3—4 动量方程 一、方程推导: ΣF = ρ·Q(β2·v2 - β1·v1) 二、应用步骤 三、应用举例 例 1,例 2 课堂练习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动量方程的推导过程; 2. 动量方程在实际中是如何应用的; [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做练习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7 页
年月日 教学 L.会计算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损失: 目的 2.掌握基本概念: 第四章液压系统的压力损失 §4一1损失的类型(沿程损失、局部损失、总损失) 教学 §4一2两种流动状态 一、雷诺试验 二、雷诺数Re(用来判断流动状态) §4一3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式及结论 T=Y·Rs·J 举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l.雷诺数的计算方法:Re=v·d/v: 教学重 2.如何用下临界雷诺数判断液体流动状态: Re<(2000-2320)层流 点、难 Re>(2000-2320)紊流 点及教 3.均匀流基本方程式的推导过程: 学方法 4.有压圆管均匀流断面上的切应力与半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通过画图、举例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8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 会计算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损失; 2. 掌握基本概念; 教 学 内 容 第四章 液压系统的压力损失 §4—1 损失的类型(沿程损失、局部损失、总损失) §4—2 两种流动状态 一、雷诺试验 二、雷诺数 Re(用来判断流动状态) §4—3 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式及结论 τ = γ·Rs·J 举例 教 学 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雷诺数的计算方法:Re = v·d/υ; 2. 如何用下临界雷诺数判断液体流动状态; Re < (2000—2320)层流 Re > (2000—2320)紊流 3. 均匀流基本方程式的推导过程; 4. 有压圆管均匀流断面上的切应力与半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通过画图、举例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