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 面向21世纪课程数 瓷化防治程学工强单 第1章绪论 录 第2章荒漠化概况 第3章荒漠化防治原理 第4章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 第5章荒漠化工程防治技术 第6章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 第7章荒漠化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第8章荒漠化地区可替代能源开发技术 第9章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 第10章荒漠化监测与评价 鸷葦髡漠佬防台工程的效益评价
目 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荒漠化概况 第3章 荒漠化防治原理 第4章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 第5章 荒漠化工程防治技术 第6章 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 第7章 荒漠化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第8章 荒漠化地区可替代能源开发技术 第9章 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 第10章 荒漠化监测与评价 第11章 荒漠化防治工程的效益评价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
第章绪论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题。1992年联合国环 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防治荒漠化列为 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1994年莶署的《联合国防 治荒漠化公约》,是国际社会履行《21世纪议程》的重要 行动之 防治荒漠化不仅是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而且是影响全球社会稳定的重大冋题 第一节芙于荒漠概念的认烬 第二节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奀系 苇三节我国荒蓂化防冾的科技对策 K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荒漠化概念的认识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 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防治荒漠化列为 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1994年签署的《联合国防 治荒漠化公约》,是国际社会履行《21世纪议程》的重要 行动之一, 防治荒漠化不仅是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而且是影响全球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科技对策
一曾亮溪化念的认识 国际上对荒漠代概念认的演变 1994年签定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 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解 释道: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 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 化 K
第一节 关于荒漠化概念的认识 一、国际上对荒漠化概念认识的演变 1994年签定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 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解 释道:“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 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 化”
二、我国炅于荒漠化概念的理解 沙质荒漠化是指干旱、半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 由于自然因素或受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 统的脆弱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岀现了沙漠环境条 件的强化与扩张过程(即沙漠的形成和扩张过程)。 前述《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莶署后,我国对 于荒漠化概念的认识,已与国际接轨。 K
二、我国关于荒漠化概念的理解 沙质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 由于自然因素或受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 统的脆弱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沙漠环境条 件的强化与扩张过程(即沙漠的形成和扩张过程)。 前述《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签署后,我国对 于荒漠化概念的认识,已与国际接轨
吕的感溪化沿工程学葛 与他等的器 荒漠化防治工程概念及其意义 荒漠化防治工程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 早区,为治理和预防土地荒漠化所采取的各种工程的 生物的、农业的和综合的技术措施与手段。 全球陆地面积的1/4受到荒漠化的危害,以每年5万 7万km的速度扩大,经济损失每年为423亿美元。 K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及其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荒漠化防治工程概念及其意义 荒漠化防治工程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 旱区,为治理和预防土地荒漠化所采取的各种工程的、 生物的、农业的和综合的技术措施与手段。 全球陆地面积的1/4受到荒漠化的危害,以每年5万- 7万km2的速度扩大,经济损失每年为42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