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物 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子囊菌亚门核盘菌 属 菌核多为不规则形,鼠粪状,表面黑色,内部粉红 色,全部由菌丝组成,外表无绒毛 。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浅色至肉褐色,喇叭口状, 直径2~6m左右。子囊盘表面为子实层,由子囊和 侧丝构成。子囊棍棒状,无色,内生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菌丝无色、分枝 具隔膜
病原物 • 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子囊菌亚门核盘菌 属。 • 菌核多为不规则形,鼠粪状,表面黑色,内部粉红 色,全部由菌丝组成,外表无绒毛。 • 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浅色至肉褐色,喇叭口状, 直径2~6 mm左右。子囊盘表面为子实层,由子囊和 侧丝构成。子囊棍棒状,无色,内生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菌丝无色、分枝、 具隔膜
核盘菌
核盘菌
菌核形成适温为15~25℃。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 柄的适宜温度为10~20℃,产生子囊盘的最适温 度为15~18℃ 菌核抵抗干旱和低温的能力强。在长江流域地 区,病菌在冬季低温干早条件下可安全越冬,但 是夏季的湿热条件使菌核被其他微生物寄生致 腐;在水漫条件下,一个月内菌核全部死亡; 子囊盘的形成需要散射光,无光或光照不足时, 能形成子囊盘柄,不形成子囊盘; 子囊孢子对温湿度适应性较广。在5~30℃,孢子 萌发率超过50%,24小时内可萌发
• 菌核形成适温为15~25℃。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 柄的适宜温度为10~20℃,产生子囊盘的最适温 度为15~18 ℃。 • 菌核抵抗干旱和低温的能力强。在长江流域地 区,病菌在冬季低温干旱条件下可安全越冬,但 是夏季的湿热条件使菌核被其他微生物寄生致 腐;在水浸条件下,一个月内菌核全部死亡; • 子囊盘的形成需要散射光,无光或光照不足时, 只能形成子囊盘柄,不形成子囊盘; • 子囊孢子对温湿度适应性较广。在5~30℃,孢子 萌发率超过50%,24小时内可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