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本项目选址所在燕罗街道位于宝安区北部;东与光明新区公明街道接壤,西、南均 与松岗街道相连,北靠东莞市,是深圳的北大门。 2、地质地貌 燕罗街道属沿海冲积平原区,地质结构为地槽构造层,街道东部主要为山地及低丘 残丘坡地,西部为沿海滩涂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高度为80米,西南部 较为平坦,间有海拔小于50米的山丘,境内马鞍山最高峰海拔为329.4米。根据深圳 市政府(1992年)112号通知,松岗街道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 3、水文 燕罗街道属于茅洲河水系。茅洲河位于宝安区西部,系珠江口水系,主流发源于羊 台山北麓,流经石岩、松岗、沙井、公明和光明畜牧场四街道一场,并在沙井民主注入 伶仃洋。茅洲河干流长44.6公里,流域面积400.7平方公里,共10个支流。 全街道区域有洋涌河,界内有罗田、五指耙和老虎坑三座水库,罗田水库是深圳市 的重点水源保护区 4、气候特征 该区域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光热充足,日照时间长,雨 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4~22.3℃,一月份月均温12.9℃,七月份月均温28.7℃ 气温和降水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一年内有冷暖和干湿季之分。雨热同季,降水和 热量的有效利用率高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32mm,多年平均降雨天数约为140天。降水分布不均匀,干 湿季分明。4~10月为湿季,其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90%。其中前汛期(4~6月)降雨量 占全年的38-40%,雨型主要为锋面雨;(7~10月)以台风雨为主,降雨量占全年的 50-52%。11~3月为干季,降雨甚少,一般在150-200mm之间,约为全年降雨总量的 1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常年盛行风为东北风(频率为15%),其次为东北风和东风(频率同时12%)。冬季1 月最多风向为东北偏北风和东北风(频率分别为24%和20%);夏季7月最多风向为 西南风,东南偏东风和东风、其频率都在10%左右,静风频率为27%。年平均风速为 5、土壤植被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本项目选址所在燕罗街道位于宝安区北部;东与光明新区公明街道接壤,西、南均 与松岗街道相连,北靠东莞市,是深圳的北大门。 2、地质地貌 燕罗街道属沿海冲积平原区,地质结构为地槽构造层,街道东部主要为山地及低丘、 残丘坡地,西部为沿海滩涂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高度为 80 米,西南部 较为平坦,间有海拔小于 50 米的山丘,境内马鞍山最高峰海拔为 329.4 米。根据深圳 市政府(1992 年)112 号通知,松岗街道基本地震烈度为 7 度。 3、水文 燕罗街道属于茅洲河水系。茅洲河位于宝安区西部,系珠江口水系,主流发源于羊 台山北麓,流经石岩、松岗、沙井、公明和光明畜牧场四街道一场,并在沙井民主注入 伶仃洋。茅洲河干流长 44.6 公里,流域面积 400.7 平方公里,共 10 个支流。 全街道区域有洋涌河,界内有罗田、五指耙和老虎坑三座水库,罗田水库是深圳市 的重点水源保护区。 4、气候特征 该区域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光热充足,日照时间长,雨 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21.4~22.3℃,一月份月均温 12.9℃,七月份月均温 28.7℃。 气温和降水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一年内有冷暖和干湿季之分。雨热同季,降水和 热量的有效利用率高。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932mm,多年平均降雨天数约为 140 天。降水分布不均匀,干 湿季分明。4~10月为湿季,其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 90%。其中前汛期(4~6月) 降雨量 占全年的 38-40%,雨型主要为锋面雨;(7~10 月)以台风雨为主,降雨量占全年的 50-52%。11~3 月为干季,降雨甚少,一般在 150-200mm 之间,约为全年降雨总量的 1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9%。 常年盛行风为东北风(频率为 15%),其次为东北风和东风(频率同时 12%)。冬季 1 月最多风向为东北偏北风和东北风(频率分别为 24%和 20%);夏季 7 月最多风向为 西南风,东南偏东风和东风、其频率都在 10%左右,静风频率为 27%。年平均风速为 2.6m/s。 5、土壤植被
燕罗街道土壤为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霏细岩等脉岩的风化产物,属砂质高岭土 土壤分为自成土和运积土两种。自成土主要为赤红壤,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台地。 它是由于气候及生物条件的影响,常年高温多雨,化学风化及淋溶作用强烈,红色风化 壳发育深厚,在其上不同成土过程而形成,属于深圳市地带型土壤。松岗大部分地区植 被以人工林为主,主要林地为罗田林场,面积13%60亩;丘陵地带以桉树、相思树、榕 树为主;经济林以果园为主,种植荔枝、龙眼、柑橘、菠萝和柿等。 6、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 (1)水环境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1227号), 本项目不在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见附图10);项目属于茅洲河流域,水环境 功能为景观农业用水区,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粵环 [201141号),茅洲河水质控制目标为Ⅳ类(见附图11)。 (2)大气环境 根据《关于颁布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2008198号),该项 目选址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见附图9) (3)声环境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的通知》(深府[2008]99号),该 项目选址区域为声环境功能3类区(见附图8)。 (4)生态环境 根据《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本项目所在地不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不属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区(见附图2) 表6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 项目 类别 水环境功能区 项目位于茅洲河流域,水质控制目标为Ⅳ类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属二类区 声环境功能区 3类 是,但燕川污水处理厂管网尚不完善,建议生产废水经 4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自建废水处理工程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经工业区 化粪池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 是否属于深圳市基本 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是否位于水源保护区 否否否 7是否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
7 燕罗街道土壤为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霏细岩等脉岩的风化产物,属砂质高岭土。 土壤分为自成土和运积土两种。自成土主要为赤红壤,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台地。 它是由于气候及生物条件的影响,常年高温多雨,化学风化及淋溶作用强烈,红色风化 壳发育深厚,在其上不同成土过程而形成,属于深圳市地带型土壤。松岗大部分地区植 被以人工林为主,主要林地为罗田林场,面积 13960 亩;丘陵地带以桉树、相思树、榕 树为主;经济林以果园为主,种植荔枝、龙眼、柑橘、菠萝和柿等。 6、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 (1)水环境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 号), 本项目不在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见附图 10);项目属于茅洲河流域,水环境 功能为景观农业用水区,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粤环 [2011]14 号),茅洲河水质控制目标为Ⅳ类(见附图 11)。 (2)大气环境 根据《关于颁布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2008]98 号),该项 目选址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见附图 9)。 (3)声环境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的通知》(深府[2008]99 号),该 项目选址区域为声环境功能 3 类区(见附图 8)。 (4)生态环境 根据《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本项目所在地不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不属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区(见附图 2)。 表 6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 编 号 项 目 类 别 1 水环境功能区 项目位于茅洲河流域,水质控制目标为Ⅳ类 2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属二类区 3 声环境功能区 3 类 4 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是,但燕川污水处理厂管网尚不完善,建议生产废水经 自建废水处理工程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经工业区 化粪池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 5 是否属于深圳市基本 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否 6 是否位于水源保护区 否 7 是否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是否属于风景保护区 土地利用规划 发展备用地 7、区域排水设施 燕川污水处理厂位于松岗街道洋涌河南岸燕川大桥与洋涌闸之间,建设规模:近期 2010年15万吨/日,远期2020年30万吨/。燕川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一期,全长48 公里,项目目前已建成,但未经验收。该工程与最新污水系统专项规划的干管布置是 致的,主要沿着现状河道敷设管线,截流入河污水,并形成了远期污水干管的骨架。管 道布置如下:沿着茅洲河南、北两侧分别布置截流干管,截流白沙坑、老虎坑等渠道的 入河污水;在松岗街道辖内沿着象山大道、罗田水、塘下涌工业路、松罗路等铺设截流 干管,截流沿途污水。一期工程的完成较大程度的截流了入河污水,保证了燕川污水处 理厂有水进厂,同时远期可作为城市污水的主干管,为今后污水干(支)管的分步建设 奠定基础。 燕川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干管(二期)工程污水管道总长约22公里,该工程分为 三个标段实施,第一标段污水管道主要沿众福路、塘下涌工业东路、创新路及广田路敷 设;第二标段污水管道主要沿燕山大道、红湖路、广田路敷设:第三标段污水管道主要 沿高田大道、龙井路、广田路、红湖东路敷设。燕川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干管(二期) 工程(松岗段)2010年年底要完成治污保洁100%工程量目标。 配套污水干管(二期)工程第一标段完成开挖敷设管道1000米,导向钻进599米, 累计完成敷设管道1599米,完成工作井及接收井27座,完成该标段形象进度的33%; 第二标段完成开挖敷设管道2700米,累计完成敷设管道2700米,完成工作井及接收井 62座,完成该标段形象进度的45%;第三标段导向钻进敷设管道2783米,完成开挖敷 设管道517米,累计完成敷设管道3300米,完成110座井,完成该标段形象进度的57% 本项目生活污水现状排水去向为:厂区管网→工业区内化粪池→市政污水管网→茅 洲河水系;远期:生活污水→工业区内化粪池→市政污水管网→燕川污水处理厂处理
8 8 是否属于风景保护区 否 9 土地利用规划 发展备用地 7、区域排水设施 燕川污水处理厂位于松岗街道洋涌河南岸燕川大桥与洋涌闸之间,建设规模:近期 2010 年 15 万吨/日,远期 2020 年 30 万吨/日。燕川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一期,全长 48 公里,项目目前已建成,但未经验收。该工程与最新污水系统专项规划的干管布置是一 致的,主要沿着现状河道敷设管线,截流入河污水,并形成了远期污水干管的骨架。管 道布置如下:沿着茅洲河南、北两侧分别布置截流干管,截流白沙坑、老虎坑等渠道的 入河污水;在松岗街道辖内沿着象山大道、罗田水、塘下涌工业路、松罗路等铺设截流 干管,截流沿途污水。一期工程的完成较大程度的截流了入河污水,保证了燕川污水处 理厂有水进厂,同时远期可作为城市污水的主干管,为今后污水干(支)管的分步建设 奠定基础。 燕川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干管(二期)工程污水管道总长约 22 公里,该工程分为 三个标段实施,第一标段污水管道主要沿众福路、塘下涌工业东路、创新路及广田路敷 设;第二标段污水管道主要沿燕山大道、红湖路、广田路敷设;第三标段污水管道主要 沿高田大道、龙井路、广田路、红湖东路敷设。燕川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干管(二期) 工程(松岗段)2010 年年底要完成治污保洁 100%工程量目标。 配套污水干管(二期)工程第一标段完成开挖敷设管道 1000 米,导向钻进 599 米, 累计完成敷设管道 1599 米,完成工作井及接收井 27 座,完成该标段形象进度的 33%; 第二标段完成开挖敷设管道 2700 米,累计完成敷设管道 2700 米, 完成工作井及接收井 62 座,完成该标段形象进度的 45%;第三标段导向钻进敷设管道 2783 米,完成开挖敷 设管道 517 米,累计完成敷设管道 3300 米,完成 110 座井,完成该标段形象进度的 57%。 本项目生活污水现状排水去向为:厂区管网→工业区内化粪池→市政污水管网→茅 洲河水系;远期:生活污水→工业区内化粪池→市政污水管网→燕川污水处理厂处理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 境、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如下: 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深圳市宝安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网公布的《深圳市宝安区二○一六年度环境 质量公报》显示 2016年全区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10微克/立方米) 下降10.0%;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40微克/立方米)上 升100%;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69微克/ 立方米)下降14.5%;细颗粒物(PM2.5)日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38 微克/立方米)下降10.5%;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为1.2毫克/立方米,比2015年(14 毫克/立方米)下降143%;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为142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 (151微克/立方米)下降60%;全区环境空气质量除二氧化氮外,其余污染物污染程度 有所减轻,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是宝安区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区,目前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级标准要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2、水环境质量现状 深圳市宝安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网公布的《深圳市宝安区二O一六年度环境质量公 报》显示: 2016年宝安区主要河流新圳河、茅洲河、西乡河和罗田水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除罗田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外,其余均劣于 Ⅴ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 2016年西乡河南城桥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值(0.357)比上年(0405)下降 119%,水体污染程度有所减轻;茅洲河燕川、洋涌河大桥、共和村断面水质综合污染 指数均值为(0.726、0.685、1.063),比2015年(1.070、1.299、1630)分别下降了32.1% 47.3%、34.8%,水体污染程度明显减轻;罗田水广深高铁桥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值 (0.144)比2015年(0497)下降丌1.0%,水体污染程度显著减轻;新圳河新圳路桥 西乡河新水闸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256、0.847)比2015年(0.221、0.761) 分别上升158%、11.3%,水体污染程度有所加重,超标的原因主要是河流沿岸居民及
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 境、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如下: 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深圳市宝安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网公布的《深圳市宝安区二○一六年度环境 质量公报》显示: 2016 年全区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为 9 微克/立方米,比 2015 年(10 微克/立方米) 下降 10.0%;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为 44 微克/立方米,比 2015 年(40 微克/立方米)上 升 10.0%;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为 59 微克/立方米,比 2015 年(69 微克/ 立方米)下降 14.5%;细颗粒物(PM2.5)日平均浓度为 34 微克/立方米,比 2015 年(38 微克/立方米)下降 10.5%;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为 1.2 毫克/立方米,比 2015 年(1.4 毫克/立方米)下降 14.3%;臭氧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为 142 微克/立方米,比 2015 年 (151 微克/立方米)下降 6.0%;全区环境空气质量除二氧化氮外,其余污染物污染程度 有所减轻,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是宝安区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区,目前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要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2、水环境质量现状 深圳市宝安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网公布的《深圳市宝安区二○一六年度环境质量公 报》显示: 2016 年宝安区主要河流新圳河、茅洲河、西乡河和罗田水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除罗田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外,其余均劣于 Ⅴ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 2016 年西乡河南城桥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值(0.357)比上年(0.405)下降 11.9%,水体污染程度有所减轻;茅洲河燕川、洋涌河大桥、共和村断面水质综合污染 指数均值为(0.726、0.685、1.063),比 2015 年(1.070、1.299、1.630)分别下降了 32.1%、 47.3%、34.8%,水体污染程度明显减轻;罗田水广深高铁桥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值 (0.144)比 2015 年(0.497)下降 71.0%,水体污染程度显著减轻;新圳河新圳路桥、 西乡河新水闸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256、0.847)比 2015 年(0.221、0.761) 分别上升 15.8%、11.3%,水体污染程度有所加重,超标的原因主要是河流沿岸居民及
其工业区汇入未经处理达标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所致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深圳市宝安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网公布的《深圳市宝安区二O-六年度环境质量公 报》显示: 2016年宝安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7.5分贝,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标准,比上年同期(57.1分贝)上升0.4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 均值为69.3分贝,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4类标准,比上年同期(69.0分贝)上升0.3 分贝。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环评单位在现场勘査时(2017年12月20日) 对顼目厂界环境噪声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时项目及周边企业均正常运行,检测结果统 计见下表7。 表7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dB(A) 测点位置 昼间 备注 项目东侧边界外1米 55.8 项目南侧边界外1米 564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西侧边界外1米 55.5 (GB3096-2008)功能区3类标准 项目北侧边界外1米 56.2 从监测结果来看,项目厂界昼间噪声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的3类标准要求,本项目夜间不生产,不存在夜间噪声影响问题。 10
10 其工业区汇入未经处理达标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所致。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深圳市宝安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网公布的《深圳市宝安区二○一六年度环境质量公 报》显示: 2016 年宝安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 57.5 分贝,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比上年同期(57.1 分贝)上升 0.4 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 均值为 69.3 分贝,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 4 类标准,比上年同期(69.0 分贝)上升 0.3 分贝。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环评单位在现场勘查时(2017 年 12 月 20 日) 对项目厂界环境噪声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时项目及周边企业均正常运行,检测结果统 计见下表 7。 表 7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dB(A)] 测点位置 昼间 备 注 项目东侧边界外 1 米 55.8 执 行 《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096-2008)功能区 3 类标准 项目南侧边界外 1 米 56.4 项目西侧边界外 1 米 55.5 项目北侧边界外 1 米 56.2 从监测结果来看,项目厂界昼间噪声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的 3 类标准要求,本项目夜间不生产,不存在夜间噪声影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