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拎灯草() 2)尴尬( )(3)三爿店() (5)供应() (6)按捺() (7)忐忑( (8)砧板() (9)笃笃( )(10)瘪包( (11)便宜( (12)惬意( (13)挨骂( 解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G*:(I)lin (2)gan ga (3)pan (4)yang (5)gong (6)nd(7)tan te (8)zhen 9)du du (10)bie (11)pian (12)qie (13)ai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暖烘烘聚拢不翼而飞侯车 B凯旋报消牵肠挂肚晦气 C.耽误宽裕阴差阳错服帖 D.忿忿然惬意投机捣把涵养 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A项中“侯”应为“候”;B项中“消”应为“销 D项中“捣”应为“倒”,“忿忿”应为“愤愤” 答案:C 3.辨字组词 ∫嫌 垅 瘫 躁 解析:此题考查辨字组词能力。 答案:(1)嫌弃赚钱(2)麦垅喉咙(3)踹开湍急(4)瘫软茶摊(5)娇气骄傲 (6)焦躁燥热 4课文词语填空。 (1)“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上城来。 (2)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 吹,太阳暖 陈奂生肚里吃得 饱,身上穿得新,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也许是气力大,也许是包儿 轻 像拎了束灯草, ,全不放在心上 3)陈奂生想罢,心头暖烘烘,眼泪 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睁开来打量 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原来这房里的一切,都新 (4)他出得门来,再无别的念头,直百货公司,把剩下来的油绳本钱,买了一顶 帽子,立即在头上 而去。 (5)他愉快地 着快步,像一阵清风 到家门 解析:此题考査词语的应用能力。核对原文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妙处,尤其是叠音词 的使用,很有韵味和表现力。 答案:(1)悠悠(2)微微烘烘简直晃荡晃荡(3)热辣辣细细堂堂澄澄 (4)奔戴飘然(5)划荡 5下列加点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陈奂生或我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B.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C.除非小孩嘴馋吵不过,大人就会买。 D他只能是那个样子,惟其如此,才给人以亲近贴切之感
• 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拎.灯草( ) (2)尴尬..( ) (3)三爿.店( ) (4)打烊.( ) (5)供.应( ) (6)按捺.( ) (7)忐忑..( ) (8)砧.板( ) (9)笃笃..( ) (10)瘪.包( ) (11)便.宜( ) (12)惬.意( ) (13)挨.骂( ) 解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答案:(1)līn (2) ɡān ɡà (3)pán (4)yànɡ (5)ɡōnɡ (6)nà (7)tǎn tè (8)zhēn (9)dǔ dǔ (10)biē (11)pián (12)qiè (13)ái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暖烘烘 聚拢 不翼而飞 侯车 B.凯旋 报消 牵肠挂肚 晦气 C.耽误 宽裕 阴差阳错 服帖 D.忿忿然 惬意 投机捣把 涵养 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A 项中“侯”应为“候”;B 项中“消”应为“销”; D 项中“捣”应为“倒”,“忿忿”应为“愤愤”。 答案:C 3.辨字组词。 (1) 赚 嫌 (2) 咙 垅 (3) 湍 踹 (4) 摊 瘫 (5) 骄 娇 (6) 燥 躁 解析:此题考查辨字组词能力。 答案:(1)嫌弃 赚钱 (2)麦垅 喉咙 (3)踹开 湍急 (4)瘫软 茶摊 (5)娇气 骄傲 (6)焦躁 燥热 4.课文词语填空。 (1)“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 上城来。 (2)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 吹,太阳暖 ,陈奂生肚里吃得 饱,身上穿得新,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也许是气力大,也许是包儿 轻, 像拎了束灯草, ,全不放在心上。 (3)陈奂生想罢,心头暖烘烘,眼泪 ,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睁开来 打量 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原来这房里的一切,都新 、亮 。 (4)他出得门来,再无别的念头,直 百货公司,把剩下来的油绳本钱,买了一顶 帽子,立即 在头上, 而去。 (5)他愉快地 着快步,像一阵清风 到家门。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应用能力。核对原文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妙处,尤其是叠音词 的使用,很有韵味和表现力。 答案:(1)悠悠 (2)微微 烘烘 简直 晃荡晃荡 (3)热辣辣 细细 堂堂 澄澄 (4)奔 戴 飘然 (5)划 荡 5.下列加点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陈奂生或.我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B.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C.除非小孩嘴馋吵不过,大人就.会买。 D.他只能是那个样子,惟其如此,才.给人以亲近贴切之感
解析:此题考査虚词的应用能力。A项中“或”改为“还是”,与前面的“是”相照应 C项中“就”改为“才”,与前面的“除非”搭配。D项中“才”改为“所以”,与“惟其” (正因为)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B 6.下列句中连用了五个“才”,分析其表达作用 千怪万怪,只怪自己不曾先买帽子,才伤了风,才走不动,才碰着吴书记,才住招待所 才把油绳的利润搞光,连本钱也蚀掉一块多…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文章表现形式的能力。文章连用五个“才”在修辞 上是反复、排比的手法,一气呵成,把陈奂生复杂而内疚的心理活动及对当前现状的认识表 达得淋漓尽致 答案:略
解析:此题考查虚词的应用能力。A 项中“或”改为“还是”,与前面的“是”相照应。 C 项中“就”改为“才”,与前面的“除非”搭配。D 项中“才”改为“所以”,与“惟其” (正因为)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B 6.下列句中连用了五个“才”,分析其表达作用。 千怪万怪,只怪自己不曾先买帽子,才.伤了风,才.走不动,才.碰着吴书记,才.住招待所, 才.把油绳的利润搞光,连本钱也蚀掉一块多……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文章表现形式的能力。文章连用五个“才”在修辞 上是反复、排比的手法,一气呵成,把陈奂生复杂而内疚的心理活动及对当前现状的认识表 达得淋漓尽致。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