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蒸馏 第一节概述 蒸馏分离依据-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而进行分离的操作; -即利用在相同温度下各组分的蒸汽压不同。 易挥发组分(轻组分)A 难挥发组分(重组分)B 例如:酒精(A)与水(B)溶液,沸腾部分汽化,νA>x 同理,蒸汽部分冷凝,xB>yB 蒸馏-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利用其挥发度差异实现初步分离的-种传质操作 精馏-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多次部分冷凝,使汽相得到较纯的轻组分,液相得到较 纯的重组分的操作 二、蒸馏操作分类 简单蒸馏(微分蒸馏)与平衡蒸馏(闪蒸) 常压蒸馏、加压蒸馏与减压蒸馏 连续蒸馏与间歇蒸馏 普通蒸馏与特殊蒸馏 三、蒸馏分离推动力与分离极限 蒸馏是汽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 蒸馏分离推动力——两相浓度偏离平衡的程度 蒸馏分离极限——汽液两相达到相平衡(动态平衡)
1 第六章 蒸馏 第一节 概述 一、蒸馏分离依据---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而进行分离的操作; ----即利用在相同温度下各组分的蒸汽压不同。 易挥发组分(轻组分)A 难挥发组分(重组分)B 例如:酒精(A)与水(B)溶液,沸腾部分汽化,yAxA 同理,蒸汽部分冷凝,xByB 蒸馏----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利用其挥发度差异实现初步分离的一种传质操作 精馏---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多次部分冷凝,使汽相得到较纯的轻组分,液相得到较 纯的重组分的操作 二、蒸馏操作分类 简单蒸馏(微分蒸馏)与平衡蒸馏(闪蒸) 常压蒸馏、加压蒸馏与减压蒸馏 连续蒸馏与间歇蒸馏 普通蒸馏与特殊蒸馏 三、蒸馏分离推动力与分离极限 蒸馏是汽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 蒸馏分离推动力——两相浓度偏离平衡的程度 蒸馏分离极限——汽液两相达到相平衡(动态平衡)
第二节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 相组成表示法 1.质量分率a 相中某组分质量G 该相的总质量ΣG 可见:a<1,a+aB.+aN=1 2.摩尔分率x4,xB,y,yB n, G/M /M 3.两者关系 n1(G7/M1)2(a1/M,) a/M 对两元溶液:xA=a,M+“8 x, M+xBME 二、溶液的蒸汽压与 Raoult定律 蒸汽压:汽液相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纯溶液-在达到汽液动态平衡时,逸出的A分子数=回到液相的A分子数
2 第二节 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 一、相组成表示法 1.质量分率 i A A G G a = 该相的总质量 一相中某组分质量 可见:a1, aA+aB…+ aN=1 2.摩尔分率 xA,xB, yA,yB 3.两者关系 ( / ) / ( / ) / i i A A i i A A i A A a M a M G M G M n n x = = = 对两元溶液: A A B B A A A a M a M a M x / / / + = A A B B A A A x M x M x M a + = 二、溶液的蒸汽压与 Raoult 定律 1.蒸汽压:汽液相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纯溶液----在达到汽液动态平衡时,逸出的 A 分子数=回到液相的 A 分子数
此时汽相中A的压强=该温度下A的饱和蒸汽压P 混合液(A、B互溶)-在达到平衡时,由于A、B分子间相互作用,使 P Po < 溶液存在三种分子间的作用力:fA,fB,fA (1)理想溶液:fA=fm=fA 显示无容积效应,无热效应 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烃类同系物溶液 (2)非理想溶液(实际溶液);∫A4≠f≠∫AB 2. Rout定律 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理想溶液的汽相中,任一组分的分压等于 PA=x,PA, PB=xBPB=(1-xu P PA+(-xPe P0-P0)+P0 P=Po 非理想溶液不符合Rout定律,汽液平衡关系主要靠实验数据。 道尔顿定律:在总压不高的条件下,y 4.相律-—-研究相平衡的基本规律 自由度F=C-Φ+2=2-2+2=2 由于蒸馏系统可变参数有四个:P,T,x4和y,只要确定任意两个,此平衡 体系就可确定 5. Antoine方程:求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log p= a P=101. 3k l10 N士 H
3 此时汽相中 A 的压强= 该温度下 A 的饱和蒸汽压 0 PA 混合液(A、B 互溶)----在达到平衡时,由于 A、B 分子间相互作用,使 pB < 0 PB , pA< 0 PA 溶液存在三种分子间的作用力: AA f , BB f , AB f (1) 理想溶液: AA BB AB f = f = f 显示无容积效应,无热效应 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烃类同系物溶液 (2)非理想溶液(实际溶液); AA BB AB f f f 2.Roult 定律: 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理想溶液的汽相中,任一组分的分压等于: 0 A APA p = x , 0 0 (1 ) B B B A PB p = x P = − x 0 0 0 0 0 (1 ) ( ) A B A A A B A PA PB PB P = p + p = x P + − x P = x − + 0 0 0 A B B A P P P P x − − = 非理想溶液不符合 Roult 定律,汽液平衡关系主要靠实验数据。 3.道尔顿定律:在总压不高的条件下, P x P P p y A A A A 0 = = 4.相律----研究相平衡的基本规律 自由度 F = C −+ 2 = 2− 2+ 2 = 2 由于蒸馏系统可变参数有四个:P,T,xA 和 yA,只要确定任意两个,此平衡 体系就可确定 5.Antoine 方程:求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t C B P A − = − 0 log t2 t3 t4 t/ 0C B H J P=101.3kPa 110 过热汽相区 汽液共存区 饱和蒸汽线
三、二元汽液相平衡图 1.温度组成图(1xy图) 是分析蒸馏原理的理论基础 定义:泡点温度-溶液开始沸腾,产生第一个汽泡所对应的温度。 露点温度--过热蒸汽冷却,开始冷凝产生第-滴液滴所对应的温度 1-xy图通常由实验测得;对理想溶液,可按Rout定律和道尔顿定律计算。 1.0 汽液相平衡图(xy图) 参考线——对角线y=x 平衡线在对角线的上方,因为y>x 平衡线离对角线越远,表示分离推动力越大 总压对xy图影响不大 阳、为丶hh 总压变化20-30%,xy图变化不超过2% 3.双组分非理想溶液 当∫B<∫A和fB,使汽相中各组分的蒸汽压较理想溶液大,为正偏差溶液
4 三、二元汽液相平衡图 1.温度-组成图(t-x-y 图) 是分析蒸馏原理的理论基础。 定义:泡点温度----溶液开始沸腾,产生第一个汽泡所对应的温度。 露点温度----过热蒸汽冷却,开始冷凝产生第一滴液滴所对应的温度。 t-x-y 图通常由实验测得;对理想溶液,可按 Roult 定律和道尔顿定律计算。 2.汽液相平衡图(x-y 图) 参考线——对角线 y=x 平衡线在对角线的上方,因为 yA>xA 平衡线离对角线越远,表示分离推动力越大 总压对 x-y 图影响不大, 总压变化 20~30%,x-y 图变化不超过 2%。 3.双组分非理想溶液 当 AB f < AA f 和 BB f ,使汽相中各组分的蒸汽压较理想溶液大,为正偏差溶液。 y A xA 0 1.0 1.0 图.苯和甲苯溶液的 y-x 图
在tⅹ-y图中出现最低共沸物。 例如:乙醇-水,正丙醇-水溶 当∫>∫A和∫B,使汽相中各组分的蒸汽压较理想溶液小,为负偏差溶液。 在tⅹ-y图中出现最高共沸物。 例如:硝酸-水,氯仿-丙酮溶液 四、挥发度和相对挥发度 1.挥发度 纯溶液-指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νA=P0 混合溶液-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各组分的蒸汽压比纯态为低 由于挥发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使用上不方便,故引出相对挥发度概念 2.相对挥发度aAB 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vAP4/xA 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 PA aAB大小可判断分离难易程度,αB越大,A、B越容易分离 AB=1,即xyA,不能分离 (1)对理想溶液:aP0 尽管P,PB随温度而变,但其比值相差不大;在温度变化不大时,aB 可视为常数,计算时可取其平均值 (2)在总压不大时,汽相遵从道尔顿定律
5 在 t-x-y 图中出现最低共沸物。 例如:乙醇-水,正丙醇-水溶 当 AB f > AA f 和 BB f ,使汽相中各组分的蒸汽压较理想溶液小,为负偏差溶液。 在 t-x-y 图中出现最高共沸物。 例如:硝酸-水,氯仿-丙酮溶液 四、挥发度和相对挥发度 1.挥发度 ν: 纯溶液 ----指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νA 0 = PA 混合溶液----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各组分的蒸汽压比纯态为低 νA = pA / xA νB = pB / xB 由于挥发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使用上不方便,故引出相对挥发度概念。 2. 相对挥发度 αAB B B A A AB p x p x / / B A = = = 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 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 1 αAB 大小可判断分离难易程度,αAB 越大,A|、B 越容易分离 αAB=1,即 xA=yA,不能分离 (1) 对理想溶液: 0 0 B A AB P P = 尽管 0 PA , 0 PB 随温度而变,但其比值相差不大;在温度变化不大时,αAB 可视为常数,计算时可取其平均值。 (2)在总压不大时,汽相遵从道尔顿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