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交待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 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 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 待,只有这样才公平。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 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 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 诗一蹴而至祟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 第一层,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 的要求。 第二层,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20212月11日期四 第6页
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 第 6 页 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交待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 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 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 待,只有这样才公平。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 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 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 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 。 第一层,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 的要求。 第二层,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三部分(第3段至8段)。重点 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四部分(第9段)。论说中国诗 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 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 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 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 诗歌。 20212月11日期四 第7页
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 第 7 页 第三部分(第3段至8段)。重点 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四部分(第9段)。论说中国诗 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 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 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 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 诗歌
板书设计: 引子:方法比较 中国诗早熟,最先产生的是情诗(发展:成熟早) 抒情诗虽短却有悠远的 型富于示和爱用疑同语缘 上(形式:篇幅短技巧韵味长 中国诗因短而词气安和语言。词气和 内容上中国诗和外国诗内容上无甚两样 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净
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 第 8 页 板书设计: 引子: 方法 比较 中国诗早熟,最先产生的是抒情诗(发展:成熟早) 抒情诗虽短却有悠远的意味 富于暗示和爱用疑问语气结束 (形式:篇幅短 技巧:韵味长 ) 中国诗因短而词气安和(语言:词气和) 内容上 中国诗和外国诗内容上无甚两样 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形 式 上
宝题归的8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 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所以 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 论”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 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 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 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 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文化论。启 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 论述p只有这样才金面科学
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 第 9 页 主题归纳: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 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所以 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 论” 。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 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 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 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 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 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 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宝题归的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 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 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 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 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 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 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 让读者回味无穷。 第10页
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 第 10 页 主题归纳: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 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 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 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 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 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 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 让读者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