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如儿·书博道中壁 辛弃疾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 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 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 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 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 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 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 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 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因此 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 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辛弃疾
• 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 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 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 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 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 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 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 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 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 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 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阑居带湖时所作的 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 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 能为力,一腔愁绪元法排遣。邀在博山道中 壁上题了这首词
•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 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 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 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 壁上题了这首词
12对帝弃痪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分析不当 的一项是(3分)9(B 少年不识愁滋味,上层楼,受上层楼,为赋新词强 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咪,欲说还伓。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 个秋 A词中通过回顾少年时的不知慾告,反衬出如今饱尝 感而又有惑难吐的心情。 B"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表现了作者翘说而 终不敢说,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C本词主要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 忧愤。 D全词跌宕有致,今昔两相对照,意蕴长,耐人 寻味
• 12 对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分析不当 的一项是(3分) 9( )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 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 个秋。 • A 词中通过回顾少年时的不知愁苦,反衬出如今饱尝 愁苦而又有愁难吐的心情。 • B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表现了作者想说而 终不敢说,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 C 本词主要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 忧愤。 D 全词跌宕有致,今昔两相对照,意蕴深长,耐人 寻味。 B
17.读下面一首词,回爸后面各题。(6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地渲染了 个什么字。(2分) (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 “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 然“却道天凉好个秋”?(4分)
• 17.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各题。(6分)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 (1)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地渲染了 一个什么字。(2分) (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 “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 然“却道天凉好个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