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光谈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刘国光 编者按:2005年7月15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现任特邀顾问刘国光同志,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谈了一系列看 法。他谈了九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一、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 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削弱的状况:二、造成这个状况的原 因分析;三、关于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四、关于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五、关于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的问题和正 确对待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问题;六、经济学教育究竟是意识形态的教育还是分 析工具的教育;七、关于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八、关于中国的经济 改革与发展究竟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的问题; 九、关于怎样克服目前倾向性问题的一些意见。他说,我谈的有些话是别人也讲 过的,因为这是大家共同感觉到的问题,所以不能不重复,但这些观点大多是我 自己的看法。现经刘国光教授本人同意,我们将他的上述谈话在我网站发表,以 飨读者。 一、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 指导地位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令人堪忧 一段时间以来,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被边缘化,这种状况已经很明显了。在经济学的教 学和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现在好像成为了主流,很多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西方经 济学看成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我在江西某高校听老师讲,学生听到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都觉得好笑。在中国这样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学生嘲笑马克思 主义的现象很不正常。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些经济学家也公然主张西方经济学应该作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来代替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研究工作和经济决策工作 中都有渗透。对这个现象我感到忧虑。 二、造成当前西方经济学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下降的原 因 存在这种状况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部原因是:第一,以美国为首的国际 资产阶级亡我之心不死,中国社会主义是美国继苏联之后又一个要消灭的目标
刘国光谈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刘国光 编者按:2005 年 7 月 15 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现任特邀顾问刘国光同志,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谈了一系列看 法。他谈了九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一、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 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削弱的状况;二、造成这个状况的原 因分析;三、关于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四、关于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五、关于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的问题和正 确对待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问题;六、经济学教育究竟是意识形态的教育还是分 析工具的教育;七、关于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八、关于中国的经济 改革与发展究竟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的问题; 九、关于怎样克服目前倾向性问题的一些意见。他说,我谈的有些话是别人也讲 过的,因为这是大家共同感觉到的问题,所以不能不重复,但这些观点大多是我 自己的看法。现经刘国光教授本人同意,我们将他的上述谈话在我网站发表,以 飨读者。 一、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 指导地位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令人堪忧 一段时间以来,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被边缘化,这种状况已经很明显了。在经济学的教 学和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现在好像成为了主流,很多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西方经 济学看成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我在江西某高校听老师讲,学生听到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都觉得好笑。在中国这样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学生嘲笑马克思 主义的现象很不正常。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些经济学家也公然主张西方经济学应该作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来代替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研究工作和经济决策工作 中都有渗透。对这个现象我感到忧虑。 二、造成当前西方经济学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下降的原 因 存在这种状况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部原因是:第一,以美国为首的国际 资产阶级亡我之心不死,中国社会主义是美国继苏联之后又一个要消灭的目标
这个目标是既定的。所以美国不断地对我们进行西化、分化;第二,社会主义阵 营瓦解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不行了,马克思 主义理论不行了;第三,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一些人因此 误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行了,只有西方经济学才行。这是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比较多,总的说来,新形势下我们对于意识形态斗争的经验不足, 放松了警惕,政策掌握失误,特别是教育部要负相当的责任!具体说来有以下几 点: 第一,髙等院校经济学的教育方针不明确,目标不明确。到底是以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为指导来教育和培养学生,还是双轨教育,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 经济学并行。现在许多人都讲双轨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几年前就讲现在实 行“双轨制”,学生因此疲于奔命,很苦。学生既要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又要学西方经济学。表面上看是并重,实际上是西方经济学泛滥。并重的结果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下降,西方经济学的地位上升。一些高等学校在经济学、 管理学等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中取消了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只要求掌握没 有经过科学评论的西方经济学的原版教材。一些学校的研究生比如经济专业、管 理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考西方经济学。这是 教育方针的问题,这样的教育方针是根本错误的! 第二,教材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与时俱进,现在的教材也在改进, 这几年大有进步,特别是抓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但是还不够 成熟,数量也不多,没有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同时,西方经济学教材大量流入 人民大学有一个“工作室”,专门做这个事情,当然它也是很有贡献的,引进外 国文献也是好的,但是它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版本,冲击国内经济学的教 学。有一位教授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经济学教材开始发生比 较重大的改变,中国经济学教育从以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向以 西方经济学为主发生着转变,如今,西方经济学已成为主流的经济学教育体系, 因为教材的改变反映出教学重点的改变。有同志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 这样高频率地引进外国经济学教材。他说,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转型的主要标志 就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教材的运用,其中很重要的是教材的运用。 这说明我们现在已经转型了。 第三,教师队伍、干部队伍的问题。“海归”派回来很好,可以充实我们的 经济学队伍,充实我们关于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他们中的一 些人没有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再教育,就进入教师队伍和研究人员队伍;不经过评 论、原本原汁地介绍西方的东西,却是有问题的。有些原来在国内接受过马克思 主义的教育,出去后把马克思主义忘了;有些理工科的学生出国学经济,学管理, 其中很多人没受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上海复旦大学一个研究所的所长,他希望 这个局面越来越好,认为送出去培养是中国经济学提高最快的办法。他说,训练 有素的海外军团回流浪潮将加快,不断充实到内地主要大学经济学教学队伍里
这个目标是既定的。所以美国不断地对我们进行西化、分化;第二,社会主义阵 营瓦解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不行了,马克思 主义理论不行了;第三,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一些人因此 误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行了,只有西方经济学才行。这是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比较多,总的说来,新形势下我们对于意识形态斗争的经验不足, 放松了警惕,政策掌握失误,特别是教育部要负相当的责任!具体说来有以下几 点: 第一,高等院校经济学的教育方针不明确,目标不明确。到底是以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为指导来教育和培养学生,还是双轨教育,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 经济学并行。现在许多人都讲双轨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几年前就讲现在实 行“双轨制”,学生因此疲于奔命,很苦。学生既要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又要学西方经济学。表面上看是并重,实际上是西方经济学泛滥。并重的结果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下降,西方经济学的地位上升。一些高等学校在经济学、 管理学等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中取消了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只要求掌握没 有经过科学评论的西方经济学的原版教材。一些学校的研究生比如经济专业、管 理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考西方经济学。这是 教育方针的问题,这样的教育方针是根本错误的! 第二,教材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与时俱进,现在的教材也在改进, 这几年大有进步,特别是抓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但是还不够 成熟,数量也不多,没有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同时,西方经济学教材大量流入。 人民大学有一个“工作室”,专门做这个事情,当然它也是很有贡献的,引进外 国文献也是好的,但是它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版本,冲击国内经济学的教 学。有一位教授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经济学教材开始发生比 较重大的改变,中国经济学教育从以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向以 西方经济学为主发生着转变,如今,西方经济学已成为主流的经济学教育体系, 因为教材的改变反映出教学重点的改变。有同志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 这样高频率地引进外国经济学教材。他说,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转型的主要标志 就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教材的运用,其中很重要的是教材的运用。 这说明我们现在已经转型了。 第三,教师队伍、干部队伍的问题。“海归”派回来很好,可以充实我们的 经济学队伍,充实我们关于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他们中的一 些人没有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再教育,就进入教师队伍和研究人员队伍;不经过评 论、原本原汁地介绍西方的东西,却是有问题的。有些原来在国内接受过马克思 主义的教育,出去后把马克思主义忘了;有些理工科的学生出国学经济,学管理, 其中很多人没受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上海复旦大学一个研究所的所长,他希望 这个局面越来越好,认为送出去培养是中国经济学提高最快的办法。他说,训练 有素的海外军团回流浪潮将加快,不断充实到内地主要大学经济学教学队伍里
势头势不可挡。我认为他的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没有经过马克思主义再教育, 没有受过训练,就走上讲台的这种做法流弊很大。另外,我们自己培养的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队伍在不断萎缩,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师队伍的培养 和投入很少,奖励也很少。奖励也只有海外人奖励搞西方经济学的。这个情况是 很糟糕的。孙冶方奖是国内的,但是处于惨淡经营之中。 还有是影响了干部队伍,比如对党校省部级干部班的教育,如果让主张以西 方经济学为主流的教师去教他们,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可想而知。现在干部 的思想也在变,虽然很多干部不是学西方经济学出身的,但是也在受影响。地方 一些干部在国企改革问题上,在公有制和私有制的问题上,在维护群众利益的问 题上,都站在我们共产党的对立面,比如在房地产领域都是在维护开发商的利益, 把老百姓的利益完全置之脑后,这就是受影响的表现。还有,一些地方提拔干部, 规定必须到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进修才能提拔。这些都不是很正常,这是崇拜 西方。 第四,领导权问题。领导权很关键。现在有的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高校的 校长、院长,系、研究室、研究所的主任,校长助理等等,还有主要部委的研究 机构的领导,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我相信他们中大多是马克思主义者,但 是有的领导权被篡夺了。中央一再强调,社会科学单位的领导权要掌握在马克思 主义者手中。我觉得应该检查一下,现在到底掌握在什么人手中。比如北京某大 学一些领导岗位,由西化色彩很浓的人担当。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些人为什 么这么受重用?我觉得领导权一定要掌握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因为一旦 掌握在非马克思主义者手中,那么教材也变了,队伍也变了,什么都变了。复旦 大学张薰华教授对这个状况很担心,他说只要领导权掌握在西化的人手中,他们 就要取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排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以我说一定要注意,各 级领导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红皮白芯。 我上面讲到的四个问题,我想中央也注意到了,但是高教部门没有检查,没 有落实。 三、关于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同志分析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两个 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一个是两种迷信、两种教条主义,一个是左倾右倾问题。 我觉得他分析得很有道理。所谓两种教条主义,一个是迷信、空谈马克思主义, 而不是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一个是迷信、崇扬西方发达国家的、反映资 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把西方某些学派、某些理论或者西方国家的政 策主张奉为教条,向我国思想、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渗透。上述 两种教条主义,第一种教条主义还是存在的,但是在当前不是主要的,其影响在 下降。马克思主义者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都在不同程度地向现代化的方向努 力,力求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而第二种教条主义即西方教条主义在意识形
势头势不可挡。我认为他的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没有经过马克思主义再教育, 没有受过训练,就走上讲台的这种做法流弊很大。另外,我们自己培养的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队伍在不断萎缩,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师队伍的培养 和投入很少,奖励也很少。奖励也只有海外人奖励搞西方经济学的。这个情况是 很糟糕的。孙冶方奖是国内的,但是处于惨淡经营之中。 还有是影响了干部队伍,比如对党校省部级干部班的教育,如果让主张以西 方经济学为主流的教师去教他们,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可想而知。现在干部 的思想也在变,虽然很多干部不是学西方经济学出身的,但是也在受影响。地方 一些干部在国企改革问题上,在公有制和私有制的问题上,在维护群众利益的问 题上,都站在我们共产党的对立面,比如在房地产领域都是在维护开发商的利益, 把老百姓的利益完全置之脑后,这就是受影响的表现。还有,一些地方提拔干部, 规定必须到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进修才能提拔。这些都不是很正常,这是崇拜 西方。 第四,领导权问题。领导权很关键。现在有的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高校的 校长、院长,系、研究室、研究所的主任,校长助理等等,还有主要部委的研究 机构的领导,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我相信他们中大多是马克思主义者,但 是有的领导权被篡夺了。中央一再强调,社会科学单位的领导权要掌握在马克思 主义者手中。我觉得应该检查一下,现在到底掌握在什么人手中。比如北京某大 学一些领导岗位,由西化色彩很浓的人担当。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些人为什 么这么受重用?我觉得领导权一定要掌握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因为一旦 掌握在非马克思主义者手中,那么教材也变了,队伍也变了,什么都变了。复旦 大学张薰华教授对这个状况很担心,他说只要领导权掌握在西化的人手中,他们 就要取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排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以我说一定要注意,各 级领导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红皮白芯。 我上面讲到的四个问题,我想中央也注意到了,但是高教部门没有检查,没 有落实。 三、关于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同志分析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两个 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一个是两种迷信、两种教条主义,一个是左倾右倾问题。 我觉得他分析得很有道理。所谓两种教条主义,一个是迷信、空谈马克思主义, 而不是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一个是迷信、崇扬西方发达国家的、反映资 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把西方某些学派、某些理论或者西方国家的政 策主张奉为教条,向我国思想、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渗透。上述 两种教条主义,第一种教条主义还是存在的,但是在当前不是主要的,其影响在 下降。马克思主义者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都在不同程度地向现代化的方向努 力,力求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而第二种教条主义即西方教条主义在意识形
态领域和经济社会中的影响力在上升。比如在经济学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的《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竟然只讲西方经济学,不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排除在外,这实际上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其流毒很大 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上升是当前的主要危险。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 义国家,这是我们历史的选择,是最基本的国情。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经济学和经济领域要以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为指导,一切淡化或者取消马克思主义的企图都会削弱共产党的领导, 改变社会主义的方向,或者改变颜色,即共产党还在领导,但是已经变色了。所 以这是一个主要的危险。因此我们不能把经济领域里的东西看淡了。 陈奎元同志指出的另一个倾向性的问题,与两种教条主义的倾向有联系。他 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在思想领域始终把克服“左”的 教条主义当作主要任务,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在思想理论领域和改革开放 的实践中,来自“左”的干扰已经日渐式微,当前突出的倾向性问题是资产阶级 自由化的声音和倾向正在复苏,并且在顽强地发展蔓延。奎元同志提出的问题很 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反“左”反右并不是长期不变的,“左”和右发展下去都 能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所以应该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目前主要的倾 向是什么,要不要提出反右防“左”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很重大的问题, 中央应当考虑,特别是在经济学领域。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是个常识问题,但是也是个 有争论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大学里有两门基础经济学或者基础经济理论,即马克 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事实上是双轨制,这是根本错误的。关于政 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分野,我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同志的分析,他说,无 论从经济理论的发展史看,还是从经济学发展的层次看,并不存在政治经济学和 经济学的严格区分。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学,或者简称为经济 学,经济学就是政治经济学。马歇尔的“经济学”他自己说就是政治经济学,斯 蒂格里茨、萨缪尔逊等的经济学实际上也是政治经济学。但是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或者经济学在体系、理论框架、理论观点等方面有差异性,比如有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差别。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差别,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的差别。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有马克思 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差别。习惯上我们所称西方的经济学是指非马克思主义的 经济学或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也是从西方来的,所以把西方经济学称做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合适 点。 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政治经济学或西方
态领域和经济社会中的影响力在上升。比如在经济学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的《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竟然只讲西方经济学,不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排除在外,这实际上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其流毒很大。 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上升是当前的主要危险。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 义国家,这是我们历史的选择,是最基本的国情。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经济学和经济领域要以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为指导,一切淡化或者取消马克思主义的企图都会削弱共产党的领导, 改变社会主义的方向,或者改变颜色,即共产党还在领导,但是已经变色了。所 以这是一个主要的危险。因此我们不能把经济领域里的东西看淡了。 陈奎元同志指出的另一个倾向性的问题,与两种教条主义的倾向有联系。他 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在思想领域始终把克服“左”的 教条主义当作主要任务,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在思想理论领域和改革开放 的实践中,来自“左”的干扰已经日渐式微,当前突出的倾向性问题是资产阶级 自由化的声音和倾向正在复苏,并且在顽强地发展蔓延。奎元同志提出的问题很 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反“左”反右并不是长期不变的,“左”和右发展下去都 能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所以应该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目前主要的倾 向是什么,要不要提出反右防“左”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很重大的问题, 中央应当考虑,特别是在经济学领域。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是个常识问题,但是也是个 有争论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大学里有两门基础经济学或者基础经济理论,即马克 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事实上是双轨制,这是根本错误的。关于政 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分野,我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同志的分析,他说,无 论从经济理论的发展史看,还是从经济学发展的层次看,并不存在政治经济学和 经济学的严格区分。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学,或者简称为经济 学,经济学就是政治经济学。马歇尔的“经济学”他自己说就是政治经济学,斯 蒂格里茨、萨缪尔逊等的经济学实际上也是政治经济学。但是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或者经济学在体系、理论框架、理论观点等方面有差异性,比如有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差别。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差别,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的差别。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有马克思 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差别。习惯上我们所称西方的经济学是指非马克思主义的 经济学或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也是从西方来的,所以把西方经济学称做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合适一 点。 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政治经济学或西方
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教学和理论研究中的关系,如果说中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指 导下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那么这种关系就应该很明 确,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是指导、是主流,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是 参考、借鉴。前者是指导,后者是参考;前者是主流,后者是借鉴。在这个问题 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以上海财经大学程恩富为代表的,他说,不能把现时期世 界主流经济学即西方经济学当作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后者必然是与 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另外一种是以北京大学林毅夫为 代表的,他最近在一个关于中国经济学发展与回顾的研讨会上说,十四届三中全 会政府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以后,市场经济体系中有关经济学的 内容在教育界基本被承认,这就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他说,不管在教学人数 上还是教育内容上,到现在应该承认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上述两 种意见是尖锐对立的。如果西方经济学真的在中国成为主流、主导的地位,取代 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那长远的后果可想而知。不管你愿不愿意,最终要导 致改变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取消共产党的领导,或使她变色。 我认为,两门基础经济理论的观点不能成立,应该是一门基础经济理论,即 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教学的主体、经济研究 的指导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导向,不能是双轨的。当然,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发映社 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只要不违反社会主义原则,我们要尽量 吸收、借鉴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 消化了的组成部分。 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这么一些内容:一是政治经 济学的一般理论;二是资本主义经济;三是社会主义经济;四是微观经济;五是 宏观经济:六是国际经济。当然中间有许多交叉重复,逻辑上怎么处理、体系上 怎么编是另外一个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西方经济学的精华,把西方经济学当 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的内容吸收进来,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一部分新的内容。至于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和其他内容,可以开设一些课程比如西 方经济思想的课程、西方经济思想流派的课程、西方经济思想专著的课程等来对 专门的学生介绍,但是我们不要突出这些内容,因为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己经吸收 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来了。 总之,我主张只能有一门基础经济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单轨,不 能双轨,这是个教育方针的问题。 五、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古典的西 方经济学或古典的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到现代西方经济学或现代西方政治经济 学。古典的西方经济学有科学的成份,也有庸俗的成份,其科学的成份被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也有科学的成份,有反映现代市场经济
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教学和理论研究中的关系,如果说中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指 导下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那么这种关系就应该很明 确,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是指导、是主流,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是 参考、借鉴。前者是指导,后者是参考;前者是主流,后者是借鉴。在这个问题 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以上海财经大学程恩富为代表的,他说,不能把现时期世 界主流经济学即西方经济学当作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后者必然是与 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另外一种是以北京大学林毅夫为 代表的,他最近在一个关于中国经济学发展与回顾的研讨会上说,十四届三中全 会政府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以后,市场经济体系中有关经济学的 内容在教育界基本被承认,这就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他说,不管在教学人数 上还是教育内容上,到现在应该承认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上述两 种意见是尖锐对立的。如果西方经济学真的在中国成为主流、主导的地位,取代 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那长远的后果可想而知。不管你愿不愿意,最终要导 致改变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取消共产党的领导,或使她变色。 我认为,两门基础经济理论的观点不能成立,应该是一门基础经济理论,即 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教学的主体、经济研究 的指导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导向,不能是双轨的。当然,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发映社 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只要不违反社会主义原则,我们要尽量 吸收、借鉴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 消化了的组成部分。 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这么一些内容:一是政治经 济学的一般理论;二是资本主义经济;三是社会主义经济;四是微观经济;五是 宏观经济;六是国际经济。当然中间有许多交叉重复,逻辑上怎么处理、体系上 怎么编是另外一个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西方经济学的精华,把西方经济学当 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的内容吸收进来,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一部分新的内容。至于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和其他内容,可以开设一些课程比如西 方经济思想的课程、西方经济思想流派的课程、西方经济思想专著的课程等来对 专门的学生介绍,但是我们不要突出这些内容,因为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已经吸收 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来了。 总之,我主张只能有一门基础经济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单轨,不 能双轨,这是个教育方针的问题。 五、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古典的西 方经济学或古典的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到现代西方经济学或现代西方政治经济 学。古典的西方经济学有科学的成份,也有庸俗的成份,其科学的成份被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也有科学的成份,有反映现代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