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绩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期末最终成绩按A(优秀:100-90分)、B(良好:89-80分)、 C(中等:7970分)、D(及格:69-60分)和F(不及格:59-0分)评定。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主要考核学生实验仪器、电源等使用的规范性。共 实验习惯(10%) 实验习惯 5次实验,取每次实验习惯的平均值作为实验习惯 成绩。 实验预习 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预习情况。预习成绩占 每次实验成绩的10%。 实验操作 主要考核学生利用实验仪器完成训练内容的准确 性等。操作成绩占每次实验成绩的40%。 平时成绩(60% 主要考核实验报告完成质量,包括内容完整、计算 准确、结论正确。报告上每次实哈成结的S0% 实验报告 实验成绩=预习+操作+报告, 共5次实验,取每次 实验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平时成绩。 主要考核学生实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及准确性等。 操作考核(30%) 操作技能 根据学生平时的实验训练内容,从多个题目中随机 抽取一个独立完成操作。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学时 项目每纸 项目 对应课 类型人数 要求 程目标 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仪器 电子仪器的使 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 2 用 验证1 必做1,2,3 正确使用方法。 发光二极管、继电器等小 功率元件的直接及间接 2 小功率负载的 动的工作原理:驱动电 2 综合1 必做 1,2,3 驱动 的调试方法及主要性能 标的测试方法。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的搭接 及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 法: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 单管电压放大 性能的影响:放大器电压 器的设计、组 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4 综合1 必做1,2,3 装和词试 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 电压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方 法 27
27 4.成绩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期末最终成绩按 A(优秀:100-90 分)、B(良好:89-80 分)、 C(中等:79-70 分)、D(及格:69-60 分)和 F(不及格:59-0 分)评定。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实验习惯(10%) 实验习惯 主要考核学生实验仪器、电源等使用的规范性。共 5 次实验,取每次实验习惯的平均值作为实验习惯 成绩。 平时成绩(60%) 实验预习 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预习情况。预习成绩占 每次实验成绩的 10%。 实验操作 主要考核学生利用实验仪器完成训练内容的准确 性等。操作成绩占每次实验成绩的 40%。 实验报告 主要考核实验报告完成质量,包括内容完整、计算 准确、结论正确等。报告占每次实验成绩的 50%。 实验成绩=预习+操作+报告,共 5 次实验,取每次 实验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平时成绩。 操作考核(30%) 操作技能 主要考核学生实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及准确性等。 根据学生平时的实验训练内容,从多个题目中随机 抽取一个独立完成操作。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学时 项目 类型 每组 人数 项目 要求 对应课 程目标 1 电子仪器的使 用 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仪器 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 正确使用方法。 2 验证 1 必做 1,2,3 2 小功率负载的 驱动 发光二极管、继电器等小 功率元件的直接及间接驱 动的工作原理;驱动电路 的调试方法及主要性能指 标的测试方法。 2 综合 1 必做 1,2,3 3 单管电压放大 器的设计、组 装和调试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的搭接 及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 法;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 性能的影响;放大器电压 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 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 电压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方 法。 4 综合 1 必做 1,2,3
负反馈放大电 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 路的设计及性 能测试(注释 方法:负反馈对放大器各 1) 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直流稳压电路的搭接方 综合1 必做1,2,3 整流、滤波和 法:变压器副边绕组、半 稳压电路(注 波整流、全波整流、滤波 释2) 稳压器的波形、电压值的 观察及测量。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 集成运算放大 性能和分析方法:利目 器基本应用的 设计 1 必做1,2,3 设计 LM358P设计几种基本的 放大器。 合计 16 注释1:实验项日“负反馈放大申路的设计及性能测试话用于申子信息工程专业。 注释2:实验项目“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专业。 28
28 4 负反馈放大电 路的设计及性 能测试(注释 1) 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 方法;负反馈对放大器各 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4 综合 1 必做 1,2,3 整流、滤波和 稳压电路(注 释 2) 直流稳压电路的搭接方 法;变压器副边绕组、半 波整流、全波整流、滤波、 稳压器的波形、电压值的 观察及测量。 5 集成运算放大 器基本应用的 设计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 性能和分析方法;利用 LM358P 设计几种基本的 放大器。 4 设计 1 必做 1,2,3 合 计 16 -- 注释 1:实验项目“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及性能测试”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注释 2:实验项目“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专业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基本信息 课得 课得 编号 B2420115 必修■选修口 学分 3.5总学时 56 理论 56 上机 0 实训 0 学时 学时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专业基础口 专业主干口 专业方向特色口 专业任选口 项峰课程工 先修 电路原理 课两 开课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 单位 写技术 课程负 责人 杜秀丽 撰写人 杜秀丽 审核人 张瑾、李晓梅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学科平台课。作为电子技术的两大分支之一,该课 程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逻辑 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门电路、存储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 整形、数模与模数转换等。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评估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领域中的 应用打好基础。 Fundamentals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 subject platform course.It is one of the two branches of electronic technique and plays a very key role to realize the training target of professional talents.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logic algebra basis,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gate circuit,memory,sequential logic circuit,pulse waveform generation and shaping.digital-to-analog and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etc.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acquire the basic concepts,basic theory and basic skills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can analyze and design digital circuit.I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of finding.solving and evaluating problems.Then it will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能运用逻辑代数基础知识,建立实际问题和数字 29
29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420115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3.5 总学时 56 理论 学时 56 上机 学时 0 实训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电路原理 开课 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适用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 课程负 责人 杜秀丽 撰写人 杜秀丽 审核人 张瑾、李晓梅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学科平台课。作为电子技术的两大分支之一,该课 程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逻辑 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门电路、存储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 整形、数模与模数转换等。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评估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领域中的 应用打好基础。 Fundamentals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 subject platform course. It is one of the two branches of electronic technique and plays a very key role to realize the training target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logic algebra basis,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 gate circuit, memory, sequential logic circuit, pulse waveform generation and shaping, digital-to-analog and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etc.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acquire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theory and basic skills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an analyze and design digital circuit. I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of finding, solving and evaluating problems. Then it will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逻辑代数基础知识,建立实际问题和数字
逻辑的关系,能分析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能理解TTL和CMOS 门由路的特占和主要参数,能根据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特占,获得其荒木使用 方法,会用555定时器设计脉冲发生和整形电路:能够正确使用数模与模数转换 电路。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分析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够分析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电路的工 作原理,能够用中规模数字器件设计数字电路,获得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分析和设 计简单电子电路的能力。 课程目标3(素领目标):能够综合运用课程的内容,对实际工程问题给出 其解决方案并能分析方案的合理性,熟练数字电路中各部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 专业素质。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摔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1 3 1.工程知识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 专业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 参与生产系统的改进优化和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并能 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 程问颗讲行研究,句括设计实哈、分析与解择数据,并通讨信京 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颜,洗择与使用恰当的技 术、资源、现代工程工且和信息技术工且,句括对电子信息邻域 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模拟及信息获取,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个人和团队 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 力,能铭在多学科背是下的闭队中承相个体、团队成品以及负 人的角色。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有出版社2016.4 (第6版)
30 逻辑的关系,能分析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能理解 TTL 和 CMOS 门电路的特点和主要参数,能根据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特点,获得其基本使用 方法,会用 555 定时器设计脉冲发生和整形电路;能够正确使用数模与模数转换 电路。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分析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够分析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电路的工 作原理,能够用中规模数字器件设计数字电路,获得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分析和设 计简单电子电路的能力。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能够综合运用课程的内容,对实际工程问题给出 其解决方案并能分析方案的合理性,熟练数字电路中各部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 专业素质。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1. 工程知识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 专业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 √ √ 2.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 参与生产系统的改进优化和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并能 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 3. 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 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 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4.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 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电子信息领域 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模拟及信息获取,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 5. 个人和团队 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 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 人的角色。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 6 版) 阎石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4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 康华光等 高等教有出版社2014.1 参考书目 (第5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杨春玲等 高等教有出版社2011.6 (2)课程网站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http://www xuetangx.com/courses/course-vI:TsinghuaX+20250103X+sp/about 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00C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UST-1001909001 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UDT-206001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课后作业 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每 (权重1/3) 次作业单独评分。 平时成绩(30% 知识应用能力 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文献查阅和仿真工具,分 析和解决工程问腰的实践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 (权重2/3) 力等。 期末考试(70%)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 闭卷考试 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能力题约占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学 对应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方法和手段 课程 时 课内 课后 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判 断数字量和模拟量:能运用 白主复 ,八、十、十六进制数的 讲授法」 习、预 第一章 ·数制 表示方法,实现不同数制的 时论法 学 数制和 2 二进制算术运算 相互转换:建立1位10进 2 课程项习仿 1,3 码制 3.几种常用的编码 制数与8421码、余三码 目、课堂 软件、 格雷码之间的关系:能应用 练习 课后价 二进制算术运算规则实我 业 进制数运算。 第二章1.逻辑代数中的三 通讨本章学习,学生能运用 进授法、自丰复 逻辑代种基本运算 罗组变量表示二进制信号: 6过论法 习、预 2, 数基础 2.逻辑代数的基本 能运用基本逻辑运算、逻辑 课程项侧 习 学 31
31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书目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第 5 版) 康华光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杨春玲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6 (2)课程网站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_清华大学_学堂在线 http://www.xuetangx.com/courses/course-v1:TsinghuaX+20250103X+sp/about 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_华中科技大学_中国大学 MOOC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UST-1001909001 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_国防科技大学_中国大学 MOOC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UDT-206001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30%) 课后作业 (权重 1/3) 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每 次作业单独评分。 知识应用能力 (权重 2/3) 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文献查阅和仿真工具,分 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 力等。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 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题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数制和 码制 1. 数制 2. 二进制算术运算 3. 几种常用的编码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判 断数字量和模拟量;能运用 二、八、十、十六进制数的 表示方法,实现不同数制的 相互转换;建立 1 位 10 进 制数与 8421 码、余三码、 格雷码之间的关系;能应用 二进制算术运算规则实现 二进制数运算。 2 讲授法、 讨论法、 课程项 目、课堂 练习 自主复 习、预 习、学 习仿真 软件、 课后作 业 1,3 第二章 逻辑代 数基础 1. 逻辑代数中的三 种基本运算 2. 逻辑代数的基本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运用 逻辑变量表示二进制信号, 能运用基本逻辑运算、逻辑 6 讲授法、 讨论法、 课程项 自主复 习、预 习、学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