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判断半导体的分类:能够 在复习 第二章22PN结的形成及特性 分析一极管的形成、特料 课程内 一极管23半导体一极管 讲授、 及工作原理:能够运用糊 讨论 1,2, 及其基24一极管的基本申路 本电路其分析方法 型法,分析半导体二极管 练习 上完 课后 2.5特殊二极管 的基本电路:能够分析 作业。 种特殊二极管的特性。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的 3.1BJT 判断BT的分类。 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能 32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第三章 运用模型法,分析共 在复习 型超结 3.3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极、共集电极、共基极和 课程内 型三极 34放大申静态工作 组合放大电路的直流、 管及成 的稳定问题 流通路,计算相关性能指 16 ,2, 3.5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不 练习 大电路 标:能够分析放大电路 成课后 共基极放大电路 基础 作点变动原因,并采取措 作业 36组合放大由影 3.7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施实现工作点的稳定 够分析放大电路的频* 响应问颗。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的 41金尾化物.半导 第四章 (MOS)场效应管 判断ET的分类, 分析 结构和工作原理:能 讲授、 场效应4.2 MOSFET放大电路 管放大4.3结型场效应管(JFET 运用模型法,分析场效成 讨论、 容的基 础上完 ,2.3 管的放大申路:能够分材 陈习 申路44冬种放大器件申路 能比较 比较BT和FET放大电 路的性能。 5.1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 通时本意学习,学生能够 问颗 分析功率放大申路的 5.2射级输出器一甲类 在复习 第五章大的实例 般问题:能够分析乙类 讲授、 程内 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 功率放53乙类双电源互补对彩 4 电路、甲乙类互补对称功 讨论、 容的基 ,2, 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练习。 础上完 率放大申路的结物及 5.4甲乙类互补对称 h 放大电路 作原理:能够分析几种集 成功率放大器的特性。 5.5集成功率放大器
22 第二章 二极管 及其基 本电路 2.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2.2 PN 结的形成及特性 2.3 半导体二极管 2.4 二极管的基本电路及 其分析方法 2.5 特殊二极管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判断半导体的分类;能够 分析二极管的形成、特性 及工作原理;能够运用模 型法,分析半导体二极管 的基本电路;能够分析几 种特殊二极管的特性。 8 讲授、 讨论、 练习。 在复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后 作业。 1,2,3 第三章 双极结 型三极 管及放 大电路 基础 3.1 BJT 3.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的稳定问题 3.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 共基极放大电路 3.6 组合放大电路 3.7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判断 BJT 的分类,分析 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 运用模型法,分析共射 极、共集电极、共基极和 组合放大电路的直流、交 流通路,计算相关性能指 标;能够分析放大电路工 作点变动原因,并采取措 施实现工作点的稳定;能 够分析放大电路的频率 响应问题。 16 讲授、 讨论、 练习。 在复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后 作业。 1,2,3 第四章 场效应 管放大 电路 4.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MOS)场效应管 4.2 MOSFET 放大电路 4.3 结型场效应管(JFET) 4.4 各种放大器件电路性 能比较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判断 FET 的分类,分析 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 运用模型法,分析场效应 管的放大电路;能够分析 比较 BJT 和 FET 放大电 路的性能。 4 讲授、 讨论、 练习。 在复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后 作业。 1,2,3 第五章 功率放 大电路 5.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 问题 5.2 射级输出器—甲类放 大的实例 5.3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 功率放大电路 5.4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 放大电路 5.5 集成功率放大器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分析功率放大电路的一 般问题;能够分析乙类双 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 电路、甲乙类互补对称功 率放大电路的结构及工 作原理;能够分析几种集 成功率放大器的特性。 4 讲授、 讨论、 练习。 在复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后 作业。 1,2,3
6.1模拟集成电路中的直 流偏置技术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中 62差分式放大电路 63差分式放大电路的传 电流源的结构及作用:能 在复习 给特性 够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 课程内 模拟集64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六音 中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 讲授、 6.5实际集成运算放大 点及作用:能够基于乡 6 2, 上完 成电路 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特 练习 的主要珍数和对应用申路 成课后 点和主要参数:能够设计 的影响 变骑导式拟乘法器 作业。 6.6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 够分析放大电路中的 6.7放大电路中的噪声 指与干扰。 干扰 诵过本章学习,学生能的 7.1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分析理想运算放大器的 第七章7.2理想运算放大器 参数及特性:能够设计由 讲授 坛算放73基本线性运放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 4 讨论、 容的基 ,2.3 大器74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同相、反相比例放大器 练习。 础上完 放大电路的其他应用 求和、微分 业 积分电路。 8】反馈概今与分类 8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的 种组态 到断反馈的分类,以及负 8.3负反馈放大电路增 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 的一般表达式 态:能基于负反馈放大 在复习引 课程内 第八竟8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 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进授 反馈放能的影响 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 2, 大电路8.5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 进行近似计算:能够利月 近似计算 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 成课后 作业。 8.6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性能:能够分析负反馈放 率响应 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及稳 87负反馈放大电路的 定问题 定性 9】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与分类 判断不同类型滤波电 第九章9.2 一阶有源滤波电 的应用场合:能够分析有 在复习 信号处9.3高阶有源能波电路 源滤波电路的结构及工 讲授、 课程内 理与信94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作原理:能够分析RC 讨论、 1,2, 产生落件 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结 练习。 电路9.5RC正弦波振荡电路 构及工作原理:能够分花 作业。 9.6LC正弦波振荡电路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的 97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结构及工作原理:
23 第六章 模拟集 成电路 6.1 模拟集成电路中的直 流偏置技术 6.2 差分式放大电路 6.3 差分式放大电路的传 输特性 6.4 集成运算放大器 6.5 实际集成运算放大器 的主要参数和对应用电路 的影响 6.6 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 6.7 放大电路中的噪声与 干扰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中 电流源的结构及作用;能 够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 中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 特点及作用;能够基于集 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特 点和主要参数;能够设计 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能 够分析放大电路中的噪 声与干扰。 6 讲授、 讨论、 练习。 在复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后 作业。 1,2,3 第七章 运算放 大器 7.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7.2 理想运算放大器 7.3 基本线性运放电路 7.4 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 放大电路的其他应用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分析理想运算放大器的 参数及特性;能够设计由 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 同相、反相比例放大器, 以及求差、求和、微分、 积分电路。 4 讲授、 讨论、 练习。 在复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后 作业。 1,2,3 第八章 反馈放 大电路 8.1 反馈概念与分类 8.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 种组态 8.3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 的一般表达式 8.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 能的影响 8.5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 近似计算 8.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 率响应 8.7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 定性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判断反馈的分类,以及负 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 态;能够基于负反馈放大 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 进行近似计算;能够利用 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 性能;能够分析负反馈放 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及稳 定问题。 8 讲授、 讨论、 练习。 在复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后 作业。 1,2,3 第九章 信号处 理与信 号产生 电路 9.1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 与分类 9.2 一阶有源滤波电路 9.3 高阶有源滤波电路 9.4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 荡条件 9.5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9.6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9.7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判断不同类型滤波电路 的应用场合;能够分析有 源滤波电路的结构及工 作原理;能够分析 RC、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结 构及工作原理;能够分析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的 结构及工作原理。 8 讲授、 讨论、 练习。 在复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后 作业。 1,2,3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分析小功率稳压电源 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 在复习 第十意 10.1小功率整流滤波电 够分析单相桥式整流电 讲授 课程内 源 串联反馈式稳 路、电容滤波电路的结构 2, 压电源 及工作原理:能够分析 路 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工 作原理,利用集成稳压器 作业。 设计稳压申路。 合 计 64 24
24 第十章 直流稳 压电源 10.1 小功率整流滤波电 源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 路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分析小功率稳压电源的 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 够分析单相桥式整流电 路、电容滤波电路的结构 及工作原理;能够分析串 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工 作原理,利用集成稳压器 设计稳压电路。 4 讲授、 讨论、 练习。 在复习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后 作业。 1,2,3 合 计 64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of Analogue Electronic Technolog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1420275 课程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0.5 实验学时 16 课稻 实验■实训口上机口见习口实习口 类别 先修 课程 电路原理实验 计果 适用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自动化 课得负 李泽光 撰写人 张然 审核人 李泽光 贡人 二、实验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 专业的一门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实验课。本实验课程以模拟电路实验箱、模拟信 号发生器、示波器等设备为工具,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 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学会排除电子元件、电 子线路的简单故障。实验主要内容包括:小功率负载的驱动,单管电压放大器 负反馈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课程主要 目的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 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为工程素养的形成和从事工程实践活动 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目标与基本要求 1,实验目标 实验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电子电 路的分析方法等知识,分析、计算模拟电路的相关问题,排除电子元件、电子线 路简单故障,设计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实验目标2(能力目标):能够将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到电 子技术相关领域,对工程中涉及到的模拟电子器件及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并根据 电路功能、信号频率等要求,在工程允许范围内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近似 和估算,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 实验目标3(素质目标):能够在实际工程中通过技术实现应用,并在这一 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能够具备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 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工程素养的形成以及从事工程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 础。 25
25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of Analogue Electronic Technolog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1420275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0.5 实验学时 16 课程 类别 实验■ 实训□ 上机□ 见习□ 实习□ 先修 课程 电路原理实验 开课 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适用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课程负 责人 李泽光 撰写人 张然 审核人 李泽光 二、实验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 专业的一门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实验课。本实验课程以模拟电路实验箱、模拟信 号发生器、示波器等设备为工具,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 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学会排除电子元件、电 子线路的简单故障。实验主要内容包括:小功率负载的驱动,单管电压放大器、 负反馈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课程主要 目的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 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为工程素养的形成和从事工程实践活动 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目标与基本要求 1.实验目标 实验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电子电 路的分析方法等知识,分析、计算模拟电路的相关问题,排除电子元件、电子线 路简单故障,设计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实验目标 2(能力目标):能够将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到电 子技术相关领域,对工程中涉及到的模拟电子器件及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并根据 电路功能、信号频率等要求,在工程允许范围内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近似 和估算,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 实验目标 3(素质目标):能够在实际工程中通过技术实现应用,并在这一 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能够具备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 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工程素养的形成以及从事工程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 础
2,实验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排 毕业要求 实验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1 2 工程知识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 业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 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电子信 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与准确描述,并通过文献研 究对其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领域 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参与生产系统的改进优化和设 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 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 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电子信息领 域复杂工程问圆的预测、模拟及信息获取, 并能够理解其局限 性。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大连大学校内印刷 教材 指导书 孙赫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房国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9 参考 书目 模拟电路实验综合教程 王鲁云、于海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2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赵巧妮、粟慧龙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12 (2)课程网站 ①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东南大学中国大学MO0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1774002 ②模拟电子技术实我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JU-1003567006 ③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模拟电子部分)_东北大学中国大学MOOC(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EU-1206693834 ④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三江学院中国大学MOOC(蔡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JU-1206627826
26 2.实验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实验目标 1 2 3 1. 工程知识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 业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 √ 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电子信息 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与准确描述,并通过文献研 究对其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 √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领域 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参与生产系统的改进优化和设 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 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 √ 4.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 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电子信息领 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模拟及信息获取,并能够理解其局限 性。 √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指导书 孙赫 大连大学校内印刷 -- 参考 书目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房国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9 模拟电路实验综合教程 王鲁云、于海霞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2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赵巧妮、粟慧龙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12 (2)课程网站 ①模拟电子电路实验_东南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1774002 ②模拟电子技术实践_南京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JU-1003567006 ③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模拟电子部分)_东北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EU-1206693834 ④模拟电子技术实验_三江学院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JU-120662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