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紫线 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 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条文说明一1.总则 1.0.1《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术语”)是指在园林行业中比较常见,与园林规划设计联系 相对比较紧密的行业专门用语。“基本术语”中所称的园林,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学和大地景 观规划三个部分,即通常所说的风景园林所涉及的各个领域。 由于中国园林的历史悠久、专业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以及空间应用范围大,行业术语的数量也很大, 既有园林从古至今约定俗成的术语,也有从相关行业和不同领域借鉴来的术语,还有园林与相关学科相互 渗透交融过程中产生的词汇,许多术语的确切定义尚需做进一步的讨论。园林规划设计作为行业的龙头, 基本上能够将行业所涉及的各个专业和相关术语联系起来。术语是各门学科的专门用语,有严格规定的意 义。本标准在筛选了数百个常见的园林名词之后,选择了117个术语。对于园林行业中一般的术语和不需 要特别解释的名词,目前暂不予以选用。在以后《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的修编过程中,待一些术语的定义 进一步完善后,再进行定义的调整和词条的增减。 对园林术语的选择和定义相对比较困难。有些术语如“园林意境”属于纯艺术范畴,涉及中国“天人 合一”思想指导下独特的造园境界的追求:有些术语如“绿化”,既是学科术语,又是行业名词,同时也 是大众用语,其内容比较开放、广泛和不易确定。因此,本标准尽量在与园林学科有关的术语层面对它们 作出规定。 本标准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并采用英汉条文对照和汉语文字、拼音条文对照的方式索引。英文 术语尽量以国家授权过的权威出版物为准。 1.0.2“基本术语”将有利于园林及其相关行业在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中用语的规范化、行业管理的标准 化、规划设计成果的严谨描述及合同文本的准确表达。 条文说明一2.通用术语 2.0.1园林学 采用“园林学”一词作为主要行业术语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全国自然科学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建筑园 林城市规划名词》(1996)。该书在“前言”中有如下解释和说明:“如‘园林学’一词,有的专家认为 应以‘景观学’代替,但考虑到我国多年来习用的‘园林学’的概念已不断扩大,故仍采用‘园林学’, 6
6 城市黄线 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蓝线 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城市绿线 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紫线 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 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条文说明——1.总 则 1.0.1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术语”)是指在园林行业中比较常见,与园林规划设计联系 相对比较紧密的行业专门用语。“基本术语”中所称的园林,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学和大地景 观规划三个部分,即通常所说的风景园林所涉及的各个领域。 由于中国园林的历史悠久、专业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以及空间应用范围大,行业术语的数量也很大, 既有园林从古至今约定俗成的术语,也有从相关行业和不同领域借鉴来的术语,还有园林与相关学科相互 渗透交融过程中产生的词汇,许多术语的确切定义尚需做进一步的讨论。园林规划设计作为行业的龙头, 基本上能够将行业所涉及的各个专业和相关术语联系起来。术语是各门学科的专门用语,有严格规定的意 义。本标准在筛选了数百个常见的园林名词之后,选择了 117 个术语。对于园林行业中一般的术语和不需 要特别解释的名词,目前暂不予以选用。在以后《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的修编过程中,待一些术语的定义 进一步完善后,再进行定义的调整和词条的增减。 对园林术语的选择和定义相对比较困难。有些术语如“园林意境”属于纯艺术范畴,涉及中国“天人 合一”思想指导下独特的造园境界的追求;有些术语如“绿化”,既是学科术语,又是行业名词,同时也 是大众用语,其内容比较开放、广泛和不易确定。因此,本标准尽量在与园林学科有关的术语层面对它们 作出规定。 本标准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并采用英汉条文对照和汉语文字、拼音条文对照的方式索引。英文 术语尽量以国家授权过的权威出版物为准。 1.0.2“基本术语”将有利于园林及其相关行业在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中用语的规范化、行业管理的标准 化、规划设计成果的严谨描述及合同文本的准确表达。 条文说明——2.通用术语 2.0.1 园林学 采用“园林学”一词作为主要行业术语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全国自然科学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建筑 园 林 城市规划名词》(1996)。该书在“前言”中有如下解释和说明:“如‘园林学’一词,有的专家认为 应以‘景观学’代替,但考虑到我国多年来习用的‘园林学’的概念已不断扩大,故仍采用‘园林学’
与英文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当”。“根据国务院授权,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术语,科研、教 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各部门,均应遵照使用”。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它又很年轻。在汉文化圈内的国家和地区中,韩国称之为“造 景”,日本称之为“造园”,台湾称之为“景园”;名称虽略有不同,但是其所研究的内容是一致的。因 此,我们仍然沿用中国传统的“园林”一词,作为学科的名称。 作为研究园林理论和技术的综合学科,现代的园林学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学和大地景观 规划。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并运用相 关的成果来创造、保护和管理各种园林:选育优良品质的植物:研究表现良好的植物群落组合:研究植物 生境特点及相关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水平和绿地的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绿化学研究的 是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调查研究居民游憩、健身时对园林绿地的需求和文化心理,测定园林绿 化改善和净化环境能力的计量化数据,合理地确定城市中所需的绿量并合理布局,构成系统:研究并实施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研究城市中各类园林绿地的建设、管理技术:分析评估城市园林绿化在宏观经济方 面的投资和效益:以及研究制定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的政策、措施等。大地景观规划是发展中的课题,其任 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来进行 评价和环境敏感性分析:最大限度地保存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生物种的繁衍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 性,保存自然景观和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最合理地使用土地。规划范围包括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 休养度假胜地、自然保护区及其他迹地的景观恢复等。 2.0.2园林 园林一词始见于西晋。在历史上,因时间、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曾用过不同的名称,如囿、猎苑、苑、 宫苑、园、园池、庭园、宅园、别业等。现代园林包括庭院、宅园、小游园、公园、附属绿地、生产防护 绿地等各种城市绿地。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其外延扩大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游览区以及文化遗 址保护绿地、旅游度假休闲、休养胜地等范围。 从物质形态来看,山(地形)、水、植物(生物)和建筑是园林组成的四大要素。园林不是对相关要素进 行简单的叠加,而是对它们进行有机整合之后创造出的艺术整体。 园林学与园林、园的关系。“园林学”是关于园林发生、发展一般规律的学问:“园林”是对各种各 样公园、绿地概念的总称:“园”则是指具体的公园、绿地等绿色空间。 2.0.3绿化 绿化包括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绿化改善环境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和一定程度 的美化环境。 绿化与园林的关系。“绿化”一词源于前苏联,是“城市居民区绿化”的简称,在我国大约有50年 的历史。“园林”一词为中国传统用语,在我国已有1700年历史。绿化单指植物因素,而植物是园林的 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因此,绿化是园林的基础,是局部。园林包括综合因素,园林是对其各组成要素的有 机整合,是各个组成要素的最高级表现形式,是整体。绿化注重植物栽植和实现生态效益的物质功能,同 时也含有一定的“美化”意思:园林则更加注重精神功能,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艺术效果 7
7 与英文的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相当”。“根据国务院授权,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术语,科研、教 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各部门,均应遵照使用”。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它又很年轻。在汉文化圈内的国家和地区中,韩国称之为“造 景”,日本称之为“造园”,台湾称之为“景园”;名称虽略有不同,但是其所研究的内容是一致的。因 此,我们仍然沿用中国传统的“园林”一词,作为学科的名称。 作为研究园林理论和技术的综合学科,现代的园林学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学和大地景观 规划。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并运用相 关的成果来创造、保护和管理各种园林;选育优良品质的植物;研究表现良好的植物群落组合;研究植物 生境特点及相关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水平和绿地的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绿化学研究的 是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调查研究居民游憩、健身时对园林绿地的需求和文化心理,测定园林绿 化改善和净化环境能力的计量化数据,合理地确定城市中所需的绿量并合理布局,构成系统;研究并实施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研究城市中各类园林绿地的建设、管理技术;分析评估城市园林绿化在宏观经济方 面的投资和效益;以及研究制定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的政策、措施等。大地景观规划是发展中的课题,其任 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来进行 评价和环境敏感性分析;最大限度地保存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生物种的繁衍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 性,保存自然景观和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最合理地使用土地。规划范围包括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 休养度假胜地、自然保护区及其他迹地的景观恢复等。 2.0.2 园林 园林一词始见于西晋。在历史上,因时间、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曾用过不同的名称,如囿、猎苑、苑、 宫苑、园、园池、庭园、宅园、别业等。现代园林包括庭院、宅园、小游园、公园、附属绿地、生产防护 绿地等各种城市绿地。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其外延扩大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游览区以及文化遗 址保护绿地、旅游度假休闲、休养胜地等范围。 从物质形态来看,山(地形)、水、植物(生物)和建筑是园林组成的四大要素。园林不是对相关要素进 行简单的叠加,而是对它们进行有机整合之后创造出的艺术整体。 园林学与园林、园的关系。“园林学”是关于园林发生、发展一般规律的学问;“园林”是对各种各 样公园、绿地概念的总称;“园”则是指具体的公园、绿地等绿色空间。 2.0.3 绿化 绿化包括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绿化改善环境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和一定程度 的美化环境。 绿化与园林的关系。“绿化”一词源于前苏联,是“城市居民区绿化”的简称,在我国大约有 50 年 的历史。“园林”一词为中国传统用语,在我国已有 1700 年历史。绿化单指植物因素,而植物是园林的 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因此,绿化是园林的基础,是局部。园林包括综合因素,园林是对其各组成要素的有 机整合,是各个组成要素的最高级表现形式,是整体。绿化注重植物栽植和实现生态效益的物质功能,同 时也含有一定的“美化”意思;园林则更加注重精神功能,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