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髙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课文全解 14、苏武传(节选) 一、作者介绍。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他的父亲班彪是一位 著名的史学家,曾专心史籍,编写西汉史料,撰写《后传》百余篇(一说六十五 篇),为班固写作《汉书》奠定了基础。班固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他 熟悉西汉史实,在他父亲的直接影响下,逐渐转向汉史研究。东汉光武帝刘秀建 武三十年(54),班彪去世,班固从洛阳奔丧还归故乡。班固在家居丧期间,着手 整理他父亲的《后传》,他认为“所续前史未详”,就于汉明帝永平元年(58) 开始撰写《汉书》,时年二十七岁。永平五年,有人上书明帝,告发班固私改国 史,班固被捕入狱。班固之弟誓超赶到洛阳上书,替兄申辩,地方官吏也把班固 的书稿送到京师洛阳。汉明帝看过班固的书稿,很赞赏班固的才学,就召他到京 师为官。他被任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代皇家藏书之地,令史负责掌管图籍,校 定文书。班固在兰台坚持撰写《汉书》,直到汉章帝建初七年(82)才基本完成, 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汉和帝永元元年(89),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后在 窦氏幕府任职。永元四年(92),班固因窦宪谋反的事牵连,被捕入狱而死。终年 61岁。这时,《汉书》中的“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写成,汉和帝命班固之 妹班昭补写,也未能竣工。后又命同郡的马续补写,《汉书》才得以全部完成。 二、《汉书》介绍。 《汉书》之名,是由班固自定的。后来因为有南朝宋代范晔的《后汉书》,所以 也有人称它为《前汉书》。《汉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上起西 汉高祖元年(前206),下终王莽地皇四年(23),共记述了230年的史事。它包括 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其中,汉武帝以前的纪传,多沿用 司马迁《史记》的原文,但也有所取舍。汉武帝以后的史事,多是新纂。《史记》 与《汉书》,有可以互相补充和互相印证的地方。 《汉书》的体例是继承了《史记》的,所不同的是改“书”为“志”,取消“世 家”,并人“列传”,全书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内容分工明确,而又 互相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汉代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官修史书,基本上都沿 用班固奠定的这种体例。《汉书》的十二帝纪,叙述汉高祖至汉平帝的史事,这 是编年大事记,重要的事件在帝纪里都有简明扼要的记载。八表,其中前七表把 西汉以来有关诸侯王、功臣、外戚、百官公卿等繁琐的史事,用表的形式加以分 别排列,以便检査;另外一个《古今人表》,则是把古今人物,分为九等,列为 表。十志,是记载典章制度的文化史。七十列传,是《汉书》的主要部分。其 中《匈奴传》、《西南夷》、《朝鲜传》、《西域传》等是记载秦、汉以来边境 上民族的历史,其余是叙述西汉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类型人物活动的事迹。 《汉书》是一部历史和文学的名著,它与《史记》齐名,合称为“史汉”。班固 是继司马迁之后的一位传记文学的杰出作家。他写《汉书》文采虽不及《史记》 但文字整饬,文章结构严密,人物的描绘也很细腻,对后代的史学和传记文学具 有一定的影响。 历来为《汉书》作注的人很多,东汉末年就有服虔、应劭的《汉书音义》。现在 通行的,有唐代颜师古的集注本、清末学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等。 三、课文介绍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9《传记选读》课文全解 14、苏武传(节选) 一、作者介绍。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他的父亲班彪是一位 著名的史学家,曾专心史籍,编写西汉史料,撰写《后传》百余篇(一说六十五 篇),为班固写作《汉书》奠定了基础。班固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他 熟悉西汉史实,在他父亲的直接影响下,逐渐转向汉史研究。东汉光武帝刘秀建 武三十年(54),班彪去世,班固从洛阳奔丧还归故乡。班固在家居丧期间,着手 整理他父亲的《后传》,他认为“所 续前史未详”,就于汉明帝永平元年(58) 开始撰写《汉书》,时年二十七岁。永平五年,有人上书明帝,告发班固私改国 史,班固被捕入狱。班固之弟誓超赶到洛阳上书,替兄申辩,地方官吏也把班固 的书稿送到京师洛阳。汉明帝看过班固的书稿,很赞赏班固的才学,就召他到京 师为官。他被任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代皇家藏书之地,令史负责掌管图籍,校 定文书。班固在兰台坚持撰写《汉书》,直到汉章帝建初七年(82)才基本完成, 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汉和帝永元元年 (89),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后在 窦氏幕府任职。永元四年(92),班固因窦宪谋反的事牵连,被捕入狱而死。终年 61 岁。这时,《汉书》中的“八 表”及《天文志》尚未写成,汉和帝命班固之 妹班昭补写,也未能竣工。后又命同郡的马续补写,《汉书》才得以全部完成。 二、《汉书》介绍。 《汉书》之名,是由班固自定的。后来因为有南朝宋代范晔的《后汉书》,所以 也有人称它为《前汉书》。《汉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上起西 汉高祖元年(前 206),下终王莽地皇四年(23),共记述了 230 年的史事。它包括 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其中,汉武帝以前的纪传,多沿用 司马迁《史记》的原文,但也有所取舍。汉武帝以后的史事,多是新纂。《史记》 与《汉书》,有可以互相补充和互相印证的地方。 《汉书》的体例是继承了《史记》的,所不同的是改“书”为“志”,取消“世 家”,并人“列传”,全书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内容分工明确,而又 互相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汉代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官修史书,基本上都沿 用班固奠定的这种体例。《汉书》的十二帝纪,叙述汉高祖至汉平帝的史事,这 是编年大事记,重要的事件在帝纪里都有简明扼要的记载。八表,其中前七表把 西汉以来有关诸侯王、功臣、外戚、百官公卿等繁琐的史事,用表的形式加以分 别排列,以便检查;另外一个《古今人表》,则是把古今人物,分为九等,列为 一表。十志,是记载典章制度的文化史。七十列传,是《汉书》的主要部分。其 中《匈奴传》、《西南夷》、《朝鲜传》、《西域传》等是记载秦、汉以来边境 上民族的历史,其余是叙述西汉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类型人物活动的事迹。 《汉书》是一部历史和文学的名著,它与《史记》齐名,合称为“史汉”。班固 是继司马迁之后的一位传记文学的杰出作家。他写《汉书》文采虽不及《史记》, 但文字整饬,文章结构严密,人物的描绘也很细腻,对后代的史学和传记文学具 有一定的影响。 历来为《汉书》作注的人很多,东汉末年就有服虔、应劭的《汉书音义》。现在 通行的,有唐代颜师古的集注本、清末学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等。 三、课文介绍
《苏武传》节选自《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李广苏建传》本是一篇 多人合传,记述了李广、苏建两家几代人的故事,苏武的事迹,原附在其父《苏 建传》之后。由于苏武的事迹感人至深,历来选文者常将其独立析出,题为《苏 武传》。’《苏武传》是《汉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班固以饱满的热情和精 练的文字,歌颂了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使这 人物形象流芳百世 四、课文分析。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的故事,他被匈奴羁留,但坚贞不屈,历尽千辛 万苦,经十九年之久,终得归汉。课文篇幅较长,按其内容可分为下列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课文开头“武字子卿’’到“非汉所望也”。叙述苏武的出身与奉 命出使匈奴。 【补充注释】 ①[伐胡】讨伐匈奴。胡,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通称,秦汉时多指匈奴。 ②[郭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统兵征匈奴,派郭吉劝喻单于归顺。单于大 怒,扣留了郭吉固[路充国]元封四年(前107),匈奴派使者至汉,因病亡故。汉 派路充国送丧到匈奴,单于以为使者被汉杀死,扣留了路充国 第二部分:从“方欲发使送武等”到“而收系张胜”。叙说苏武及其属下被扣留 在匈奴的直接原因和苏武临变时的表现。 【补充注释】 ①[方欲发使]正想派遣使者。方,副词,正在 ②[幸蒙其赏赐]希望受到汉朝的赏赐。其,指汉朝 ③[负国]对不起国家。 ④[壮其节]认为他的气节很勇壮。壮,用作意动,“以… 为壮” 第三部分:从“武益愈”到“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卫律对苏武威迫利诱,但苏 武不为所动,断然拒绝。苏武并痛骂卫律,显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补充注释】 ①[降武]使苏武投降。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②【剑斩]以剑斩杀。剑,名词作状语。 ③「畔主背亲]背叛国君和亲人。畔,通“叛”。 (多【平心持正】居心平允,主持公正。 第四部分:从“律知武终不可胁”到“武复穷厄”。记述苏武被匈奴幽禁、流放 到北海牧羊所受的折磨和艰苦的生活经历。匈奴以不给饮食的办法来折磨苏武, 逼其投降。苏武刻苦自持,“杖节牧羊”,体现出贫贱不能移的崇髙气节 【补充注释】 ①[愈益]更加。同义副词连用 ②[绝不饮食]绝,跟外界隔绝:饮食,使动用法,指供应饮食 (爹[穹庐]圆形的帐幕。 第五部分:从“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到“旦夕临数月”。匈奴企图利用李陵 与苏武的私谊来劝降,李陵以汉朝薄待苏武家室来动摇苏武意志。但苏武舍身为 国,李陵的企图遭到失败。 【补充注释】 ①[初]当初,表示追叙。 ②【侍中官名。在汉初是列侯至郎的加官,可出入宫禁,侍从皇帝
《苏武传》节选自《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李广苏建传》本是一篇 多人合传,记述了李广、苏建两家几代人的故事,苏武的事迹,原附在其父《苏 建传》之后。由于苏武的事迹感人至深,历来选文者常将其独立析出,题为《苏 武传》。’《苏武传》是《汉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班固以饱满的热情和精 练的文字,歌颂了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使这 一人物形象流芳百世。 四、课文分析。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的故事,他被匈奴羁留,但坚贞不屈,历尽千辛 万苦,经十九年之久,终得归汉。课文篇幅较长,按其内容可分为下列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课文开头“武字子卿’’到“非汉所望也”。叙述苏武的出身与奉 命出使匈奴。 【补充注释】 ①[伐胡】讨伐匈奴。胡,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通称,秦汉时多指匈奴。 ②[郭吉]元封元年(前 110),汉武帝统兵征匈奴,派郭吉劝喻单于归顺。单于大 怒,扣留了郭吉固[路充国]元封四年(前 107),匈奴派使者至汉,因病亡故。汉 派路充国送丧到匈奴,单于以为使者被汉杀死,扣留了路充国。 第二部分:从“方欲发使送武等”到“而收系张胜”。叙说苏武及其属下被扣留 在匈奴的直接原因和苏武临变时的表现。 【补充注释】 ①[方欲发使]正想派遣使者。方,副词,正在。 ②[幸蒙其赏赐]希望受到汉朝的赏赐。其,指汉朝。 ③[负国]对不起国家。 ④[壮其节]认为他的气节很勇壮。壮,用作意动,“以…...为壮”。 第三部分:从“武益愈”到“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卫律对苏武威迫利诱,但苏 武不为所动,断然拒绝。苏武并痛骂卫律,显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补充注释】 ①[降武]使苏武投降。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②【剑斩]以剑斩杀。剑,名词作状语。 ③『畔主背亲]背叛国君和亲人。畔,通“叛”。 (多【平心持正】居心平允,主持公正。 第四部分:从“律知武终不可胁”到“武复穷厄”。记述苏武被匈奴幽禁、流放 到北海牧羊所受的折磨和艰苦的生活经历。匈奴以不给饮食的办法来折磨苏武, 逼其投降。苏武刻苦自持,“杖节牧羊”,体现出贫贱不能移的崇高气节。 【补充注释】 ①[愈益]更加。同义副词连用。 ②[绝不饮食]绝,跟外界隔绝;饮食,使动用法,指供应饮食。 (爹[穹庐]圆形的帐幕。 第五部分:从“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到“旦夕临数月”。匈奴企图利用李陵 与苏武的私谊来劝降,李陵以汉朝薄待苏武家室来动摇苏武意志。但苏武舍身为 国,李陵的企图遭到失败。 【补充注释】 ①[初]当初,表示追叙。 ②【侍中]官名。在汉初是列侯至郎的加官,可出入宫禁,侍从皇帝
③[触柱折辕】车子撞在柱子上。 ④『尚复谁为乎」还为谁呢?尚复,副词同义连用。谁,疑问代词作“为”的前 置宾语。 第六部分:从“昭帝即位”到“须发尽白”。这一段的意思是:匈奴与汉和亲 汉朝寻访苏武归汉。临行前李陵置酒送别。苏武终于回到汉朝 【补充注释】 ①[请其守者与俱】请求看守他的人一起去(见汉朝使者) ②[具自陈道]自己(把这些年的经历)全部加以陈述。具,全部;陈,陈述。“道” 教材印作“过”,当改。 ③[竹帛]这里指史籍。因古代的书是写在竹片或丝绢上的。 ④【驽怯】谦词,驽指才能低下;怯指懦弱胆怯。 五、精华鉴赏。 ①选取典型的细节,突出苏武的爱国精神。当苏武得知副使张胜与虞常谋反案件 有牵涉时,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能受辱,不能辜负汉朝,接着就是引刀自杀的刚烈 举动;在他被流放的北海的几年间,虽然衣食俱缺,但他“杖节牧羊”,始终不 肯放下象征国家尊严的汉节。这些细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②在对比中突出苏武的闪光点,成功塑造苏武的爱国主义形象。卫律以刀剑威胁 苏武,苏武却不为所动,这突出了苏武不畏强暴、忠贞爱国的品行;李陵委婉劝 降,苏武却断然拒绝,这表明了苏武忠君不渝,宁死不降的决心。 六、参考译文。 苏武,字子卿。由于他的父亲苏建曾官为太守,苏武很年轻时就得到了汉王朝的 任用,兄弟三人都担任郎的职务,为汉武帝侍从。后来,苏武又略为升迁,改任 移中厩的厩监,负责管理皇家马厩的事务。这时,汉武帝正连年出兵征伐匈奴等 周边少数民族,频繁地派遣使者到对方内地去探察虚实,结果,先后派往匈奴的 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十几批人都被匈奴单于扣留:对匈奴派来的使者,汉王朝也 拘留不放表示与之抗衡。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匈奴的且辊侯单于初登王位 害怕汉朝出兵袭击他,就主动向汉朝表示友善说:“汉朝的天子是我的父辈。 把原来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全都以礼送还。汉武帝很赞赏且辊侯单于对汉友善 的情义,就委派苏武以中郎将的官衔作为赴匈奴的使者,带着作为汉王朝使者身 份凭证的符节,护送原先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返回匈奴,并借此机会给予单于 丰厚的馈赠,表示报答单于的友善情意。苏武和副手中郎将张胜,以及担任代理 使者的常惠等人,召集了随从护送和在前侦察引路的兵士共百余人一同出发前 往。到了匈奴之后,苏武等人将带去的丰厚礼物都陈列出来恭敬地献给单于。可 是,单于竞因此更加骄横自大,完全不是汉王朝原来所希望的增进友好的结果。 正当且鞔侯单于准备派人送苏武等回国的时候,不料竞碰上了缑王和长水胡人虞 常等人策划在匈奴王庭中发动叛乱的意外变故。缑王,是原来匈奴的昆邪部落首 领昆邪王的外甥,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和昆邪王一起归降汉朝;太初元年(前 104)汉王朝派浞野侯赵破奴击匈奴,破奴兵败被俘,随从在军中的缑王又被困于 匈奴境中。缑王和原先投降匈奴的汉将卫律的部属勾结在一起,暗中策划劫持且 靼侯单于的母亲投奔汉朝献功。恰巧在缑王等人准备行动时,苏武等人出使来到 了匈奴王庭。又恰巧虞常原来在汉朝时就和随同苏武前来的副手中郎将张胜相交 甚深,于是暗地里前来看望张胜,并对张胜说:“我听人说,大汉的当今天子对
③[触柱折辕】车子撞在柱子上。 ④『尚复谁为乎』还为谁呢?尚复,副词同义连用。谁,疑问代词作“为”的前 置宾语。 第六部分:从“昭帝即位”到“须发尽白”。这一段的意思是:匈奴与汉和亲, 汉朝寻访苏武归汉。临行前李陵置酒送别。苏武终于回到汉朝。 【补充注释】 ①[请其守者与俱】请求看守他的人一起去(见汉朝使者)。 ②[具自陈道]自己(把这些年的经历)全部加以陈述。具,全部;陈,陈述。“道” 教材印作“过”,当改。 ③[竹帛]这里指史籍。因古代的书是写在竹片或丝绢上的。 ④【驽怯】谦词,驽指才能低下;怯指懦弱胆怯。 五、精华鉴赏。 ①选取典型的细节,突出苏武的爱国精神。当苏武得知副使张胜与虞常谋反案件 有牵涉时,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能受辱,不能辜负汉朝,接着就是引刀自杀的刚烈 举动;在他被流放的北海的几年间,虽然衣食俱缺,但他“杖节牧羊”,始终不 肯放下象征国家尊严的汉节。这些细节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 ②在对比中突出苏武的闪光点,成功塑造苏武的爱国主义形象。卫律以刀剑威胁 苏武,苏武却不为所动,这突出了苏武不畏强暴、忠贞爱国的品行;李陵委婉劝 降,苏武却断然拒绝,这表明了苏武忠君不渝,宁死不降的决心。 六、参考译文。 ’ 苏武,字子卿。由于他的父亲苏建曾官为太守,苏武很年轻时就得到了汉王朝的 任用,兄弟三人都担任郎的职务,为汉武帝侍从。后来,苏武又略为升迁,改任 移中厩的厩监,负责管理皇家马厩的事务。这时,汉武帝正连年出兵征伐匈奴等 周边少数民族,频繁地派遣使者到对方内地去探察虚实,结果,先后派往匈奴的 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十几批人都被匈奴单于扣留;对匈奴派来的使者,汉王朝也 拘留不放表示与之抗衡。汉武帝天汉元年(前 100),匈奴的且辊侯单于初登王位, 害怕汉朝出兵袭击他,就主动向汉朝表示友善说:“汉朝的天子是我的父辈。” 把原来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全都以礼送还。汉武帝很赞赏且辊侯单于对汉友善 的情义,就委派苏武以中郎将的官衔作为赴匈奴的使者,带着作为汉王朝使者身 份凭证的符节,护送原先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返回匈奴,并借此机会给予单于 丰厚的馈赠,表示报答单于的友善情意。苏武和副手中郎将张胜,以及担任代理 使者的常惠等人,召集了随从护送和在前侦察引路的兵士共百余人一同出发前 往。到了匈奴之后,苏武等人将带去的丰厚礼物都陈列出来恭敬地献给单于。可 是,单于竞因此更加骄横自大,完全不是汉王朝原来所希望的增进友好的结果。 正当且鞔侯单于准备派人送苏武等回国的时候,不料竞碰上了缑王和长水胡人虞 常等人策划在匈奴王庭中发动叛乱的意外变故。缑王,是原来匈奴的昆邪部落首 领昆邪王的外甥,汉武帝元狩二年(前 121)和昆邪王一起归降汉朝;太初元年(前 104)汉王朝派浞野侯赵破奴击匈奴,破奴兵败被俘,随从在军中的缑王又被困于 匈奴境中。缑王和原先投降匈奴的汉将卫律的部属勾结在一起,暗中策划劫持且 靼侯单于的母亲投奔汉朝献功。恰巧在缑王等人准备行动时,苏武等人出使来到 了匈奴王庭。又恰巧虞常原来在汉朝时就和随同苏武前来的副手中郎将张胜相交 甚深,于是暗地里前来看望张胜,并对张胜说:“我听人说,大汉的当今天子对
叛汉的卫律极为憎恨,我能够埋伏弓箭手替汉王将卫律射死。我的老母和兄弟现 在还都在汉朝,希望他们能因此得到汉王的赏赐。”张胜轻率地就同意了虞常的 要求,并将带在身边的财物送给虞常表示支持。过了一个多月后,且辊侯单于外 出打猎,只有单于的母后和他的子侄们留在王庭。虞常认为时机已到,约集他的 同伙七十余人准备乘机行动,不料其 中一人连夜逃走,告发了虞常等人的阴谋。且辊侯单于的子侄们立即出动军队来 进攻。结果,缑王等人都死在战乱中,虞常则被活捉。 且鞔侯单于派已被封为丁令王的卫律负责审处这件事情。张胜听到这个消息,害 怕日前同虞常私下交谈的话被揭发出来,只好把真实情况告诉了苏武。苏武说: “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这件事肯定会牵连到我。如果等到我被匈奴人当成阶 下囚蒙受侮辱之后才死,实在是深深辜负了国家的委托。”因此准备自杀殉节 张胜和常惠都极力劝阻。虞常果然牵扯出张胜。且鞔侯单于知道后大怒不息,召 集族中的权贵共同商议,打算把苏武等汉朝使者统统杀掉。左伊秩訾说:“现在 这些人是阴谋暗害单于母后。假如有人想谋害单于本人,还有什么比处死更重的 刑罚去处置他们呢?对现在这些人,还是迫使他们降顺匈奴比较合适。”于是, 且辊侯单于派卫律把苏武叫来接受审讯,准备逼降。苏武对常惠等随从说:“屈 服于人既丧失节操又玷辱使命,即使是苟且活着,又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 呢!”当即拔出佩带在身边的小刀猛刺自己的胸膛。卫律见状大惊,亲自上前抱 住苏武,并派人骑快马去请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了个坑,坑里放上一堆不冒火苗 的炭火,将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让人用脚踩苏武的背部,将伤口中淤血压出。 苏武痛得昏死过去,大半天才又慢慢恢复了呼吸。常惠等人被苏武感动得都哭了 起来,一边哭一边将苏武抬回所住的营帐。且辊侯单于也觉得苏武的节操壮烈, 令人钦佩,早晚都派人来看望和问候苏武,但是拘禁了张胖。 苏武渐渐恢复了健康,且韫侯单于就不断派岀使臣前来劝诱苏武投降。后来,又 公开集会论处虞常的罪过,让苏武等人都来参加,想利用这个时机迫使苏武答应 归降。在集会上,卫律当场挥剑砍掉虞常的头之后,又威吓张胜说:“汉朝的使 者张胜阴谋杀害单于亲信的大臣,罪应处死!单于开恩招募愿意降顺的人,降者 可以免罪。”说着,又高举利剑做出准备砍向张胜的姿态。张胜果然吓得当即求 降。卫律又转向苏武说:“你的副手犯有重罪,你也应该一同受罚!”苏武从容 反驳说:“我根本没有参与他们的策划,又不是亲属的关系,有什么理由说我应 该一同受罚?”说话之间,卫律再次举起利剑做出要杀苏武的样子,苏武镇定地 动也不动。卫律只好改用花言巧语相劝,说:“苏先生!我卫律在早些时候归 顺了匈奴单于,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大惠,赐给我王号,让我拥有好几万人口, 还有满山满谷放牧着的马群,我如今是这样的地位尊贵而富有。苏先生如果今天 同意降顺单于,明天也就和我一样的富而且贵。倘若不然,你会白白地死在这里, 拿你的血肉之躯去做荒草野地的肥料,又有谁还会知道你的功过是非呢!”苏武 仍然沉默不作回答。卫律又进一步说:“先生听我的话降顺了单于,我今后和你 就像亲兄弟一样。现在如果不接受我的意见,将来即使后悔想再见我,难道还能 得到这种的机会吗?”苏武听到这里,忍不住痛骂卫律说:“你外为人君之臣 内为人父之子,却不顾君父之恩,不讲臣子之义,背叛了君主的恩情,违反了亲 长的教训,甘心在蛮夷之地投降异族为人奴役,我还有什么必要和你这种背义忘 恩的小人相见相聚?况且,匈奴单于信任你,让你有权决定别人的生死祸福,你 却不能以公正之心主持主义,反而想制造矛盾挑起大汉和匈奴两国国君之间的斗 争,你自己则在一旁冷眼观望双方遭到灾祸和破坏。你不会不知道,南越杀害了
叛汉的卫律极为憎恨,我能够埋伏弓箭手替汉王将卫律射死。我的老母和兄弟现 在还都在汉朝,希望他们能因此得到汉王的赏赐。”张胜轻率地就同意了虞常的 要求,并将带在身边的财物送给虞常表示支持。过了一个多月后,且辊侯单于外 出打猎,只有单于的母后和他的子侄们留在王庭。虞常认为时机已到,约集他的 同伙七十余人准备乘机行动,不料其 中一人连夜逃走,告发了虞常等人的阴谋。且辊侯单于的子侄们立即出动军队来 进攻。结果,缑王等人都死在战乱中,虞常则被活捉。 且鞔侯单于派已被封为丁令王的卫律负责审处这件事情。张胜听到这个消息,害 怕日前同虞常私下交谈的话被揭发出来,只好把真实情况告诉了苏武。苏武说: “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这件事肯定会牵连到我。如果等到我被匈奴人当成阶 下囚蒙受侮辱之后才死,实在是深深辜负了国家的委托。”因此准备自杀殉节。 张胜和常惠都极力劝阻。虞常果然牵扯出张胜。且鞔侯单于知道后大怒不息,召 集族中的权贵共同商议,打算把苏武等汉朝使者统统杀掉。左伊秩訾说:“现在 这些人是阴谋暗害单于母后。假如有人想谋害单于本人,还有什么比处死更重的 刑罚去处置他们呢?对现在这些人,还是迫使他们降顺 匈奴比较合适。”于是, 且辊侯单于派卫律把苏武叫来接受审讯,准备逼降。苏武对常惠等随从说:“屈 服于人既丧失节操又玷辱使命,即使是苟且活着,又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 呢!”当即拔出佩带在身边的小刀猛刺自己的胸膛。卫律见状大惊,亲自上前抱 住苏武,并派人骑快马去请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了个坑,坑里放上一堆不冒火苗 的炭火,将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让人用脚踩苏武的背部,将伤口中淤血压出。 苏武痛得昏死过去,大半天才又慢慢恢复了呼吸。常惠等人被苏武感动得都哭了 起来,一边哭一边将苏武抬回所住的营帐。且辊侯单于也觉得苏武的节操壮烈, 令人钦佩,早晚都派人来看望和问候苏武,但是拘禁了张胖。 苏武渐渐恢复了健康,且韫侯单于就不断派出使臣前来劝诱苏武投降。后来,又 公开集会论处虞常的罪过,让苏武等人都来参加,想利用这个时机迫使苏武答应 归降。在集会上,卫律当场挥剑砍掉虞常的头之后,又威吓张胜说:“汉朝的使 者张胜阴谋杀害单于亲信的大臣,罪应处死! 单于开恩招募愿意降顺的人,降者 可以免罪。”说着,又高举利剑做出准备砍向张胜的姿态。张胜果然吓得当即求 降。卫律又转向苏武说:“你的副手犯有重罪,你 也应该一同受罚!”苏武从容 反驳说:“我根本没有参与他们的策划,又不是亲属的关系,有什么理由说我应 该一同受罚?”说话之间,卫律再次举起利剑做出要杀苏武的样子,苏武镇定地 一动也不动。卫律只好改用花言巧语相劝,说:“苏先生!我卫律在早些时候归 顺了匈奴单于,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大惠,赐给我王号,让我拥有好几万人口, 还有满山满谷放牧着的马群,我如今是这样的地位尊贵而富有。苏先生如果今天 同意降顺单于,明天也就和我一样的富而且贵。倘若不然,你会白白地死在这里, 拿你的血肉之躯去做荒草野地的肥料,又有谁还会知道你的功过是非呢!”苏武 仍然沉默不作回答。卫律又进一步说:“先生听我的话降顺了单于,我今后和你 就像亲兄弟一样。现在如果不接受我的意见,将来即使后悔想再见我,难道还能 得到这种的机会吗?”苏武听到这里,忍不住痛骂卫律说:“你外为人君之臣, 内为人父之子,却不顾君父之恩,不讲臣子之义,背叛了君主的恩情,违反了亲 长的教训,甘心在蛮夷之地投降异族为人奴役,我还有什么必要和你这种背义忘 恩的小人相见相聚?况且,匈奴单于信任你,让你有权决定别人的生死祸福,你 却不能以公正之心主持主义,反而想制造矛盾挑起大汉和匈奴两国国君之间的斗 争,你自己则在一旁冷眼观望双方遭到灾祸和破坏。你不会不知道,南越杀害了
大汉的使者,他的国土第二年就被大汉占领分割成九郡;大宛王杀害了大汉的使 者,时不过两年,大宛王的头就被挂到汉宫的北门上示众;朝鲜杀害了大汉的使 者,立即也引来了大汉的重兵讨伐,结果是国王被杀,国家灭亡,原有的国土成 了大汉治下的郡县。只有匈奴,到现在还没有酿成这样的大祸。不过,你明明知 道我绝不会归降匈奴,却偏要将我置于死地,想使大汉和匈奴也因此结仇而互相 攻伐,那么,匈奴亡国灭种的大祸就会从我身上开始了! 卫律看出来永远不可能用胁迫的手段使苏武降顺,只得把真实情况向且鞔侯单于 报告。且辊侯单于却因此更迫切地想要招降苏武。于是,下令将苏武幽禁到一个 大地窖里,使他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也不供给他吃喝。这时正好是冬季下大雪 的天气,苏武饥渴难忍,只好躺在地窖里捧雪吃,把毡垫上的碎毛和雪一起强咽 下去充饥,因此维持了不少日子还没被饿死。匈奴人看到这种情形,觉得很惊奇, 甚至认为苏武是天神下凡。于是,且辊侯单于又下令将苏武在雪原上放牧一群公 羊,并对苏武说:“到了公羊产子的那一天,我们就放你回去。”对随从苏武的 下属官吏常惠等人,匈奴人则将他们一个个分开,各自安置在其他的地方。 苏武来到北海之后,匈奴人原来答应由官府供给的粮草始终没有运到,苏武只能 在荒原上挖鼠洞捉野鼠或收集鼠泂中的草籽野果来填腹充饥。但是,他放牧羊群 的时候,仍然手持汉武帝赐给他的节杖,一刻也不忘自己是汉朝使臣的身份;由 于他坐卧行止之间总是把节杖紧握在手中,原来装饰在竹杖上的牛尾毛渐渐全都 磨掉了。这样熬过了五六年,且鞔侯单于的弟弟於轩王来到北海上打猎遇见了苏 武。由于苏武会纺织捕捉游鱼、飞禽和走兽的各种网,能制作射猎时用来系在箭 上的细长竹绳,又善于校正弓弩,於轩王很喜欢他,就时常送他一些衣物和食品 又过了三年多,於轩王不幸病倒,他担心不能再经常照顾苏武,就一次送给了苏 武不少牛马、陶器和御寒用的毡帐。不久,於轩王病逝,随他来北海的那些人也 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雪原上又只剩下苏武孤身一人。这一年的冬天,丁令王 卫律指使他的部属把苏武放养的牛羊盜窃一空,使苏武重新又陷人了穷困的绝 境 原先,苏武在国内的时候,曾经和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同时担任侍中的职务 经常一起出入宫廷;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孤军深人匈奴腹地,箭尽 而无援被迫归降匈奴,但一直不敢寻访苏武的下落。过了很长时间,且辊侯单于 主动派已封为右校王的李陵前往北海,要李陵劝苏武降顺,李陵来到北海后,摆 设筵席演奏音乐,专门请苏武共饮,并乘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子卿先生 往日就有深厚的交情,所以特地让我前来劝说先生,转达单于对您毫无成见, 直想等待您回心转意的期望。您这样困居在北海,最终还是无法回归汉朝,只不 过是白白地在这没有人烟的荒野中自讨苦吃,您的诚信忠义之心又怎么会有人知 道呢?早先,您的长兄苏嘉先生担任奉车都尉替皇上管理车驾,侍从皇上到雍邑 的械阳宫去,在扶持皇上的车子通过宫门和影壁的夹道时,不慎碰到柱子撞断了 车辕,竟被指责是犯了不尊敬皇上的滔天大罪,他只好以剑自杀,最后还是依靠 皇上开恩赏赐的二百万铜钱才料理好丧事。您的弟弟孺卿随从皇上去河东祭祀土 地神,同行的宦官与黄门驸马过河时争先上船,将驸马推落河中淹死,宦官则乘 乱逃亡,皇上下令派孺卿负责追捕凶手,却始终没能抓到,孺卿恐怕受罚而惶惶 不可终日,只得喝毒药自杀了事。在我带兵前来匈奴时,先生的太夫人已经不幸 去世,由于家中当时根本无人主事,还是我护送灵柩到阳陵才得以安葬人土。至 于子卿先生的夫人,由于年轻就长守空房,多年全无先生的消息,据说已经改嫁 给别人。据我所知,到我离开汉朝时,先生的亲人中已仅有两个妹妹还幸存,还
大汉的使者,他的国土第二年就被大汉占领分割成九郡;大宛王杀害了大汉的使 者,时不过两年,大宛王的头就被挂到汉宫的北门上示众;朝鲜杀害了大汉的使 者,立即也引来了大汉的重兵讨伐,结果是国王被杀,国家灭亡,原有的国土成 了大汉治下的郡县。只有匈奴,到现在还没有酿成这样的大祸。不过,你明明知 道我绝不会归降匈奴,却偏要将我置于死地,想使大汉和匈奴也因此结仇而互相 攻伐,那么,匈奴亡国灭种的大祸就会从我身上开始了!” 卫律看出来永远不可能用胁迫的手段使苏武降顺,只得把真实情况向且鞔侯单于 报告。且辊侯单于却因此更迫切地想要招降苏武。于是,下令将苏武幽禁到一个 大地窖里,使他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也不供给他吃喝。这时正好是冬季下大雪 的天气,苏武饥渴难忍,只好躺在地窖里捧雪吃,把毡垫上的碎毛和雪一起强咽 下去充饥,因此维持了不少日子还没被饿死。匈奴人看到这种情形,觉得很惊奇, 甚至认为苏武是天神下凡。于是,且辊侯单于又下令将苏武在雪原上放牧一群公 羊,并对苏武说:“到了公羊产子的那一天,我们就放你回去。”对随从苏武的 下属官吏常惠等人,匈奴人则将他们一个个分开,各 自安置在其他的地方。 苏武来到北海之后,匈奴人原来答应由官府供给的粮草始终没有运到,苏武只能 在荒原上挖鼠洞捉野鼠或收集鼠洞中的草籽野果来填腹充饥。但是,他放牧羊群 的时候,仍然手持汉武帝赐给他的节杖,一刻也不忘自己是汉朝使臣的身份;由 于他坐卧行止之间总是把节杖紧握在手中,原来装饰在竹杖上的牛尾毛渐渐全都 磨掉了。这样熬过了五六年,且鞔侯单于的弟弟於轩王来到北海上打猎遇见了苏 武。由于苏武会纺织捕捉游鱼、飞禽和走兽的各种网,能制作射猎时用来系在箭 上的细长竹绳,又善于校正弓弩,於轩王很喜欢他,就时常送他一些衣物和食品。 又过了三年多,於轩王不幸病倒,他担心不能再经常照顾苏武,就一次送给了苏 武不少牛马、陶器和御寒用的毡帐。不久,於轩王病逝,随他来北海的那些人也 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雪原上又只剩下苏武孤身一人。这一年的冬天,丁令王 卫律指使他的部属把苏武放养的牛羊盗窃一空,使苏武重新又陷人了穷困的绝 境。 原先,苏武在国内的时候,曾经和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同时担任侍中的职务, 经常一起出入宫廷;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孤军深人匈奴腹地,箭尽 而无援被迫归降匈奴,但一直不敢寻访苏武的下落。过了很长时间,且辊侯单于 主动派已封为右校王的李陵前往北海,要李陵劝苏武降顺,李陵来到北海后,摆 设筵席演奏音乐,专门请苏武共饮,并乘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子卿先生 往日就有深厚的交情,所以特地让我前来劝说先生,转达单于对您毫无成见,一 直想等待您回心转意的期望。您这样困居在北海,最终还是无法回归汉朝,只不 过是白白地在这没有人烟的荒野中自讨苦吃,您的诚信忠义之心又怎么会有人知 道呢?早先,您的长兄苏嘉先生担任奉车都尉替皇上管理车驾,侍从皇上到雍邑 的械阳宫去,在扶持皇上的车子通过宫门和影壁的夹道时,不慎碰到柱子撞断了 车辕,竟被指责是犯了不尊敬皇上的滔天大罪,他只好以剑自杀,最后还是依靠 皇上开恩赏赐的二百万铜钱才料理好丧事。您的弟弟孺卿随从皇上去河东祭祀土 地神,同行的宦官与黄门驸马过河时争先上船,将驸马推落河中淹死,宦官则乘 乱逃亡,皇上下令派孺卿负责追捕凶手,却始终没能抓到,孺卿恐怕受罚而惶惶 不可终日,只得喝毒药自杀了事。在我带兵前来匈奴时,先生的太夫人已经不幸 去世,由于家中当时根本无人主事,还是我护送灵柩到阳陵才得以安葬人土。至 于子卿先生的夫人,由于年轻就长守空房,多年全无先生的消息,据说已经改嫁 给别人。据我所知,到我离开汉朝时,先生的亲人中已仅有两个妹妹还幸存,还